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2017年2020年修订版高中历史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理念和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设历史情境,融入人物故事,以问题为引领,开展了基于史料的学习活动,形成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立意,以“少数民族政权的国家治理”为主线,整合了教科书中四目的内容。首先在“政权更替”环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注意时空变迁;在“制度建设”这一环节,教师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七种制度进行了整合,分类归纳为官僚制度、军事制度、行政制度和民族制度,有利于带动学生了解辽夏金元时期的政权发展趋势和制度建设,构建起时空观念,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解释。其次,教师通过“治理贡献”和“治理启示”这两个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政权“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对祖国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这一单元在时段上主要涵盖了辽宋夏金元,第9课从政治史的角度讲述了两宋的历史,本课主要讲述辽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统治。教材主要有四目:辽与西夏;金朝入主中原;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元朝的民族关系。前三目基本呈现出时间上逻辑关系,最后一目单独把元朝的民族关系作为重要问题来讲授。本课主要讲述了辽、西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这些内容对于了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有着一定的意义。但由于篇幅局限,教材对于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国家治理的特点、效果以及在历史上的作用没有明确阐述。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年级相关内容的学习,已对辽夏金元的政权建立和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大多学生印象不深。高一(…)班学生学习基础好,具备了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课外涉猎广泛,对于历史人物故事很感兴趣,高一(…)班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课外涉猎较少。总体上,……个班的学生对于政权建立及发展的基本史实有了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运用图片、地图、表格等素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辽夏金元政权的制度建设、在历史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治理启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历史方法来探究历史。
教学立意及主线设计
笔者从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中获取灵感,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作为本课的核心概念,将“辽夏金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关键问题,把本课的教学立意凝练为:辽夏金元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借鉴汉族政权的管理制度上还创新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制度,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融,和中原汉族政权共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通过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整合,构建如下的知识图示和教学主线:一、政权更替二、制度建设三、治理贡献四、治理启示
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为: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基于课标、教材和学情,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时间轴、地图和人物故事,了解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发展时间、疆域范围基本史实,概括辽夏金元政权发展的特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理解南北面官制、猛安谋克制、行省制和四等人制的主要内容,通过问题情境,比较联系前朝制度,探讨辽夏金元制度建设的特点和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表格梳理辽夏金元的政权更替和制度建设,与同伴合作交流,讨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辩证地认识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对现实的启示。(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4)感受辽夏金元“因俗而治”的统治智慧,认识到辽夏金元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借鉴汉族政权的管理制度上还创新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制度,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融,和中原汉族政权共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辽夏金元时期的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作用教学难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贡献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武侠人物与辽夏金元的历史 创设体验情境引入新课:[ppt展示]:[讲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宋的政治与军事,知道了两宋时期同时并立存在着少数民族的政权。对于这一时期的复杂的政权和民族关系,后世的作家创作出了很多精彩的文学作品。