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22:1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唐后期至两宋时期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我认为本课的教学应该突出唐宋的变革与继承,于是设置本课的内容主旨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呈现新气象。农业进步,手工业发展,城市空前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高峰,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宋代社会相对前代更具平等性、开放性与流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属于新版统编教材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文共6页,分为4个部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社会的变化,内容庞杂,而且每部分的知识也相对独立。我发现教材中有苏轼的《石炭》诗,还有《清明上河图》的插图以及元朝大运河的路线图,我最近读的宋史学者吴钩的《知宋》中有一个婢女之死的故事与本课相关。因此最终我设计了以一组诗词来讲宋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一幅风俗画讲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以一条运河讲经济重心南移,以一个婢女之死的故事来讲社会的变化。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于繁杂的、关联性弱的知识,学习和记忆都会有一定的障碍,如何在学生的认知与教材的知识间架起桥梁,这是我首先思考的问题。最终,本节课我以带领学生读诗、赏画、识图、听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感悟、体会、认识、理解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培养他们构建自己的历史解释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透过宋人诗词,把握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内容,认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繁荣的基础;2.解读《清明上河图》,感受北宋东京的社会风貌,认识都城是宋元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商品经济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高峰;3.结合地图、表格、文献等史料,知道经济重心难移完成,认识到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互动发展的关系;通过史料分析宋代社会的新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增强对宋代中华文明成就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教学难点 宋代社会的新变化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一组宋人诗词、视频资料、《清明上河图》等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献材料;多媒体设备(二)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通过诗词、图画、表格、文献等多种类型的史料分析,引导学生逐步感悟、体会、认识、分析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构建自己的历史解释。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清平乐》的电视剧照,“宋人真实的生活如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辽宋夏金的经济与社会》一课。” 观看图片,思考进入新课教学。 以热播的电视剧导入新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环节1 出示一组宋人诗词,提问:下面的诗词体现了宋代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什么内容?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宋】范大成《夏日田园杂兴 其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宋】苏轼《试院煎茶》江东贾客木绵裘,会散金山月满楼。——【宋】苏轼《金山梦中作》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磬万车炭。……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宋】苏轼《石炭》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比较宋代诗人与唐代诗人成就的视频片段。 解读诗词,思考宋代诗人成就全面高于唐代诗人的原因,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以一组宋人诗词为线索,了解宋代农业和手工业的面貌。诗词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证史价值,培养学生“以诗证史”的意识。
环节2 展示《清明上河图》(局部)的一系列图片;以刘家上层沉檀香拣香铺的图片,提问:这些香料来自于哪里?引出海外贸易,并出示《宋代海外贸易》地图;以《清明上河图》中骆驼商队入城的图片,引出宋与民族政权间的榷场互市贸易,并出示《南宋、金榷场分布图》;提问:宋代发达的商品贸易,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推动了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的什么重大变革?展现北宋交子和元朝交钞的图片;观察《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上漕运船只的图片,提问:汴河漕运的物资主要来自哪里?承接下一环节:经济重心难移。 观察琳琅满目的店铺招牌,感受北宋东京发达的商品经济,及城市生活的丰富与活跃;通过《宋代海外贸易》地图和《南宋、金榷场分布图》,了解宋代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 《清明上河图》是研究北宋东京社会经济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幅风俗画局部细节的解读,感受宋代城市贸易繁荣,市场活跃,服务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空前兴盛,感受经济文化的多元交流,尊重和理解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涵养家国情怀。
环节3 出示《北宋漕运四渠图》和《元朝大运河》两张地图;展现《经济重心南移》分布图;摘录自杨元《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的两宋南、北方赋税收入数量与比例的表格;朝代南方诸路赋税(贯)北方诸路赋税(贯)南北比例北宋(1045年)358110004509500044:56南宋(1196年)60000000(南宋)14319000(金)81:19出示《宋史》中的史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分析经济重心南移。 解读宋元漕运路线图,理解江南粮食对宋元王朝的重要性;解读经济重心南移的地图、表格数据和文字史料,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对经济地理格局与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 通过地图、表格、文献等多种史料的分析,深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认识,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联系。
环节4 提问:结合下列材料,你认为宋代社会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宰相陈执中家中婢女迎儿离奇死去,法医检验发现死者身上伤痕累累。御史赵抃弹劾宰相陈执中,仁宗命令嘉庆院调查。最终,至和二年(1055)陈执中罢相。若此事发生在宋徽宗年间,陈执中与其宠妾张氏犯的是死罪。 ——摘自吴钩《知宋》奴婢贱人,律比畜产。 ——《唐律疏议 名例律》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富贵盛衰,更迭不常。——【宋】袁采《袁氏世范》引导学生解读史料,分析宋代社会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的新变化。 对比《知宋》的史料与《唐律疏议》的史料,分析唐宋奴婢不同社会处境,认识宋代盛行雇佣奴婢;对比宰相陈执中与御史赵抃不同的出身,分析宋代科举制普及促进门第观念的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分析《袁氏世范》的史料,理解宋代国家放宽对社会的控制。 以一个婢女之死的故事配合相关史料,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考;以师生互动提问的形式,分三个层次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宋代社会较之前代呈现相对平等性强、开放性高、流动性大等特点,增强学生对宋代中华文明成就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课堂小结 拓展思考:宋代社会相对前代平等性强、开放性高、流动性大,推动这些新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认识到宋代社会的这些新变化是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城市繁荣丰富的市井生活、科举取士的完善与普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兴盛、政府统治政策的转变及历史发展的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指出宋代社会的新变化既是历史的变革,又是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 结合本课、本单元所学知识,思考回答问题。 对宋代社会变化的原因分析,能提高学生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互动影响的关系,并且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唐宋变革论”,关注变革中的继承。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的思路是以一组宋人诗词来讲宋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一幅风俗画——《清明上河图》讲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以一条运河——京杭大运河讲经济重心南移,以摘录自吴钩《知宋》的一个婢女之死的故事来讲社会的变化。我带领学生在读诗、赏画、识图、听故事的过程中思考分析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的变化,学生兴趣盎然、课堂参与度高,效果良好。最后,以对宋代社会新变化的原因的分析结束本课,希望以这个问题促使学生理解经济与社会的互动,但是由于时间有限,难以深度展开,是其不足之处。统编教材的教学,我今年是第一年,很多内容都在探索、学习中,本课的教学还有许多的不足,敬请批评指教。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