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21:2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程标准】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做出的努力。
【重点】认识新中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在过渡中如何实现中国历史的两次历史性巨变的?
【难点】理解新政权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
【学习目标】
1. 通过时间轴的方式,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2.通过图片史料、影像资料梳理新中国建立的筹备过程以及新中国建立的意义,认识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 通过小组学习完成表格,梳理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及作用;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展示小组学习成果;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爆发70周年这一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英雄模范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通过史料阅读分析,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4.通过文字史料梳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过程,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确立的辩证关系,理解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历史性转变及对当代中国的影响。(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时间轴】
【精读细研】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地点:
(2)任务:
(3)内容:①规定国家性质: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国旗、国徽、国歌
思考: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 )
根据材料思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和性质?
2.标志:
3.伟大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① ②
(2)国际意义: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新政权成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
(1)军事上 (2)经济上 (3)国际上 (4)外交上
2.巩固政权的措施
肃清残敌 剿匪镇反 土地改革 稳定物价 抗美援朝 和平外交
过程
影响
为过渡提供的条件
[重点解析]“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实质:建国初期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政权的斗争。人民政府进行的 “银元之战 ( https: / / www. / s wd=%E9%93%B6%E5%85%83%E4%B9%8B%E6%88%9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和“米棉之战 ( https: / / www. / s wd=%E7%B1%B3%E6%A3%89%E4%B9%8B%E6%88%9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是同资产阶级的一场较量,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表面上“银元之战 ( https: / / www. / s wd=%E9%93%B6%E5%85%83%E4%B9%8B%E6%88%9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采用行政手段,“米棉之战 ( https: / / www. / s wd=%E7%B1%B3%E6%A3%89%E4%B9%8B%E6%88%9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采用经济手段,都是为了稳定物价,其实质是党和政府与资本家在争夺市场的领导权。
[问题探究]
1. 展示抗美援朝英雄模范和功臣的英雄事迹,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继续发扬哪些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主要年份建交国家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建交国家 10 9 1 0 0 1(2个代办级) 3 3
根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迎来一次建交高潮的原因是什么?1954年后出现外交新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
材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四个“互”字、一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
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重点解析]“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同”:一是指与会国家的历史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是指与会国家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 “异”: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存在差异。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 ①一化: ②三改:
(2)三大改造:
①完成时间:
②意义:
一五计划:
①完成时间:
②意义:
[重点解析]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工业化建设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改革生产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上层建筑)
(1)颁布宪法:
①时间:
②性质:
③两大原则:
政治制度体系:①政治制度: ②地位:
(3)思想引领:
【跟踪训练】
1.下表是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组成人员,这表明
类别 副总理 政务院领导成员 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
总人数 4 21 109
民主人士 2 11 49(15个正职)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入新发展阶段
B.民主党派已成为执政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建立
D.新政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下列叙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②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③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④中国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例,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类别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包产到户”的实施
4.有人评价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下列说法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A.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
B.为国内的改革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C.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D.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
5.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6.新中国成立后,“对……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另起炉灶”
7.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毛泽东阐述的这个“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在后来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了体现。会议形成的共识被誉为
A.“不结盟” B.“万隆精神”C.“单极―多极化” D.“日内瓦精神”
8.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主要是因为这一原则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B.有利于中国同邻国发展友好关系
C.提出后便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D.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9.《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指出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第二次转变的实质是
A.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B.国家政体的变化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关系的变革
10.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二、非选择题
11.新中国建立后在受封锁的情况下仍进行了一些对外开放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阻塞了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和开放的途径。在当时条件下想要全方位开放是不可能的。为了突破封锁,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新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开放态度: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当时主要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同时聘请苏联、东欧专家来华,派出留学生学习。
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开放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对外开放的背景。(5分)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答案
1——5 DABBA 6——10 DBDDD
11.举措: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引进项目;聘请外国专家(派遣留学生)。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封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两极格局的形成)。(5分)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