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1-阿房宫赋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1-阿房宫赋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7 23:0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阿房宫赋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积累一段重要文言字词,翻译重要语句;
3.品析文本,初步感受阿房宫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积累一段重要文言字词,翻译重要语句;
2.品析文本,初步感受阿房宫的特点。

传说中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阿房宫。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赋”
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赋篇》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法写赋,使之由骈俪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本文是一篇文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
“赋”的特点
《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
1、在形式上多用对偶、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用华丽的辞藻描写事物。
2、在内容上多采用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的手法。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人,晚唐时期杰出诗人,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著名的“文赋”和古文大家;
古文方面,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者介绍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唐敬宗李堪年少即位,好游乐,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本文就是作者23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借古讽今。
背景介绍
“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上知己文章启》
正音
缦回 不霁何虹
妃嫔媵嫱 焚椒兰
辘辘 杳不知
尽态极妍 摽掠
鼎铛 逦迤
锱铢 架梁之椽
在庾之粟粒 横槛
呕哑 参差
màn

pín yìngqiáng
jiāo

yǎo
yán
piāo
chēng
lǐ yǐ
zīzhū
chuán
yǔ sù
jiàn
ōu yā
cēn cī

结合书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翻译下列句子: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1.讨论全文的脉络。
2.讨论第一段的疑难字词句。
3.讨论第一段中所描写的阿房宫有什么特点。

1.分析全文的行文脉络;
2.第一段作者描写了阿房宫的哪些特点?
3.翻译下列句子: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一、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二、铺叙宫内的豪华奢靡。
三、转发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
四、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勿蹈覆辙。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
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
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完了
数作动:统一
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
覆盖
北、西:名作状;
趋向
河水缓流的样子
缦:萦绕;回:曲折
随着
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互文

六国统治结束,四海合而为一;蜀地的山变得光秃秃了,阿房宫建造出来了。覆盖三百多里地面,遮天蔽日。沿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直到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飞檐像鸟嘴般高啄。各自依着地形,四方向核心辐辏,又互相争雄斗势。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
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
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侯不齐。
盘旋的样子焉:...的样子
曲折回旋的样子
像蜂房,像水涡;名作状
形容建筑高高耸立的样子
相当于“座”或“所”
名作动;出现云
通感
天气

楼阁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水波上,天空没有起云,何处飞来了苍龙?复道飞跨天空中,不是雨后刚晴,怎么出现了彩虹?房屋高高低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楼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冷。一天之中,一宫之内,而气候不相同。
蜀山兀,阿房出
耗材之巨
西安
华山
临潼
咸阳
宝鸡
延安
咸阳
骊山
黄河
规模之大
覆压三百余里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隔离天日
宫殿之高:巍峨、耸立
廊腰缦回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楼阁之多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气势之宏
交代阿房宫建造背景和巨大耗资
概括外貌
细写内部
先写楼阁
次写长桥复道
后写宫中歌舞盛况
第一段
(由概括到具体)
建筑
人物
宏伟壮丽
1 六王毕,四海一 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 直走咸阳 走:达。
3 各抱地势 抱:适合,随着。
4 盘盘焉 焉:……的样子。
5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落:量词,座,所。
6 复道行空 行空:横跨半空。
7 不知西东 西东:互文见义,指各个方向。
8 歌台暖响 响:声响,指歌声和乐声。
9 而气候不齐 气候:天气(风雨晴雪)情况。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