其中,我们杭州高级中学的校友、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也曾以此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所谓乱世出英雄,在他的笔下塑造出了很多经典人物,营造了诡谲多变的武侠世界。[提问]:同学们知道PPT上的这些武侠人物是谁吗?他们是属于哪一民族的?这些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在历史上有何贡献呢?[过渡]:看来同学们对于校友金庸的作品有一定的了解,那么金庸笔下的辽夏金元政权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它们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哪些贡献,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本课的学习。 思考PPT上的武侠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属民族。 以学生熟知的…校友金庸笔下的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导入,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辽夏金元建立起联系,引导学生快速“神入”历史时空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导入新课学习。
一、政权更替 融入人物故事展开本课:[ppt展示]:[提问]:刚刚我们提到契丹族的萧峰,那么契丹族后来建立的政权称之为什么呢?[学生回答]:辽。[追问]:辽是何时建立的?[学生回答]:916年。[讲授]:注意此时916年时,北宋还未建立,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对北方民族地区的控制逐渐衰弱。经历了五代十国以来的混乱局面,以及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契丹的势力逐步向南部拓展。宋朝建立时,契丹已经立国50年左右。[设问]:那么契丹是怎么强大起来的呢?这与一位强悍的部落首领建立起来的,请同学们阅读《辽史》的这一段话,这位人物是谁呀?他有怎样的功绩?[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回答]:耶律阿保机;他所带领的军事力量很强大,征伐其他政权,就像摧毁腐朽的草木一样轻而易举。其统治范围,国势最盛的时候,东从日本海,西到流沙河,北到大漠,蒙古国的克鲁伦河,南到河北雄县一带。[讲授]:耶律阿保机的威望远播,虽然这只是中国北边的一部分边缘地区,但却阻断了中原地区与北亚、西亚的直接联系通道,以至于当时的亚洲国家,误以为辽才是中国的代表。现在俄语发音称中国仍为“契丹”,可见其影响之大。[ppt展示]:[提问]:刚刚导入时我们提到了美丽绝伦的西夏公主,那么西夏政权是由谁建立的?[学生回答]:元昊。[设问]:元昊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同学们先看元昊的画像,从中你能感受出他身上怎样的气质?[引导学生根据元昊图片回答]:穿戴具有民族风情的服饰,脸上显示出严肃和杀气。[设问]:光凭画像还不行,我们还要从史料中去认识他。请阅读这一段史料,有没有同学主动来解读下这段史料?从中可以分析出元昊是怎样人?[引导学生解读史料]: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元昊在未称帝前,就是一个野心非常大的人。[讲授]:很好,史料中还记载了元昊拒绝臣服,也拒绝中原的姓氏,在成为党项人的首领之后,一心想要彻底摆脱宋朝的牵制。他态度坚决,连中原宋王朝赐的赵姓氏也不要了,改姓为“嵬名”。1038年元昊称帝后开始一步步谋求霸业,创立了新帝国,定都兴庆府(也就是今天的宁夏银川),疆域范围相当于今天的西北陕北、宁夏一带。[过渡]:元昊所建立的帝国在强敌环伺下,傲然屹立了近两百年,成为了威胁宋朝的一支力量。在北宋时期形成了辽、西夏、宋三足鼎立的局面。[ppt展示]:[设问]:辽在公元12世纪走向衰落。辽国所辖属的东北地区女真族发展起来,建立起金朝。那么金朝是谁的带领下强大起来的呢?[学生回答]:完颜阿骨打。[设问]:同学们请看,辽天祚帝是如何评价完颜阿骨打的?为何如此评价呢?[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回答]:连当时的辽天作帝见了都认为其“气度不凡,意气雄豪,要找机会把他除掉”。1114年,完颜阿骨打带领军队,曾以一支不过一两万人的队伍把十来万的辽军打败,以少胜多,灭了雄踞东北亚将近200年的辽帝国。[设问]:完颜阿骨打将宋朝打得只剩下半壁江山,入主中原。那么金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结合地图分析金朝的疆域范围?[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和地图回答]: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所辖疆域范围相当于今天的东北和华北地区。[讲授]:1153年,辽正式迁都燕京,将燕京改为中都即今天的北京,是北京作为王朝都城的开始。在政治意义上,此后元明清都城都在北京,政治从之前的西安、洛阳到北京,政治意义上也代表着自金朝开始,政治重心向北方移动。[过渡]:好景不长,13世纪以来,金逐渐走向衰落,北方茫茫草原建立起了一个让全世界震惊的蒙古帝国。[ppt展示]:[提问]:这个游牧政权的建立者是谁呀?我们看史书中如何评价的?[学生回答]:铁木真,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用兵如神。[设问]:随后蒙古经过70多年的征服,草原骑士用奔腾的战马,丈量出地跨欧亚的超大疆域。元朝是由谁,在何时建立的?结合地图,观察元朝的疆域范围如何?[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地图回答]: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定国号大元,建立元朝,随后灭掉了摇摇欲坠的南宋,完成了统一。元朝鼎盛时期的疆域北到阴山以北地区,南到南海诸岛屿,西到新疆、中亚地区,东到库页岛。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辽夏金元的政权更替情况及政权发展特点。[ppt展示]:[设问]:请同学们挖掘历史时间轴和历史地图中蕴含丰富信息,从时空角度概括辽夏金元政权发展的特点。[学生回答]:时间上,多政权长时间并存,但基本保持和平;空间上,从辽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对峙到元统一全国。[追问]:为何这些少数民族国家要向南拓展呢?并且能够实现长时间并存呢?[学生回答]:统治者发挥的作用;军事力量强大;寒潮南下气候变冷。[追问]:这些少数民族国家在政权拓展的过程中所统治的区域经济形态有没有发生改变呢?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经济形态的改变有何影响呢?[学生回答]:发生改变了,原来的是游牧经济,现在还要兼顾农耕经济,走向封建化,生产力大大提高。经济形态发生改变之后,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原有的统治政策就不适合当下的统治了。[教师小结]: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辽夏金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正是面临着统治区域内多种经济形式、多个民族的状况,所以才要改变旧制度,实行新的治国制度来保障政权稳固。 思考辽夏金元政权建立的时间及相关领袖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观察时间轴和地图,归纳总结。 通过时间轴、地图和少数民族政权领袖的故事,师生对话,了解辽夏金元政权建立及发展的历史事实,为探究辽夏金元政权在政治制度上的制度建设作铺垫。
