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孔子、老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2.课标解读本课课标要求在于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握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政治变革和思想争鸣与经济发展、阶级变化间的逻辑关系。
二、教材分析
1.基于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从历史发展的横向脉络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统治秩序瓦解,社会经济发展与列国争霸需要引发的变法运动,直接导致了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变。百家争鸣是社会变动在思想上的反映,反过来又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来看,周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激烈竞争的需要,各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其中以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雄厚的基础。2.基于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所展示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是串联第1课与第3课的关键所在。大争之世下既存在乱象,也存在新生。本课包括四个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四个子目间紧密联系,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在思想领域表现为“百家争鸣”。
三、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在知识基础上,经过初中阶段七年级上册第6、7、8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社会现象以及百家争鸣的局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为深入学习本课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政治变革、思想争鸣与经济发展、阶级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方面缺乏深刻的理解,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历史的能力上有待提高。在思维能力上,此阶段的学生已经达到形式运算阶段,思维发展到抽象水平,能考虑到事物发展变化,能够查明事物内部的一致性和逻辑性,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能够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但教师也要认识到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规律认识的不成熟性,并加以引导。
四、教学目标
1.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认识其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的必然联系,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掌握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影响,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学会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发展的趋势。(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借助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历史地图以及时间轴,理解东周的历史概念,把社会的新变化置于历史演进的宏观时空中,形成基于时空背景解释历史的意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运用文字、历史地图等多样化的细节史料,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掌握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事件;以史料展开学习探究,进行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等探究活动,增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意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4.通过探究中华文明从多元一体走向大一统格局的内在原因,把握中华文明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创造,构建对中国历史早期发展道路的连续性认识;理解华夏民族认同,养成正确的民族观。(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难点】“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六、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中的历史事件发生于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发生”? 思考教师设问,结合预习成果积极作答。 采用图片导入法并通过图片设问,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新课讲授 环节一:大争之世下的乱象【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到公元前841年,西周发生了“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死,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由此开始了东周时代。与西周不同的是,东周又称为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控制力衰弱,诸侯大夫崛起,互相攻伐,天下陷入纷争,乱象迭出。那么,这种乱象是如何发生的呢?
Q1:何以乱?教师出示图片和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西周灭亡后,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力量增强,理解东周乱象的根源。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学生观察图片并阅读材料,认识到东周时期周王室王畿缩小,天子式微,诸侯国力量崛起,强国企图兼并弱国,并理解其所以导致春秋战国纷争不断的乱象。 通过不同时期的形势图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并通过时间和地图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Q2:如何乱?教师出示图片和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纷争不断的局面,并通过图片和材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不同之处。材料二:昔齐桓公九合诸侯,未尝不以周襄王之命。然则虽尊襄王,桓公亦定霸矣。九合之尊桓公也,犹其尊襄王也。——刘向《战国策·韩策三》材料三: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书录》 学生仔细阅读图片和材料,根据老师引导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理解春秋时期以争霸战争为主、战国时期以兼并战争为主,并分析春秋到战国的变化。 通过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的运用,引导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乱象,培养学生看图说史及分析和概括材料的能力;并通过图片不同历史时期对应的时间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Q3:乱象何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12页)“孔子和老子”部分的内容,理解孔老学说产生的背景并运用表格归纳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认识乱世之下孔子和老师的济世之策。孔子老子思想背景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创始学派儒家学派道家学派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道”道法自然政治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哲学对鬼神敬而远之;人本主义思想“天人合一”朴素的唯物史观;对立统一、以柔克刚、物极必反的朴素辩证法教育贡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创办私学;整理《诗》《书》《礼》《易》《春秋》思想汇集《论语》《老子》 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梳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核心、政治主张等,自主完成表格填写。 通过表格梳理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整合知识的能力。
环节二:沧海横流下的新生【过渡】经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一段非常动荡的历史时期。所谓大争之世下,礼崩乐坏,周天子已经形同虚设。面对这种局面,孔子和老子提出了自己的济世之策。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开启了战国的序幕,兼并战争频繁,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纵观整个东周历史,可谓烽烟四起、乱象迭出,但乱世之下就只有乱象吗?正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在乱象的背后,其实也孕育着新生,那么,乱世之中的新生究竟为何呢?
