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21:3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创设历史情境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一环,而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信息化、数字化的教育资源则成为达成之要。其中,有效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历史教学,既有利于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之炬,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而近年来与之相关的建设与数字化开发,为这一探索提供了便利条件。博物馆本身便是“见证着历史”的当下,其展列的丰富的实物史料,印证着信史的叙述、史学家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培养史料实证的意识;由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精美绝伦的历史工艺品、高大坚固的历史建筑,反映着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有助于学生应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形成对历史时空、历史背景的直观认识,增强自己的时空观念。此外,博物馆内的导言、解读,又引导着学生储备历史解释的角度,并在对历史加深认识、感受的同时,潜移默化培育家国情怀。近年来,应用博物馆资源进行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热点。一线教师们时常选用文物等来印证或说明某一结论,“文物为辅”,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但囿于有限的课程容量及教学内容的多元层次,课程的整体效果对教师的课堂控制力和历史解说力提出较高要求;部分教师则依托学校地理优势,为学生创设实地考察博物馆的机会,但这种机会较为有限,学习效率相较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而言没有太大优势。因此,本课基于“历史情境创设”的基本理念,探索将博物馆展览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作为实体课堂的辅助。依据课内骨干知识,爬梳河南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并综合利用馆内的文物资源、文字资源与模型资源,带领学生线上“逛展”,用展内资源辅助进行课内学习,实现课本与博物馆的联动,进而抓住重点,攻克难点,理解国家的产生历程与归纳早期国家的特征。实质是借助教师的有力引导,帮助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桥梁,建构对历史的系统认知。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系《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中国史学习的开端之要。从内容上来看,按照马克思社会形态论,主要涉及到封建社会之前的两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因此也是“启下”的一课。本课课标要求为“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基于大单元、大概念教学的理念,为保彰后续课程的有效开展,本课需借助文化遗存和夏商周的制度与发展,从制度建设、民族交融和经济发展等至少三个维度来解释“中国”这一概念;若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完善和衰落作为串联第一至第五单元的线索,本课尚需明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特点,并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说明两种社会形态之间的关联。此外,“早期国家”的说法体现出历史辩证的思想,对这一概念展开探究与澄清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 从初高中衔接角度来看,本课所谈主题在初中阶段已对包括“人的发展”“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的异同”及“夏商周的兴亡与政权更替”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本课教材对此进行了脉络上的梳理。因此本课教学应有的放矢、详略得当,将目光更多地放在“中华文明的起源”相关概念的解读和原因的解释、“早期中国”的特征分析中;并增强对学生史料实证观念的培养力度与家国情怀的培育引导。学生情况分析1.已知:“人的发展”及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划分依据;以半坡文化和长江文化的特征为例,明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起源的文化的异同;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实行“禅让制”和夏商周的政权更替的史实,主要政治制度如“世袭制”“分封制”等,主要帝王如“禹、启、夏桀、周文王、周武王、商纣王、周幽王”等,主要战争如“牧野之战”等。2.未知: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私有制、阶级产生的确切表现、时代;早期国家的特征;为什么对于某一历史的记载会呈现出不同。从五大核心素养角度来看,史料实证和历史分析、历史解释的能力存在不足;对于原始社会、早期国家的时空认识尚有进步空间。3.想知: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呈现出什么特征?什么是“早期国家”,有何特点?4.能知:①通过观摩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及其分布图,了解早期人类的分布特征,尤其是多分布于大河流域,得出这些文化遗存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础;②了解启继禹位,王位继承制度从禅让制转为世袭制,及其背后的原因;③树立史料实证观念,从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了解到商周时期“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及“系统的文字”等早期国家的特征;④深入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的内容及其关系,综合商代“内外服制”的实行和国家机构的完善,得出早期国家在中央集权方面的特征。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说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内在逻辑,结合史料归纳得出早期国家的特征。 能通过史料比较新石器时代较旧石器时代的变化,明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有逻辑地梳理早期国家诞生的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分析)能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原始社会的不同阶段性特征,并结合图片指出早期人类文明分布的特点,说出中国境内的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之间的关系。