二、制度建设 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学生活动:[ppt展示]:[讲述]:当我们走进现在的内蒙古的巴林左旗,也就是辽的都城,这里出土的耶律贵族墓志铭中,有一个词大家注意到没?镜头切转,我们再来看看契丹等少数民族政权建立之初官员对军事政务合议的场景,会发现他们一面穿着民族官服,另一面穿着汉服。[设问]:图一中的“中书令”是汉族的官名,为什么却出现在少数民族耶律贵族的墓志铭中?这说明了什么?图二中辽的官员为何会有两种不同的服饰?开展学生活动:师生研读史料,探讨辽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的制度建设。活动过程:教师提供四组史料,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通过四组史料的研讨,理解南北面官制、猛安谋克制、行省制和四等人制的主要内容,比较联系前朝制度,探讨辽夏金元制度建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进行小结。[讲授]:上述情景的出现与辽朝的官僚制度——南北面官制度有关。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54页,可知这一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指辽朝的官员设置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分别负责契丹游牧事务和汉人农耕事务。问题情境一:材料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元)脱脱《辽史·百官志一》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一分析南北面官制的特点是什么?问题情境二:材料一:金之初年……行兵则称猛安,谋克,以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 ——《金史》卷44志第25《兵志》材料二:(金世宗)又谓宰臣曰:“猛安谋克人户,……与汉人错居,每四五十户结为保聚,农作时令相助济,此亦劝相之道也。”——《金史》卷46志第27《食货一》问题一:结合材料一分析,本民族的猛安谋克制度,它是怎样的一种制度?问题二:从中可以归纳出该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吗?那么它在军事上起到了什么作用?问题情境三:材料一:行省起初是中书省临时派出,世祖末成宗初演变为地方最高官府。……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材料二: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宋濂《元史·百官志七》材料三:行省“诸行省用及(超过)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摘编自宋濂《元史》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思考,行中书省具有怎样的性质?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行省的权力范围是什么?行省制是如何平衡中央与地方的?问题二:课本58页历史纵横提到,元朝对于边疆地区的统治是前代大一统王朝都没有做到的,也就是突破性的。那么为何元朝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是突破性的?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回答:一方面行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另一方面,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辖。问题三:为什么说元朝在边疆设置管理机构就是实现直接管辖了呢?大家和以往朝代的措施对比联系思考一下。[学生进行比较联系后回答]:唐朝曾以和亲的方式,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但是没有做到对西藏的真正管辖。[小结]:教师小结元朝对于地方的治理,并通过表格梳理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 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分析史料,归纳出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析史料,回答问题。阅读史料,分析问题,归纳答案。比较联系所学,归纳回答。表格梳理,小结制度内容。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自然过渡到辽南北面官制度的学习中来。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来推进教学立意的落实。首先笔者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七种制度进行了整合,分类归纳为官僚制度、军事制度、行政制度和民族制度四块。然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完成三组史料的研读以及和前朝制度的对比联系,探讨南北面官制度、猛安谋克制、行省制、四等人制这四种制度的内容、特点及作用,重点培养历史解释素养,为下面解决教学难点作铺垫。
三、治理贡献、启示 开展学生活动:以“辽夏金元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贡献及对现实的启示”为主题,通过小组合作和班级展示的方式,感悟感受辽夏金元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治国智慧。活动过程:一、根据班级情况,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确定研究问题。问题一:总结辽宋夏金元的疆域版图变化,探究辽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在疆域版图方面有什么贡献?对后世有何影响?问题二:表格梳理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探究辽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在制度创新方面有什么贡献?对后世有何影响?问题三:了解辽宋夏金元的民族交融的情况,探究辽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在民族交融方面有什么贡献?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观?问题四:分析现实中的哪些制度借鉴了“因俗而治”的治理原则?辽夏金元政权的治理措施对于当下有什么启示?二、确定研究问题后,小组合作进行交流讨论。三、各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其他小组现场提问和补充。四、师生共同总结。小结1:辽夏金元实行“因俗而治”的制度推行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稳固。辽朝的官僚制度南北面官制度,实行蕃汉分治,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智慧,此后的西夏、金、元基本沿袭了这一治国原则。