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3份+教学设计3份+习题精选3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3份+教学设计3份+习题精选3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0 16:59:34

文档简介

《外交事业的发展》练习
一、选择
1、中美关系改善的转机出现在( )
A.20世纪50年代中期     B.20世纪50年代初期
C.20世纪60年代中期 D. 20世纪70年代初期
2、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 )
A.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华 B.1971年基辛格访华
C.1972年尼克松访华 D.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
A.第24届联大 B.第25届联大
C.第26届联大 D.第27届联大
4、英文缩写APEC代表的国际组织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亚洲开发银行
C.世界卫生组织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5、出席上海APEC会议的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共有( )
A.20位 B.19位  C.12位  D.21位
6、在台湾问题上,中美两国达成的共识是( )
A.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B.美国只承诺撤出在台湾的全部美国武装力量
C.美国只承诺不在政治领域支持台湾当局
D.中美同意在适当的时间再讨论台湾问题
7、2001年上海亚太经和合组织会议的主题( )
A.和平、友好 B.务实、合作
C.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D.面向世界发展经济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当时参加会的美国代表团代理团长、副国务卿史密斯在佩服中国总理接触的外交才能的同时,只能摇摇周恩来的胳膊。
材料二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机场徐徐降落。当尼克松走下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个台阶的时候,就向前来欢迎的周恩来伸出了手。他们紧紧握手,足有一分钟。
请回答:
(1)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为什么拒绝同中国代表握手?
(2 )从20世纪50年代的拒绝握手到20实际70年代的主动握手反映出中美关系发生什么变化?
(3)随着中美关系缓和,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三件外交上的大事。