(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能通过阅读史料认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文化观念,并对其展开评价;综合夏商周制度文化的承继关系和周代政治制度内在关系,归纳早期国家的特征。(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华夏认同”的形成;(确立原因:涉及到对“中国”概念的解读与认识)2.早期国家形成的原因与特征;(确立原因:涉及到“中华文明的起源”之逻辑和对此后其他社会形态的解读)3.周制的内容与影响 ;(考试常考点,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管理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其有益成分对今天的中国社会仍然有借鉴意义)教学难点1.早期国家形成的原因突破策略:通过多文化遗存的史料赏析,从生产力、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化等不同角度比较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有何进步,得出社会进步的动力,培养学生唯物史观。2.早期国家的特征突破策略:通过介绍夏商周时期的制度、文化,展现具有代表的史料,形成记忆点,并给出角度,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贯彻历史情境创设法,串以历史问题探究法,辅以历史课堂讨论法。
板书设计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原始社会——走向邦国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财产私有)贫富分化部落权贵 战争夺利(战俘-奴隶)【产生阶级】夏商时期——中原立国夏:禅让制世袭制商:内外服制(内容、原因、效果)同:完善国家机构西周时期——宅兹中国分封制 (相辅相成) 宗法制 ~维护 维护~~礼乐制~总结:早期国家特征(一)政治(二)经济(三)文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从文化节目《国家宝藏》谈起,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文物,提出本节课参观“河南博物馆”,并抛出本课核心问题:“国家是如何产生的?早期国家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前言:介绍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概况 河南处于中原腹地,历史上曾先后有二十余个王朝在此建都。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这里出现了密集的古人类活动点;新石器时代,嵩山南北聚落演变发展为早期国家。从最早的二里头夏都到金代末年定都商丘,三千余年里,河南曾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回忆初中相关知识 铺设大的知识框架
第1展厅 新石器时期——走向邦国 【问题一】配合下文课件与讲解,结合课本第2-4页,思考:新石器时代较旧石器时代产生了哪些变化?裴李岗文化——“定居聚落”展现系列史料,介绍这一时期的生产状况和社会组织状况(母系氏族社会);点明此时的精神信仰状况——原始社会时期艺术与精神信仰相伴而生;具备了一定记事功能的契约符号的出现,昭示着人们抽象思维的发展。仰韶文化——“城邑始兴” 展现系列史料,介绍该文化出现了中心聚落、城,居所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并对同期文化进行比较,得出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得到发展(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变化)。龙山文化——“城邦林立”父系氏族社会;城邦林立同期文化比较(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生产力发展及龙山文化生产状况,进而得出这一时期社会组织的变化:贫富分化、部落权贵阶层的产生小结 原始社会的发展展示图片,提问学生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特点.从生产工具、社会组织等角度引导学生对比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之间的异同。(表格梳理)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总结课本,比较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结合本图,引导学生说出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之间的关系。编写顺口溜,总结早期国家出现的内在逻辑。 对比得出这时工具的变化是划分时代的标志。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明晰这一时期“私有制已经出现”结合脉络,明晰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组织的种种变化。据图得出答案。分布广泛;以中原地区为核心;集中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区域表格梳理异同结合所学、总结课本,比较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结合图片与课本,进行总结。说出文化遗存的分布特点,进而得出其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奠定基础。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归纳概括能力为后续中华文明特点的总结奠定基础增强梳理归纳能力。增强联想能力,培养归纳推理能力。掌握必备基础知识,明晰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第2展厅 夏商时期——中原立国 二里头文化——定鼎中原(夏)禹贡九州(地图、铭文)表现青铜器铭文具有的记史作用,以及引出夏朝历史王位继承制度转变,反映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2、介绍传说时代 华夏族的形成,展示二里头文化主要遗址分布图,介绍夏朝的国家机构的完善。引导学生得出国家的实质。(民族认同、等级制度、阶级统治)(二)殷墟——王都翼翼(商)1.甲骨文商朝 信史;占卜(神秘色彩)2.结合具体的青铜器,对商代青铜文化简要介绍。【探思】商朝是如何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控制的?3.内外服制内容、影响(中间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其中,妇好的故事由青铜器引出,然后展开商王后征战中央控制力有限 结合课本第4-5页,思考回答:禹是以怎样的方式继位的?启呢?——得出王位由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回答:两种制度的选拔标准有何不同?这意味着什么?看图,从二里头文化遗址与夏朝对国家机器的完善,结合早期国家产生的原因(离不开阶级的产生),得出阶级统治是国家的本质。结合具体的青铜器,了解商代青铜文化【思考】商朝是如何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控制的?在老师提示和教材学习、讨论思考下得出答案(军事、完善国家机器、内外服制) 自主学习,归纳,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勤于动脑思考,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时空观念夏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为讲解商代内外服制度埋下伏笔。商朝制度,为讲解周代制度埋下伏笔。