比如,西夏实行了蕃汉分治;金朝的军事制度是猛安谋克制,它最初也是由部族制度发展而来,并借鉴了中原王朝的地方州县管理制度;元朝行省制借鉴了金朝,保留了本民族同时又在辽国的起源地设置辽阳行省,结合了辽国南北面官制度。小结2: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去思考和解决现实的问题。我们要汲取精华,弃其糟粕,比如四等人制度中所折射出的不平等的民族观。其实古代的很多制度和文化都传承到了今天,比如元朝的驿站制度,“站”本身不是汉族人的词汇,是蒙古人留下来的,四通八达的驿道中间有一个停留的地方,就是像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那就叫做“站”。当下中国的“一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是汲取了“因俗而治”的治国智慧,这也启示了我们在学习其他国家优秀成果的同时,也要汲取本国已有的政治智慧,走自己的道路,创造性地前进。 小组成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答案,感悟升华。 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感受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治国智慧,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对祖国的认同感。
课堂小结 辽夏金元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政权共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从辽夏金元的统治中汲取历史的智慧,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理解感悟升华 升华教学立意,小结本课。
课后拓展 《射雕英雄传》展现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历史场景,下面是小说中郭靖和成吉思汗的一段对话。成吉思汗:靖儿,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自国土中心达于诸方极边之地,东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郭靖: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成吉思汗:我一生纵横天下,灭国无数,依你说竟算不得英雄?嘿,真是孩子话!当晚成吉思汗崩于金帐之中,临死之际,口里喃喃念着:“英雄,英雄……”[设问]:请同学阅读这则小说中的对话,探讨成吉思汗能不能称之为“英雄”?并阐释理由。思考金庸小说中的历史是真实的吗? 思考理解 通过课后的拓展作业来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教学反思
本课在杭州某高一的三个班进行过试讲,所以在导入部分运用了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这主要是因为金庸是该校的校友。那么,如果本课放到其他学校来上,必须考虑学生是否对金庸的作品有所了解,因为现在的学生不一定阅读过金庸先生的作品,特此说明。本课的教学围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这一角度展开。“统一多民族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史一条重要的主线,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本课正好弥补了学生对于少数民族国家的认识,并且通过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和制度的建设这两大方面来深入学习,加深了学生对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理解,从而形成中国的历史是由多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的历史认识。第一,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来看,教师通过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精加工,形成了清晰的教学主线,形成组织化的知识逻辑和教学逻辑,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在“制度建设”这一环节,笔者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七种制度进行了整合,分类归纳为官僚制度、军事制度、行政制度和民族制度。然后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完成四组史料的研读以及和前朝制度的对比联系,探讨南北面官制度、猛安谋克制、行省制、四等人制这四种制度的内容、特点及作用。第二,从教学情境和师生活动的开展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被调动起来,教学的重难点也得到了解决。导入时呈现体验情境,很快就和学生拉近了距离,也和本课的教学内容建立起联系。教师在讲授政权更替和制度建设两块的内容时会很枯燥,但是通过人物故事的讲述和师生活动的开展,使得课堂生动了起来。教学过程中,三个班的学生在听人物故事的时候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而且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开展学习活动的时候,自身的成就感就被大大激发了。第三,从学习评价来看,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培育。在此次授课中,笔者围绕时空观念,运用了时间轴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辽夏金元政权建立及发展的历史事实;围绕唯物史观,通过“辽夏金元的统治为何能够维持长久”和“辩证地认识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的师生对话,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辩证分析辽夏金元的治理措施。围绕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设计了“辽夏金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贡献及对现实的启示”的问题探究和课后“小说中的历史是真实的吗”等问题,综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本次授课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二是问题情境的设计还不够精细,学生没有真正进入到问题情境中来;三是对教学节奏的把控不到位。最后,本课的成型是在教育实习期间,特别感谢实习导师曹心意老师的指导。本课在内容上的元朝的边疆治理部分借鉴了李惠军老师公开课的思路,除外本课的PPT和教学设计在细节上还存在不足。希望通过此次比赛,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和学者们的批评指正。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