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21:2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标要求】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分析:本课的时间跨度从1919年巴黎和会的影响到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内容包括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狭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以及国民革命,共分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三个子目,就内容而言,时间跨度尚可,内容体量偏大,故必须进行重难点和详略问题的取舍。由于是复习课,突出重点考区的复习和习题的训练。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高中生,该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初期阶段,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学习目的性强,思维的独立性强、自觉性高。由于高考的压力,该阶段课业负担重,在授课过程中既要抓住高考考纲中的重难点针对性讲解,也要保持课程的趣味性,防止内容过于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运用视频和文字材料,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在概述五四运动内容的过程中,能够结合预习成果,运用表格理清事件脉络;能够运用有关史料,从历史纵向变迁的角度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并感悟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从而体会当今的五四精神,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渗透家国情怀;结合史料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一方面辨析史料,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进而在辨别作者意图基础上利用史料。在方法上初步形成孤证不举、多则材料互相印证的史料实证意识。另一方面在内容上,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渐进性发展过程;运用图像材料,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点: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突破: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属于抽象概念,对于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师以五四爱国运动过程中爱国人士的言行表现和课文图表等史料着手,通过概括图表史料的共同点,形成抽象概念一五四精神”; 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什么地方 ”得出“开天辟地”和“焕然一新”的历史结论。
【教学手段】
PPT展示、板书、多媒体互动式教学
【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在教学中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创新情境、设疑诱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分组讨论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团体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资源】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日】石川祯浩著袁广泉翻译《中国共产党成立史》、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等
【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建党百年主题MV《少年》片段,导入新课,设问:从视频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效历史信息?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
环节2:观看视频《我的1919》 引导学生归纳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小结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展示五四运动过程表格,学生阅读教材后填充;展示相关材料,学生认识五四运动的彻底性,初步体会五四的精神内涵;结合课本的知识归纳五四运动的意义,尤其是对中共党的建立的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解读史料教材阅读,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情况,认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更加广泛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
环节3:展示时间轴和重大历史事件,小组合作探究当时中国具备建立中共的哪些条件?展示图片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基本情况,设问:什么是“红船精神”(共产党代表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研读,学生提高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各种推动因素,明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根据中国实情不断进步的党。
环节4:展示史料,小结:俄国十月革命的“种子”,借“五四运动”的东风在中国生根发芽,从此中国梦起航,早期的共产党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开始了依靠工农、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艰难探索。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研读,学生提高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深刻地体会青年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感。
环节5:练习:课堂针对性练习及课后探究性练习
探究:运用知网、图书馆等途径查找资料,了解“红船精神”的内涵,撰写读书报告,谈谈“红船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体现及其对今日中国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合格性考试的知识点和考题类型,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后探究,深化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衔接下阶段的知识内容。
【板书设计】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