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
八年级《科学》试卷
考生须知: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8页,4大题,34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4.本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l:35.5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卷的相应方框内)
1.正确安装三孔插座时,接地线的应该是
A. 上孔 B. 左孔 C. 右孔 D.任意孔
2.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高大的千年樟树,促进水分“爬”上树梢的动力来自
A.蒸腾作用 B.吸收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4.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
A.空气 B.水 C.矿物质 D.腐殖质
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 Mg2O ) B.碳酸钠( NaCO3 )
C.硝酸钾( KNO3 ) D.氯气( Cl )
6.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 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
D. 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2个氢原子:H2 B. 2个硫元素:2S
C. 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 D. 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8.如图所示为某种植物茎的横切面,已知某种蝉是专以这种植物韧皮部中有机物汁液为食。若要分析该汁液的成分,则应该选取的部位是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9.以下四幅家庭电路图中,连接正确的是
10.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1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检验O2是否收集满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2.右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所处的状态,由此可知该叶片正在
进行的生理过程
A.仅有光合作用 B.仅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仅有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以上三种作用都有
13.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14.如图是一些研究电现象和磁现象的实验。下列关于这些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小磁针被铁棒吸引,说明铁棒本身具有磁性
B.图2中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图3中条形磁铁静止时A端总是指向地理北方,说明A端是条形磁铁的南极
D.图4中铁钉B吸引的大头针比A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15.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现将某植株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铝箔将一张叶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小时(如图)。去掉铝箔,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后,将观察到
选项 遮光部位 未遮光部位
A 不变蓝 不变蓝
B 不变蓝 变蓝
C 变蓝 不变蓝
D 变蓝 变蓝
16.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17.用易于观察的科学现象来显示不易观察的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A.将枝条插入红墨水中来显示水在茎中的运输
B.用磁感线箭头表示的方向来显示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
C.用小磁针的偏转显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在经过褪色处理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来显示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18.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70℃
C.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①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9.蓄电池正负极标志模糊不清,以下四组器材中,无法判断蓄电池正负极的是
A.开关、螺线管、小磁针、若干导线
B.开关、小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
C.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
D.开关、电压表、若干导线
20.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D
二、简答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将 ▲ 中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空格内)
2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不同。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2)第3号元素属于 ▲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第12号元素和第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22.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 ▲ 机,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中,要改变电流方向,可以改变导体切割运动方向或 ▲ 方向。
(
MnO
2
△
)2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制取氧气可以有多种途径。以下是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
△
) (
△
)①2H2O2 2H2O + O2 ② KClO 3 KCl + O2 ↑
③2KMnO4 K2MnO4+MnO2+O2↑ ④2H2O 2H2↑+ O2↑
(1)没配平的是 ▲ ; (2)“↑”“↓”没写或写错的有 ▲ ;
(3)反应条件没写或写错的是 ▲ 。
24.图甲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油菜(如图乙)三个部位的切片的一部分。
(1)①取自于图乙中的 ▲ (选“A”、“B”或“C”)。
(2)②中的 ▲ 管负责有机物的运输。
(3)③中显示了一个完整的根毛细胞,它的作用跟吸收 ▲ 有关。
25.尿素[CO(NH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溶液能除去工业废气Cl2,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O+3Cl2=N2+CO2+6X,则X的化学式是 ▲ 。
(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 ▲ (选填“氮”、“磷”或“钾”)肥。
26.小明去超市,走到电梯前发现电梯运动较慢,当他站在电梯上时又快了起来.小明根据所学的知识,画出如图所示的电路(R是一个压敏电阻)。
小明分析:当人站在电梯上,压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则
电磁铁的磁性变 ▲ ,衔铁与触点 ▲ (填“1”或
“2”)接触,电动机的转速变 ▲ 。
27.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适时松土有利于大豆幼苗生长,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幼苗 ▲ ,从而为幼苗的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等生命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⑵某同学为使青菜长得快,每天在菜地上施肥,结果适得其反,许多青菜萎蔫而死亡主要原因是 ▲ 。
⑶郊区的菜农常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 。
28.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和原料。
(1)为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小柯对种子消毒杀菌后,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 ▲ 。几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现明显浑浊现象的装置是 ▲ (选填“ A ”、“ B ”或“ C ”)。
(2)研究人员在晴天环境下,对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 24 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绘制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 (选填“P 点前”、“ P 点”或“ P 点后”)。
2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试问: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通常集气瓶中要加些水,其作用是 ▲ 。
(2)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如图),
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和上面(1)作用外,还有 ▲ 。
(3)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 ▲ ,并放出大
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三.探究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请将 ▲ 中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空格内)
30.某科学兴趣小组将三组基本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透明玻璃钟罩中,密封。经一昼夜暗处理后,置于室外相同环境下,其中甲做遮光处理,乙、丙不遮光(如图)。(注:丙钟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 ?