第3展厅 西周时期——宅兹中国 何尊铭文,最早的“中国”记载,抛出问题——“那么,这一时期的‘中国’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从商制引入周制1.以本句导入,讲解“封建”的含义,分析其中所体现出的血缘纽带、分封目的(效果)。配合下图讲解宗法制。(相对的)提问学生以什么标准选取大小宗?(点明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提问学生其作用。井田制史料研读《孟子》“同养公田”体现井田制度集体耕作的特点(结合农具的状况)礼乐制对比两位贵族墓葬的乐器,明晰,礼乐制度实质是“等级制度” 由史料导入,从发展的角度,思考“中国观”的概念,并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周代制度。进一步明晰制度的变化区分“封建”含义(封邦建国和封建社会)结合所学,回答问题与同学一起思考井田制度的“经济基础”,关注农业的发展;尝试对井田制进行评价对比两位贵族墓葬的乐器,明晰,礼乐制度实质是“等级制度” 增强辨析能力,关注概念的不同推进主动学习增强历史解释的能力增强辨析能力,认识制度本质。
小结 1.【讨论】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的关系酷似伞状,是周王室的“保护伞”2.引导学生回顾周制的经济基础农业、商业、手工业【提问】谁创造了物质财富和青铜文化(劳动人民)【追问】那么“保护伞”能保周王室永昌吗?(不能)为什么?制度的弊端民为本【拓展】提供反映周代民本思想的史料,供学生研读(反映什么思想?历史意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 【讨论】宗法制、分封制互为表里;礼乐制度是维护他们的工具。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回忆所学并回答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齐答)分析并回答问题研读史料,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并回答问题 增强历史分析能力巩固基础知识意识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培养唯物史观。培养史料实证观念、历史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总结:早期国家的特征 小游戏:按图索骥说明:根据线索回忆所学,描绘你眼中的“早期中国”政治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同构”)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尚未实现集权经济土地国有,集体劳作农业经济青铜铸造业发展文化鬼神迷信色彩浓厚出现系统成熟的文字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西周已出现早期民本思想线索:甲骨文、青铜器(何尊)及其上铭文(宅兹中国)、夏商周重要制度、“耕”甲骨文。(暗示井田制、土地国有等)部分线索及推论:甲骨文+铭文=系统成熟的文字青铜器=经济方面的青铜铸造(象征王权)甲骨占卜、青铜纹饰神秘色彩==神权与王权湘结合 通过游戏回忆所学,以小组合作方式解密。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史料实证观念和历史分析能力
下节预告:第4展厅 东周时期——逐鹿中原 宗法分封制弊端渐渐显露,诸侯各自为政,逐鹿中原。礼崩乐坏之下,华夏观念竟再得发展。天子之位 何去何从?诸侯变法 意欲何为?更多精彩内容,且看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了解下节课重点,明晰这节课与下节课的关系,便于构筑大历史观。
题目练习 1.(2015·浙江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D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2.(2015·上海单科·32)“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相和矣。”据此,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3.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D )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 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回顾基础知识,掌握重点核心。应用解题技巧(分析史料、辨析选项)增强时空观念。明白分封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内在关联。 增强解题能力,提炼材料主旨。
作业布置 【课本学思之窗】关于启的继位,史书有不同的说法。《史记·夏本纪》:“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战国策·燕策一》:“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思考】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说法? 【思考方向】由于启的父亲禹功绩大,群众基础扎实,家族势力强大,在当时情况下,大臣和百姓都支持启做领袖。这就表明当时禅让习俗受到冲击,王权观念已经产生。 巩固所学之余,进一步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教学反思
鉴于本课开篇之要的重要地位,本课在设计之初即以“兴趣导引”和“概念阐发”为功能内核,希冀有助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在此后的历史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兴趣之基”。同时,本课设计注重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的培养尤为关照;注重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学、探究、思考和归纳分析能力的提升。较为遗憾的是,本课尚未进行真实的课堂演示。课件设计虽然看似数量不多,但更多的是基于课本,对课本的史料补充,部分史料与内容介绍,没有在课件上呈现。虽然如此,本课在实施时仍要注意把握时间,不要在细节上讲解过细;应注意把握脉络,抓住重点,解释重要概念,并充分结合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研读,对照课本进行史料互证。本课主要的素材来源,一是河南博物馆馆藏,二是教材;在设计之初,即希望创设一个良好的历史学习情境,基于素养导向,以生为本,帮助学生沉浸式地学习之余,亦能提高自身的史学素养,培养其史料实证观念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我个人而言,本次课件的制作与设计也是一次自我能力的提高与在教学方面的有益探索,希望未来可以将博物馆资源进一步融入历史教学的各环节,灵活多样地选取多种素材,为学生带来更为良好的学习体验,也更便于教师的实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