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六单元 7《青蛙写诗》(第7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六单元 7《青蛙写诗》(第7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9 13:5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课题:7《青蛙写诗》 设计人:
内容分析: 《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作家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 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 号,从而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借这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标点,富有情 趣,适合儿童学习。 全诗共5小节,描写了青蛙在下雨天用“呱呱”的鸣叫来作诗的情景。第一小节写青 蛙受到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的感染,产生了作诗的兴趣。第二至四小节写小蝌蚪、 水泡泡、一串水珠要分别充当青蛙写的诗中的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第五小节写青蛙的诗 写成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在诗中充当了标点符号。本课提供了小蝌蚪、水泡 泡和一串水珠的插图,有助于学生找到它们与3种标点符号的相似之处。
学习目标:1. 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 2.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 读好儿化音。
活动流程:任务二《青蛙写诗》(课时7: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环节一:课题生疑环节二:读课文,知诗趣 环节三:根据问题,提取信息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课题生疑
一、谈话激趣1、直接板书课题:青蛙写诗2、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青蛙写诗》。大家第一次看这个课题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疑问呢?3、指名回答。预设:青蛙怎么会写诗呢? 青蛙写的诗是怎样子的? 青蛙在哪里写诗? 青蛙为什么要写诗? ……二、疑问导入师说: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啊!老师也想知道你们提出来的问题,咱们一起去课文里面找找答案吧! 看课题提问题。
活动意图: 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对课文的会多一层理解。
环节二:读课文,知诗趣
一、正确朗读,识记生字偏旁。1、学生自由拼读课文,遇到不懂的问问同学和老师。2、教师范读,学生认真跟读。3、学生练习读。4、小组比赛读。5、教师指导识字:(1)出示拼音生字: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学生自由拼读。(2)教师示范拼读,学生跟读。(3)重点生字识记讲解:写:认识偏旁秃宝盖,区分宝盖头。点:认识偏旁四点底,结合字理识字,出示图文演示。串:出示一串糖葫芦的实物或者图片,识记“串”字形象。(4)去掉拼音,学生开火车识记生字。二、情感朗读,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1、出示第一节诗歌和青蛙的插图。(1)让学生说说小青蛙是什么表情,它的心情怎样?(开心、兴奋、高兴)(2)指导学生读第一节诗歌,读出高兴的语气。(3)师小结: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青蛙为什么写诗了吧!2、分别出示第二、三、四节诗歌和蝌蚪、水泡泡、水珠的图片。(1)听录音,体会蝌蚪、水泡泡和水珠说话的语气。(2)分角色朗读: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扮演一种角色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3、出示第五小节诗歌和青蛙插图。(1)师说:同学们,青蛙的诗写成了,我们来读读诗歌的内容吧!(2)学生自由朗读第五小节诗歌。 拼读课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拼读生字。识记偏旁。5、图文结合,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活动意图: 读通课文,识记生字和偏旁,结合插图品读句子,层层递进,对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环节三:根据问题,提取信息
一、朗读课文,提取信息1、师说:同学们,青蛙的诗写的多美啊!这可少不了伙伴们的帮忙哦!大家想想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在课文中用铅笔圈画出来。2、指名说一说。(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来帮忙了。)二、再读课文,感知大意同学们,正是有了大家的帮忙,青蛙才能如愿地写成了诗歌,让我们一起再把诗歌读一读,感受一下小伙伴们的热情吧 圈画关键事物。2、读课文。
活动意图: 提取关键信息,通过熟读课文来理解。
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 7 青蛙写诗 蝌蚪 水泡泡 水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