课件4张PPT。1.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能说明这一点的是①尼克松访华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日两国正式建交④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A外交事业的发展2. 2001年APEC会议主题是( )
A.新世纪、新挑战
B.参与、合作
C.促进共同繁荣
D.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
促进共同繁荣D3.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地点是在( )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天津C4.周恩来总理曾对当年的一位美国总统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啊!”你认为这位美国总统是( )
A.里根 B.卡特
C.肯尼迪 D.尼克松D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11·盐城]下表为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中国所得支持票的统计。小明同学对此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年份(年)
1950
1956
1960
1965
1970
支持票
10
24
34
47
51
A.中国所得支持票不断增加 B.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呼声越来越高D.中国于1970年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2、[2011·荆门]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中国人来了(中文翻译)”这里的“中国人来了”是指( )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毛泽东首次率团访问苏联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3、[2011·贵阳]下列图片能反映我国20 世纪70 年代外交成就的是( )
4、[2011·巴彦淖尔]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资成就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5、 [2011· 苏州]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外交舞台。下列图片反映的外交活动中,哪一项不是20世纪70年代所取得的( )
A B C D
6、[2011·黄冈]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建国后珍贵的历史图片,根据图片内容,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江泽民参加亚太经合会议
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外交战线硕果累累
C.民族关系融合发展 D.民主政治发展演进
7、[2011·宿迁]下图是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场景,从那一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 )
A.中美开始了长期对立 B.标志着两极格局解体
C.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8、 [2011·湛江]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成就举世瞩目。下列哪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重大外交成就( )
A.中国在上海举办APEC B.中美建交 C.周恩来出席 D.周恩来访问印度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万隆会议
9、 [2011·山西]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叙述不正确的 ( )
乔的笑
A.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发生在中美谋求改善关系之际
10、 [2011·杭州]小张以“中国外交”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发现2011年是我国某一重大外交事件发生40周年,这一外交事件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
11、[2011·安徽]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美关系的改善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苏联解体
12、 [2011·西宁]下列三幅图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你对这些图片反映的信息,最为恰当的理解是( )
图1 图2 图3
A. 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
C. 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
13、[2011·邵阳]下列关于近代史上中日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友好交往占主流 B.两国邦交正常化,但是磨擦不断
C.日本追美国与中国对抗 D.侵略与反侵略的对抗关系占主流
14、[2011·南京]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是( )
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承办上海APEC会议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5、[2011·清远]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性的经济组织活动。下列属于我国参与全球性经济组织活动的是( )
A.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B.成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C.积极加强与欧盟的合作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材料题
16、[2011·乌鲁木齐]读图并回答问题。
图1 美军在北京抢劫的白银 图2 华盛顿会议
图3 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图4 尼克松访华
(1)依据图1和图2,指出美国当时分别参与签订了针对中国的哪两个条约?条约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
(2)图3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一年?此时美国对中国实行的是何种政策?
(3)图4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使中美关系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上述四幅图所反映的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对你有何启示?
17、[2011·吉林]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 图2 “乔的笑”
图3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图4 2001年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合影
(1)图1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起到了什么作用?
(2)图2“乔的笑”反映了中国外交史上哪一事件?
(3)图3尼克松此次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什么文件?
(4)图4与上海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它有什么意义?
(5)上述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三、问答题
18、[2011· 菏泽]中、美、日三国均为世界重要国家,中美、中日关系一直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影响重大,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2007年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参观孔庙时说,在这里就好像“回到了2500年前的文化原点”,强调日中文化交流具有悠久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古代史上友好交往是中日关系的主流,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2)近代史上,日本发动过哪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3)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孔庙题词“温故创新”(下图),对孔子的“温故知新”做一字之改,使人联想到中日关系的未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田康夫题词的理解。
(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中美关系的发展”为课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列出了以下几个重大历史事件,请你从中美关系的角度说明其选择的主要理由。
重大事件
主要理由
《辛丑条约》
的签订
《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订
朝鲜战争
尼克松访华
19、[2011·济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1.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恶果?
2.该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什么?
材料二
3.材料二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
4.如果表格再增加“著名战例”一栏,请举出中国军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役名称(至少两个)。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请问台湾是在哪个条约中被割占的?
材料三 5月下旬,温家宝在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之前,赴日本福岛等特大地震海啸灾区慰问。他说,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没有忘记在中国发生重大灾害时,日本政府和人民给予的大力支援。中国政府和人民将继续为日本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支持。中日友好的基础在两国人民,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日关系将不断改善和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5.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关系源远流长。请列举唐朝时两国交往的两个事例。6.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怎样看待中日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5 DABCA 6—10 BDBCB 11-15 BADBD
16、(1)《辛丑条约》《九国公约》。《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1953 年。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3)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提示:史实证明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石;国与国交往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两国应加强友好合作,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即可)
17、(1)“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联合公报》。
(4)会议: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5)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
18、(1)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2)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37—1945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3)反映了他对孔子思想的高度认同,蕴涵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之义。(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4)
重大事件
主要理由
《辛丑条约》
的签订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
美国的侵略极大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订
中、美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两国相互支援,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朝鲜战争
美国的企图被挫败,中朝两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中美关系更加紧张,处于长期敌对状态。
尼克松访华
是“改变世界的一周”,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中美关系逐步改善,坚冰开始融化。
19、1.东北三省沦陷。
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或日本局部侵华战争的开始。
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学生的回答只要符合下面几层意思之中的一个即可给分;或符合题意要求的其它观点且言之有理均可)
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日军的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日军的侵华历史和暴行铁证如山;战争锻炼了人民,革命力量迅速发展;战则两伤,和则两利等等。
4.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如果学生答出其它实际发生的战例也可)《马关条约》。
5.遣唐使、鉴真东渡、晁衡来华等等。(只答一个事例不得分。此题也是开放性试题,如果学生答出其它真实交往事例也可)
6.(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学生的回答只要符合下面几层意思之中的一个即可给分符合题意要求的其它观点且言之有理均可)
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和则两利,争则两伤;中国的发展需要日本,日本的发展也需要睦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谊需要倍加珍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