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第1课 人类的形成(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第1课 人类的形成(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0 17:01:54

文档简介

人类的形成
选择题
1、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祥地,约300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是:( )
A、印尼爪哇人 B、南方古猿 C、尼安德特人 D、克罗马农人
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
A、原始人群 B、氏族社会 C、 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3、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
A、使用天然工具 B、能直立行走
C、会制造工具 D、能采集果实
4、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棕色人种 D、黑色人种
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
答案是:BABCA
人类的形成
材料题
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材料二: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那一阶段?为什么不再杀死战俘?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原因是?
答案是:
(1)原始社会早期 ;
(2)父系氏族后期;为了增加劳动人手,保存了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3)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的形成
材料题
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有( )?
(1)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进步(3)男子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4)婚姻关系相对稳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A、(1)(2) B、(3)(4) C、(1)(2)(3) D、(1)(2)(3)(4)
答案是:D
人类的形成
比较分析题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比较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大家可以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答案是:
共同点:(1)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都实行财产、分配的公有制。不同点;(1)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公社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2)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是“既知其母,又知其父”。(3)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