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从海昏侯墓看西汉社会”》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视频、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其内容包括四个子目: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两汉的文化。本课上承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下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交融。本次教学设计从海昏侯墓考古看西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打破了教材原有的框架,加入情结,便于提升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是面向高一学生的新授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两汉的基本史实的掌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深度方面,如西汉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措施以及西汉兴衰的原因分析等方面还需要加深理解。高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重点,所以本课设计采用考古发现,运用视频、图片启发学生思考。
教学目标
1、通过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了解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的强盛等史事,并能够从中体会不同史事之间的联系,认识政治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2、认识西汉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时空观念)3、能够根据史料提取信息,了解两汉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对于文化发展推动,并从中体会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涵养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意义。(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上的措施教学难点西汉衰亡的历史原因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视频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4课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从海昏侯墓看西汉社会”西汉的经济西汉的政治西汉的文化西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视频、图片和材料导入本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西汉的经济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食货志》 思考:结合课本汉初经济凋敝,到了海昏侯刘贺时期仅仅几十年西汉经济发展的原因?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一、文景之治材料: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班固《汉书·景帝纪》至今上(景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瘐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思考:班固《汉书》“汉言文景,美矣!”历史上如何称赞这一盛世的?出现这一盛世的原因?盛世的表现?
汉武帝经济措施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③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④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合作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如何评价?
2、西汉政治 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刘髆去世。刘贺嗣位,年四五岁,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征召入朝,接受皇帝玺绶,承袭皇帝的尊号,在位第27天,其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为庶人,史称汉废帝。上官太后诏令刘贺回到故地昌邑,赐其汤沐邑两千户。昌邑王国被废除,降为山阳郡。 元康三年(前63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 为什么海昏侯刘贺的墓如此豪华? 启发学生思考(刘贺的特殊身份“王”“帝”“庶人”“侯”。刘贺身份的变化离不开一个人——霍光)
中央官制——中外朝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书·刘辅传》 思考:霍光为何能拥护和废立皇帝?汉武帝设置内朝的作用?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二、地方制度——郡国并行制早在楚汉战争时间,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韩信、英布等为王,这些人因为非刘姓,故称"异姓"。由于异姓王非刘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数年之中,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他的子弟为王,称为“同姓王”,高于列侯。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国,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拥有一定的军权、财权、治权等,史称"郡国并行制"。地方制度——推恩令天子……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思考: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诸侯王的问题?
三、监察制度——刺史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思考:如何评价西汉的刺史制度?
四、选官制度——察举制1、察举制:推选标准:“孝”和“廉”选官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2、征辟制: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3、任用酷吏治理地方 合作探究2:如何评价察举制度?
3、西汉文化 汉初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汉初吸取秦末农民战争的教训,采取在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刑法,提倡节俭,与民休息。“黄”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说。 思考:汉初为何采用黄老之学?取得什么成效?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二、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思考: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为什么说它迎合了汉武帝的需求?除此之外汉武帝还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儒学发展?
三、设立五经博士、太学五经博士 ,学官名。博士源于战国。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汉初,《易》、《书》、《诗》、《礼》、《春秋》每经只有一家,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补官。
4、西汉民族关系、对外关系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设立河西四郡设置西域都护府丝绸之路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家国情怀价值观
课堂小结 海昏侯墓出土的精美绝伦的文物,带我们领略了“开庙堂,正儒道,败匈奴,扬府乐,诸侯飞将载史册,金戈铁马战沙场”的大汉气象。而从刘贺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也感受到西汉的外戚专权、君相矛盾、地方与中央争权,统治者的奢华,无疑不是体现繁华与危机并存。
教学反思
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本课内容涵盖从西汉建立到东汉灭亡长达422年的历史,包括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基于本课时间跨度长、内容繁杂的特点,笔者基于课标要求,将教学重点置于“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通过海昏侯墓了解西汉社会,尤其是汉武帝时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而采取的措施。本课通过考古发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本课容量大,概念名词多,增加了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度,还需在后面的教学中注意。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