Q1:新生在何处?(一)新生之华夏认同教师出示图片和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戎狄蛮夷在与中原各国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逐渐融入华夏族。材料四: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二)新生之经济发展教师讲授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对唯物史观的两对基本概念形成初步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第10-11页)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教师出示流程图,引导学生理解农业如何发展以及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通过生产力的要素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三)新生之制度变革教师设置疑问:生产力的提高,是否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对政治造成影响?启发学生思考经济与政治的内在联系。通过流程图,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造成了阶级的变动,引起了变法运动。并引导学生根据其内在联系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规律。教师出示图片展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引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商鞅变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商鞅变法部分,自主归纳商鞅变法的内容。教师出示问题:商鞅变法为何能在战国的众多变法中脱颖而出?引导学生从商鞅变法的措施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理解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认识其彻底性和有效性。教师发问:如何评价商鞅变法?出示史料,引导学生通过商鞅变法的影响总结其积极性并启发学生认识商鞅变法的局限性。材料五: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六: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于命,民之效上也捷于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学生通过图片和材料理解周边少数民族在与中原往来频繁中逐渐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学生阅读图片和教材,自主归纳出,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兴建了诸如都江堰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农业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学生通过教师讲授及流程图掌握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理解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思考教师设问,积极回答问题,紧跟教师思路,根据思维导图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历史问题。学生根据教师引导,仔细阅读教材,结合所学整合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学生根据教师引导理解商鞅变法的影响。学生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自己的认识,并根据老师讲解,理解商鞅变法在有深远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通过不同时期的形势图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使学生直观有序地理解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情况。通过问题导向,启发学生思考。以流程图环环相扣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并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规律。问题导向,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揭示变法与变动的内在联系。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并结合史料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培养论从史出的实证素养以及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事件的能力。
Q2:新生有何果?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对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结合教材(第12-13页)归纳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主张,理解百家争鸣的意义。材料七:随着私学教育的出现,普通人也可以接受教育,知识传播面更加广泛,直接催生了“士”阶层的兴起,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刺激了思想文化重组与更新。……列国在兼并形势下,竞相颁布优惠的人才政策,对不同的学说采取宽松政策,意图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摘编自于凯《战国史》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背景。①经济根源: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经济基础。②政治背景: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各国统治者出于富国强兵的需要竞相招揽人才。③士的崛起:旧的贵族等级体系逐渐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不同的主张与要求,企图影响现实政治。④思想文化:“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致使私学勃兴,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理解“百家争鸣”中存在着“共鸣”,认识百家争鸣的意义。材料八:作为思想敏锐的学术群体,诸子不约而同地继承“义”、改造“义”、发展“义”,以“义”作为建构自身学说的立足点,“义”不仅成为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也是百家争鸣的主要对象。……他们的思想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们直面现实的苦难,积极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一句话,就是希望天下大治、社会和谐,这是诸子共同的心愿,也是战国文化精神的整体诉求。——桓占伟《百家争鸣中的共鸣——以战国诸子“义”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课所学,进行合作探究;根据教材对各家思想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材料并根据教师引导,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抱负,认识百家争鸣中的共鸣。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使学生通过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内容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诸子百家的思想又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指导,从而认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通过材料并结合教材认识士人阶层的社会责任感,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 。
Q3:新生之未来?教师出示时间轴,根据时间轴引导学生总结相应历史时期的历史面貌,了解乱象与新生的未来。并通过表格总结时代特点。西周春秋战国(东周)秦朝政治宗法制分封制世袭制王室衰微五霸七雄、变法改革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大争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经济石器锄耕井田国有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文化礼乐文明礼崩乐坏、百家争鸣以法治国 学生根据时间轴,理清东周到秦朝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理解在一系列变革的基础上,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时间轴进行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总结时代特征,使学生能够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变化理解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并为下一课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做铺垫。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争之世,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发现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大乱中有大变——政治上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经济上生产力、生产关系转变;思想文化上诸子百家的应变,正是大乱中孕育新生的时代。也正是这样巨变的时代造就了我国历史上最混乱也最传奇、最伟大的时代。正如易中天教授所说:“春秋战国五百年,是充满矛盾的时代:民众水深火热,士人备受推崇;社会动荡不安,学术空前繁荣;道德普遍滑坡,思想充分自由。”这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岁月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众多家喻户晓的历史成语典故;留下改革乱世的勇气与担当;留下中华文明奠基时代的辉煌灿烂;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基因;汇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最初的认同……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在我们中华文明的演进中承上启下,在文化源流中承前启后,是我国历史上群星辉映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根据所学并结合材料思考“商君何以功成”?又为何“卒受恶名于秦”?形成300字以内的小论文。材料: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八、教学反思
反思类型:课前反思1.本课需让学生掌握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领会从西周向春秋战国的过渡,大争之世下孕育着新生,通过历史事件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构建对中国历史早期发展道路的连续性认识。2.本课所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基于对课标解读,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基本符合课标要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基本适度,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3.本课设置小组合作探究,运用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4.本课对于史料的运用相对严谨,史料形式多样,但可能存在某些史料过长以及文字史料运用过多,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提取有效信息的情况,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图1葵丘会盟雕塑
图2长平之战示意图
图3 西周形势图
图4东周形势图
图5春秋五霸
图6战国七雄
图8战国形势图
图7春秋形势图
图12造车行业
图11都江堰
图10春秋牛尊
图9春秋战国铁农具
图13战国主要货币
图1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