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34份+教学设计3份+习题精选3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34份+教学设计3份+习题精选3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0 16:58:25

文档简介

课件4张PPT。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原则首次提出针对的是 ( )
A、中苏之间关于军事协作问题
B、中印之间关于西藏问题
C、中缅之间关于领土边界问题
D、中美之间关于台湾问题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 ( )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和平共处 D.和平与发展B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练习3、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4、下列属于周恩来参与的重大活动是 ( )
①黄埔军校? ②南昌起义? ③秋收起义?
④重庆谈判 ⑤万隆会议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AD5、下列表述与万隆会议无关的是 ( )
A.这次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D.形成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万隆精神”。C6、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活动,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等词汇代表了建国初期我国外交的成就与智慧,那么这些词汇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和人际交往方面是否适用呢? 请举例说明。以史为鉴课件10张PPT。《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练习【例1】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与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原则是 ①原有的外交关系继续有效②互相尊重领土主权③遵守平等互利原则。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
D.①③ C【例2】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印度?? ?
B.缅甸??? ?
C.苏联???? ?
D.美国 C【例3】中国真正收回帝国主义在华的全部特权,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在
A.中华民国成立后 ??
B.新中国成立后
C.香港回归后??
D.澳门回归后 B【例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提出是在
A.1954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B.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C.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印尼万隆会议上
D.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B【例5】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
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得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D【例6】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
A.万隆会议上??
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D.联合国会议上 A【例7】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充满硝烟和艰辛,其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刚刚成立,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B.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实力比较弱
C.我国在国际上基本没有朋友?
D.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视 B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3、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 共同要求
(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4)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他放弃了原先的发言稿,作了一篇 即席发言。他指出:“……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受着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相互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相互排斥和对立。”他的一番发言,绕过暗礁,赢得与会国家的赞扬,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国人的胸怀坦荡和真诚。1、这段材料中的发言人是谁?2、他的发言内容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3、这位发言人出席的是什么会议?请说出该会议体现出
的是什么精神?周恩来求同存异万隆会议 万隆精神《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右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 )
A.朝鲜 B.印度
C.苏联 D.日本
3.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对,于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2月18日在华盛顿会见了达赖。这严重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一原则(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干涉内政
C.互不侵犯 
D.平等互利
5.下列各图都包含有同一历史人物,其中最能体现该人物外交才能的是( )

6.(2010·扬州中考)在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7.(2010·合肥模拟)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8.周恩来是世界著名的外交家,下列与他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9.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接见的代表团是( )
A.缅甸 B.印度  C.越南 D.朝鲜
10.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反对殖民主义
C.反对帝国主义 D.求同存异
11.关于亚非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会议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④会议就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进行了讨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关于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3.1954年发表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两个国家是( )
①朝鲜 ②印度 ③越南 ④缅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从周恩来到温家宝,在灾难面前,“中国式”总理总是身先士卒,在第一时间,第一个来到最危险、最困难、人民最需要的地方。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大地震,周恩来总理在地震的当天深夜就到达灾区。2010年的玉树大地震,温家宝总理亲临地震现场,深切慰问灾区人民。……“中国式”总理让人民感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哪次国际会议?会议上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周恩来总理倡导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50多年后的今天,这种准则还有用吗?
(3)为缅怀周恩来总理,请你为材料一、二确定一个纪念活动主题。
(4)周恩来总理、温家宝总理以怎样的可贵品质“让人民感动”?
15、阅读下列材料: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使它们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协议。我们还应该在共同的基础上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
   ——周恩来总理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第一次亚非会议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
(2)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原则。其中“同”指什么?“异”指什么?
16.问答题: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时,联合国给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降了半旗,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给不是国家元首的一国领导人降半旗以示哀悼。
(1)你能说出周恩来受到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爱戴和尊敬的主要原因吗?
(2)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人?
(3)你认为以伟人为榜样,学习做人的道理应分为哪些步骤?
参考答案:
DCDBD DABBD CCD
14、答案:(1)万隆会议。“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用,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远。事实证明,在相互依存而又多元化的世界上,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最有生命力的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周恩来的外交生涯等。(言之有理即可)
(4)热爱人民或“亲民、爱民”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言之有理即可)
15、(1)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2)“同”指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殖民主义的灾难和痛苦。“异”主要是指社会制度不同。
16、答案:(1)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用高超的外交智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
(2)以周总理为榜样,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3)归纳伟人的重要事迹;从伟人的事迹中发现成为伟人的修养内涵;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成长目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