(2) 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丙中的叶片分别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发现:甲中的叶片不变蓝,乙中的叶片变蓝;丙由于缺少 ▲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片不变蓝。
(3) 上图表示0点到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甲、乙、丙三个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与上图相符的是 ▲ 。
31.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们不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于是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磁极呈横向分布(例如图甲,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
猜想2:磁极呈轴向分布(例如图乙,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
猜想3:磁极呈上中下分布(例如图丙,上下面为N极,中部为S极)。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3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
(2)为了验证其他猜想,他们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丁所示),结果观察到磁体在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 ▲ 是错误的。
(3)给你一枚可以自由转到的小磁针,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剩下的一个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说出简要做法) ▲ 。
32.小明在学习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知识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按图甲组装实验仪器并进行气密性检查。
②取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0.03克二氧化锰装入容器中,塞进橡皮塞,接上压强测量仪(如图乙)。
③倾斜装置,使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充分混合,用压强测量仪测量容器内的气压
④分别用0.06克、0.09克和0.12克的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图丙。
(1)写出步骤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 ▲
(2)实验中,小明用 ▲ 来反映产生氧气的多少
(3)观察本实验相关数据,除了研究“二氧化锰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质量的影响“外,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 ▲ 。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33.2015年浙江籍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她提取的青蒿素化学式为
C15H22O5,则:
(1)青蒿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4.1克青蒿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 克。
(2)右图是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
和双氢青蒿素(化学式C25H24O5)中各
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则表示青蒿素中
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是 ▲ 。
(3)青蒿素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小明觉得该气体是CO2,小红觉得该气体是N2,小青觉得小红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 ▲ 。
34.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实验表明硫酸铜溶液在该反应中也能起到二氧化锰的作用。若用5.6g无水硫酸
铜代替二氧化锰进行本实验,计算剩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硫酸铜全部溶于水,计算时保留到0.1%)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
八年级《科学》答题卷
请用电脑阅卷格式做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简答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21.(1) (2) (3)
22.
23.(1) (2) (3)
24. (1) (2) (3)
25. (1) (2)
26.
27.(1)
(2)
(3)
28. (1)
(2)
29. (1)
(2)
(3)
三、探究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30. (1)
(2) (3)
31. (1) (2)
(3)实验方案(简要):
32. (1)
(2)
(3)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33. (1) (2)
(3)
34.(1)
(2)
空6-7行
(3)
空3行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C D C B A D
题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A B B D B C C D
二、简答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21.(1)B (2)金属 (3)MgCl2
22. 电动 磁场(磁感线)
23.(1)② (2)① (3)④
24.(1)A (2)筛管 (3)水和无机盐。
25.(1)HCl (2)氮
26.强 2 快
27.(1)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或呼吸作用)
(2)土壤溶液深度过高,导致青菜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3)适当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深度;补充光照;白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晚上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等
28.(1)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意思相近均给分) B (2)P 点前
29.(1)防止灼热的融化物溅落,使瓶底破裂
(
点燃
)(2)双氧水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让铁丝燃烧更持久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Fe十2O2 ===== Fe3O4
三.探究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30.(1)光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吗? (2)二氧化碳 (CO2) (3) 乙
31.(1)一个磁体只可能有两个磁极 (或磁体两端不可能是同一极性) (2)1
(3) 将小磁针置于磁环周围不同处,多次观察小磁针稳定后两极的指向情况,从而判断出磁环磁极的位置
32.(1)用手捂住容器后,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2)容器内压强(气压)大小
(3)二氧化锰的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速率)的影响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33.(1) 11:40 (1分) 9 (1分)
(2)甲 (2分)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而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2分)
34.(1)1.0 (2分) 1.6 (2分)
(2)设68.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 O2↑
68 32
x 1.6g
68:32 = x : 1.6g x = 3.4g (2分)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4g/68.0g ×100% = 5.0% (1分)
(3)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6g / (67.4g— 1.0g + 5.6g) ×100% ≈ 7.8%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