第1章 认识细胞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认识细胞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28 09:32:1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第1章 认识细胞
1.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2.辨别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结构。
3.说出病毒的结构与代谢特点。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和内容,评价细胞学说的意义。




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1.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在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目标,将其移至视野的中央,转动转换器,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看到清晰的物像。
2.细胞形态结构的不同是与其所在位置和功能相适应的。




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病毒
1.真核细胞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还含有许多由膜包被的其他复杂结构。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就是真核生物,除动植物外还包括真菌和原生生物。
2.原核细胞一般非常微小,结构比较简单,大多数具有细胞壁;遗传物质没有核被膜包被,分布在细胞质中的特定区域,该区域叫作拟核。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作原核生物,蓝细菌和细菌是两种重要的原核生物类群。前者是自养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后者多数是异养生物,从有机物中获得碳源和能量,少数是自养生物。
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吗
提示:不一定。如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但不是原核细胞。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必须寄生在生物体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并繁殖后代。
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种类有很强的选择性,根据病毒的宿主细胞,可把病毒分为哪几类
提示:细菌病毒(噬菌体)、植物病毒、动物病毒。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细胞的发现: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命名细胞,荷兰人列文虎克最早观察、研究、记录活细胞。
2.细胞学说的创立
(1)建立并完善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施莱登、施旺、魏尔肖等。
(2)主要内容: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3)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细胞学的兴起,意味着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已由器官层次进入到细胞层次。这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四、对细胞的深入探索
1.细胞学显微水平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在显微镜下对细胞形态的观察和描述。
2.细胞学发展的亚显微水平时期:科学家利用新的工具(如电子显微镜)和新的技术,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3.细胞学发展的分子水平时期:一些细胞学家开始从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在细胞代谢、遗传、免疫以及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的分子结构等方面都有重大发现。
1
2
3
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
1
2
3
(1)显微镜成像的基本光路
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凸透镜)→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放大形成的实像进一步放大,形成倒立的虚像。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仅指长度或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
1
2
3
(3)镜头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①区分目镜与物镜的方法:目镜直接放在镜筒上,没有螺纹;物镜需拧在转换器上,有螺纹。
②放大倍数与长度的关系
a.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距载玻片越近。
b.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1
2
3
(4)视野中物像与标本移动方向的关系
如果视野中的某物像位于左下方,若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左下方移动。因为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
(5)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比较
1
2
3
(6)与显微镜使用相关的疑难点
①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的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②显微镜呈放大倒立的虚像,例如实物为字母“ ”,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 ”。
1
2
3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1
2
3
特别提醒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辨别
(1)原核生物种类较少,有细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放线菌等。蓝细菌包括颤藻、念珠藻、发菜等。
(2)带有“菌”字的生物不一定是细菌。凡是“菌”字前面有“杆”“球”“螺旋”“弧”等字的都是细菌,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
(3)带“藻”字的生物中,色球藻、念珠藻、颤藻等属于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
(4)草履虫、变形虫和疟原虫等原生生物属于真核生物。
1
2
3
3.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由上图可见,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题型一
题型二
【例1】 如下图所示: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目镜为②时,选用不同物镜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题型一
题型二
解析: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呈负相关,②为高倍目镜,①为低倍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呈正相关,③为高倍物镜,④为低倍物镜。由于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长,因此高倍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小于低倍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⑤表示高倍物镜的观察位置,⑥表示低倍物镜的观察位置。图丙和图乙相比,图丙的细胞大,细胞数量少,代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观察物像为图丙时应选用图甲中的目镜②、高倍物镜③、较小的物镜与载玻片距离⑤,A项错误。从图乙转为图丙,指从低倍镜转为高倍镜,操作流程为:移动物像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项错误。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是指一个方向上的数值,不是指面积,更不指体积,C项错误。图像是实物的倒像,图像偏向视野的右上方,实物应偏向视野的左下方,把左下方的实物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项正确。
答案:D
题型一
题型二
A.观察到的物像为图丙时应选用图甲中②④⑥组合
B.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图丙是由图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图丙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图乙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乙转为图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题型一
题型二
解析: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呈负相关,②为高倍目镜,①为低倍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呈正相关,③为高倍物镜,④为低倍物镜。由于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长,因此高倍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小于低倍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⑤表示高倍物镜的观察位置,⑥表示低倍物镜的观察位置。图丙和图乙相比,图丙的细胞大,细胞数量少,代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观察物像为图丙时应选用图甲中的目镜②、高倍物镜③,此时,物镜与载玻片距离较近(⑤),A项错误。从图乙转为图丙,指从低倍镜转为高倍镜,操作流程为:移动物像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项错误。
题型一
题型二
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不是指面积或体积,C项错误。物像是实物的倒像,物像偏向视野的右上方,实物应偏向视野的左下方。把左下方的实物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项正确。
答案:D
题型一
题型二
【例2】 病毒与细菌的区别、细菌与真菌(如酵母菌)的区别分别是(  )
A.有无细胞壁、有无遗传物质
B.有无细胞结构、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有无细胞核、有无细胞结构
D.有无细胞核、有无细胞壁
解析: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细菌是原核生物,其与真核生物的区别在于有无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
答案:B
1 2 3 4 5 6
1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移动装片 ④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 ⑤转动转换器
A.③—⑤—②—①
B.④—③—②—⑤
C.③—①—④—⑤
D.③—⑤—④—①
解析:从图甲转为图乙,放大倍数增大,是转换成高倍物镜的结果。使用高倍镜前,需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目标,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和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答案:D
1 2 3 4 5 6
2比较细菌和蓝细菌,它们的相同点是(  )
A.细胞核均有核被膜   
B.细胞质中均没有核糖体
C.均有光合色素
D.均有遗传物质
解析:细菌和蓝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均没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但均有遗传物质。蓝细菌具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大多数细菌没有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D
1 2 3 4 5 6
3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答案:A
1 2 3 4 5 6
4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酵母菌
B.SARS病毒
C.蓝细菌
D.大肠杆菌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答案:B
1 2 3 4 5 6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解析: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例如病毒。
答案:A
1 2 3 4 5 6
6下列关于H7N9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B.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
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
D.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后代
解析: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分裂,但其可在寄主细胞内繁殖,是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只能在寄主细胞中进行繁殖等生命活动,因此只能利用活细胞培养。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