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一、选择题
1.右图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我国第一部《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是在
A.1976年 B.1978年 C.1986年 D.1988年
2.小芳是一个即将升入初中的学生,但是她的父亲却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拒绝让她继续上学。请你告诉小芳,可以维护她上学权利的法律文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
A.九年义务教育 B.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的是( )
A. 科学家 B. 教师 C. 中学 D. 高等学校
5.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巨大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
B.高校数量大大增加
C.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上明显提高
D.已有一大批高校成为世界第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二、读图简答题
6.观察下面一组伟人题词,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为实现图一的目标,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战略?哪些具体的措施促进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2)图二“希望工程”的含义是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请完成: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何时颁布?
(2)我国何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该法律的颁布和实施有何重大作用?
参考答案:
1. C 2.D 3.A 4.D 5.D
6.(1)科教兴国。措施:①义务教育: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②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
(2)是一个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学校的公益事业。
7.(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
(2)2000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各地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到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小学、初中发展水平,已居于发展中人口大国前列。
课件5张PPT。1.(2010·福州中考)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
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保障中国“十亿人口”基础教育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C.“ 863”计划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A2.(2010·龙岩学业考试)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开始于( )
A.20世纪初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3.(2010·日照学业考试)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 )
A.素质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C B4.(2010·福建中考)201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属于( )
A.幼儿教育 B.基础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B 科学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材料中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此国家采 取了哪些措施?请回答:(2)依据材料说明发展经济、科技、教育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1985年起,规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 发展经济靠科技,而发展教育又是发展科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