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21:5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统编版纲要上 授课题目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隋唐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其选官制度、中央官制、赋税制度都是隋唐时期封建社会高度繁荣的重要原因。在教学内容上,本课有三个子目,以制度的变化为线索,从选官制度到中枢机构再到赋税制度,揭示隋唐封建国家的发展,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本课主要介绍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变化,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并不是截断众流,无所依傍突然发生的,向前追溯,这些制度因时而变,有继承也有创新。 在单元脉络上,本课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再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为学习本课提供了大的时代背景知识。本课下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本课的学习也将影响到下一课的学习。它们之间具有连续性。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福州地区高中的高一学生。 高一学生在经过初中的历史学习之后对隋唐的政治制度有所了解,特别是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思维能力。但他们的历史知识基础还是比较薄弱,认识多停留在史实表面,需要教师引导他们通过对比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制度的变化,分析这些制度变化的原因与影响,以及这些制度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关系。同时,由于高一的学生心理活动和思想较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可以设计一些问题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使其注意力集中,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汉到唐的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结合它们不同的时代背景,将制度的实施放在特定的、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虑,理解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影响,树立时空观念。 2.通过对比从秦到唐的中枢机构,加深对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认识,从选官制度和中枢机构的变化,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树立唯物史观。 3.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学习对同一历史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意义分析,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制度发生变化和创新的内容 教学难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制度发生变化与创新的背景以及带来的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之变 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家世→才学 影响: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中枢之变 特点:相权三分、互相制约、分工明确 影响: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 赋税之变 征收标准:人丁→财产 影响:增加税收;减轻人身控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这句评价“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猜猜这句话指的是谁? 2.展示材料: 材料: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范晔《后汉书》卷68《许劭传》 通过本句话的出处的材料粗略介绍月旦评,指出当时察举制出现问题,士人正常的仕途受阻,许多士人将希望寄托于名士品评,名士品评一度对选官有着重要影响,引出新课中九品中正制形成的背景。 回答:曹操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为之后选官制度的学习做铺垫。
一、选官之变 选官之变·科举制之源 展示材料: 材料: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葛洪《抱朴子·审举篇》 提出问题:材料表明当时的察举制如何? 结合回答对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进行补充,社会动荡,人口流移,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选官权多被豪强宗族所把持。魏文帝曹丕想改变现状,颁布了九品中正制。 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认识九品中正制的创立、选官标准、措施以及中正官评定等级的过程。 展示材料: 材料一: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沈约《宋书·恩幸传》 材料二: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提出问题:出现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的原因? 结合材料引出西晋后九品中正制的弊端,社会阶级的固化。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世家大族维护特权的工具,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二) 选官之变·科举制之形 请学生阅读课本第38页内容后一起用简略的时间轴的方式梳理科举制形成的过程。 粗略讲解科举考试中帖经和墨义两门考试是什么作为拓展知识,并与现实生活中考试题型类比。通过给学生们知识拓展科举制考试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科举制分科取士的特点以及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围绕儒家经典。 (三)选官之变·科举制之义 请学生阅读课本第38页内容,结合课本及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带领学生通过对比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理解选官制度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趋势。 展示材料: 材料一: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羊士谔《忆江南旧游二首》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材料二: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 提出问题:结合材料分析科举制度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通过展示材料一中两句不同时代的诗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科举制度对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统治阶层以及增强社会流动性的作用。其次,再分句解析材料二中的话。“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体现重学风气的形成。在分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一句时联系之前讲述的明经和进士考试内容,考试内容都与儒家经典、儒家思想有关,有利于维护统治。进士考试的难度大,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分析和解读材料,回答:未能很好地选拔人才,选拔官吏失职,选拔出的官员质量较低。 分析材料并回答: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世家大族维护特权的工具。 一起画科举制形成过程时间轴。 阅读课本,完成表格。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打破世家大族特权垄断;扩大统治阶层;增强社会流动性;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培养学生解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 利用示意图更好地掌握九品中正制的内容。 培养学生解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以及时空观念。 通过与现在考试题型对比,缩小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距离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表格归纳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更为直观的知识框架,并达到生本互动的目的。 通过史料解读,培养学生解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科举制实施的意义。
二、中枢之变 (一)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之源 请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本第39页并结合所学知识梳理秦到唐的选官制度,之后由老师结合示意图讲解秦到唐中央官制的变化。 (二)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之形 展示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带领学生学习三省六部制。 设置一个情境,如果皇帝想举办一场科举考试那么实施的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小组讨论。 展示三省六部制运行机制示意图,带领学生通过示意图分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三)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之义 展示三公九卿制、内外朝制以及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让学生通过对比三张示意图,理解相权的削弱和皇权的不断加强。 展示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定,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提出问题:结合材料和已学知识,总结三省六部制的影响有哪些? 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有利于保障决策的科学性; 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阅读课本,回忆所学知识,梳理选官制度变化。 小组讨论进行情景模拟。 对比三个制度。 分析史料,回答: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有利于保障决策的科学性; 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巩固之前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掌握秦到唐中央官制的变化,三省六部制的形成过程。 通过结构图,帮助学生梳理三省六部制度,了解三省的职能。 通过情景模拟巩固学生对三省六部制运行的理解。 结合流程图分析三省六部制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通过史料解读,培养学生解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三省六部制实施的意义。
三、赋税之变 (一)赋税之变·两税法之源 提出问题:阅读课本第40页,用表格的形式总结魏晋到唐赋税制度是什么?其征税标准是什么? 讲解“租”、“庸”、“调”分别代表的含义。 租庸调制: 租——粟 调——帛或布 庸——绢或布代役 展示示意图 引导学生理解政府授予成年男子土地,相对应的成年男子也要承担赋税徭役,进而使学生理解均田制对租庸调制度实施的基础作用。 展示材料: 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法弊坏。 ——欧阳修等《新唐书·食货志》 提出问题:材料中体现的两税法实施的背景有哪些? 户籍制度荒废、土地兼并严重、国家财政支出庞大。 让学生阅读课本第40页史料阅读部分内容,带领学生分析两税法实施的其他背景。 展示材料: 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杨)炎建议作两税法。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 (二)赋税之变·两税法之形 讲解两税法的内容: ①量出以制入,国家根据财政支出制定总税额,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数额,向当地人民征收。 ② 户无主客,当地人和外来户均编人现居州县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主要是土地)多少定出户等,按田地面积和户等摊分税额。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 ③无固定居处的商人,要向所在州县缴纳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 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税。 (三)赋税之变·两税法之义 展示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图 结合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图,帮助学生体会唐朝实行两税法,用银子代替实物交税的进步性,并通过对比租庸调制体会两税法实施的积极意义。 1.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它以“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减轻人民负担。 4.税收以货币为主,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阅读课本,填写表格。 分析材料,回答:户籍制度荒废、土地兼并严重、国家财政支出庞大。 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表格的形式使知识点更加清晰的展现。 为之后学生理解均田制的崩溃对租庸调制的影响做铺垫。 培养学生解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了解两税法实施的背景 掌握两税法的内容 通过银饼图片,以更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两税法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和ppt梳理本课知识进行小结,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并不是截断众流,无所依傍突然发生的。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也昭示着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将本课主题制度创新与实际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守正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 跟随教师进行知识梳理。 回顾本课内容,帮助建立知识脉络。 与实际联系,体会本课学习的现实意义。
课后问题 结合已学知识和课本第41页问题探究的材料,谈谈你对两税法的评价 课后学习 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成果,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教学反思
内容太多,一些内容还需要再作取舍。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