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8 00:2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顺迈高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如金陵十二钗判词。作为小说看,很巧妙地掌握了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另外一类,《红楼梦》中
语文试卷
常常写女孩子组织一些诗社。比如菊花开,组织菊花社,大家写菊花诗。柳絮飘飞,大家组织柳絮
社,填柳絮词。这一类作品有它的特色。曹雪芹表现了他各方面的才华,用了各种写作技巧。前边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他用了谐音、拆字,概括掌握了金陵十二钗的一生。现在更进一步,设身处地地替小说中的人物设
想每个人的遭遇、性情,按照她们的个性写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来,这很了不起。《红楼梦》里真正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好的诗词,是曹雪芹借着对小说的预言,写出了自己内心一份真正的感情和感慨的诗词。如《好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
歌》,写世人追求物质的落空。《红楼梦》与很多其他古典小说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它不是根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段历史、一个神怪的传说写成,而是地地道道的创作,是他自己的生活经历,是透过自己对生命
材料一:
的体验写出来的。假托“荒唐言”,因为有些他不愿直说,不能直说。外表看是“荒唐言”,真正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它有别于其他古典
里面是“一把辛酸泪”。
小说的一个特,点。其他古典小说也有把诗词组织在故事情节中的,但多数情况下是可有可无的闲文。
《红楼梦》中写得最长最动人的是《葬花词》。托拟林黛玉的身世,以林黛玉的年龄写《葬花
《红楼梦》绝大多数诗词曲赋都融合在故事情节中。如果略去不看,常常不能把前后文意弄明白」
词》,曹雪芹写得好。但如果真与中国大诗人、词人相比,像杜甫说的“一片花飞减却春”,就知
或者等于没有看那部分情节。
道层次的不同,哲理的深浅,幽微曲折,言外意思的多少是有所不同的。
《红楼梦》中通过赋诗、填词、题额、制谜、行令等情节描绘,多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统治阶
(摘编自叶嘉莹《漫谈〈红楼梦〉中的诗词》)
级的文化精神生活。曹雪芹立意要让这部以亲身经历、广见博闻获得的丰富生活素材为基础而重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构思创造的小说,以“闺阁昭传”的面目出现,所以他把熟悉的素材锻铸变形,写的好像只是日常
A.《红楼梦》中的诗词吟咏等情节描绘,是作者所处时代的有关文化精神生活的反映,取材于现实,
生活琐事,其实,通过小说曲折反映的现实生活,比表面描写的范围更广阔。
又重新创造,体现作家的艺术才能
小说中确有必要写到的诗词,曹雪芹根据要塑造的人物的思想性格、文化修养,摹拟得十分逼
B.《红楼梦》中有多次诗社活动,众人写诗,风格各不相同,这是作者精心的安排。诗社中所咏之
真、成功,从而让这些诗词随小说的主体描述文字一道传世。这里的关键在于小说中的诗词曲赋是
物,常与季节、自然景物的变化有关。
从属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的。
C诗谶式的方法是《红楼梦》的艺术特点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很常见。如太虚幻境中的判词、《葬
海棠诗社诸芳所咏,黛玉的风流别致、宝钗的含蓄浑厚、湘云的清新洒脱,都自有个性。黛玉
花词》等,都预先暗示人物的未来命运。
作《桃花行》,宝玉一看便知出于谁手。作者在摹拟各人所写诗词时,心中先已存有每人的“声调
D.《水浒传》《聊斋志异》不同于《红楼梦》,它们只是根据一段历史或一个神怪的传说加工改编
口气”,“潇湘子稿”绝不同于“衢芜之体”,而在赋予人物某些特点时,还考虑到他为人行事及
作家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很有限。
与身世经历间的联系。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不但是咏白海棠的佳句,而且完全符合她为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寡语罕言、安分从时,喜欢素朴淡雅,遇到旁人见怪的事情能浑然不觉,因而博得贾府上下夸赞的
A.《红楼梦》中的诗词并非可有可无的闲文,如果跳过不看,往往会影响对前后文意的理解
特点。湘云的“也宜墙角也宜盆”,借此道出她面对自幼在绮罗丛中受到娇养,如今却来投靠贾门、
B.《红楼梦》写了日常生活琐事,以“闺阁昭传”面目出现,而实际反映的现实生活很广阔。
寄人篱下的环境改变,而满不在乎的那种“阔大宽宏”的气量。《咏菊》诗“满纸自怜题素怨,片
C.小说中宝钗、湘云等女孩们的海棠诗,与她们的为人行事、经历都有一定联系,不能互换。
言谁解诉秋心”,大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味道。这样幽怨
D曹雪芹每写一人一事,都胸中有全局,这导致《红楼梦》中的诗都给人一种宿命论的感觉。
寂寞的心声,自非出自黛玉不可。作者让湘云的《咏白海棠》“压倒群芳”,让黛玉在《菊花诗》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诸咏中夺魁,让宝钗讽和的《螃蟹咏》被推为“绝唱”。以吟咏者的气质、生活态度与所咏之物的
A.《红楼梦》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用谐
特性或咏某物最相宜的诗风暗合,这也是作者的精心安排。
音、拆字等方法暗示了香菱的一生,严格说来,不能算是很好的诗。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在艺术表现上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作者喜欢预先隐写小说人物的未来
B.《红楼梦》开篇的《顽石偈》是好诗,“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
命运。太虚幻境中的判词和曲,是人物命运的预示:《灯谜诗》回目点明是“谶语”;小说人物咏
倩谁记去作奇传。”概括了石头的悲剧,写出了曹雪芹的内心感慨。
柳吟花的诗也常常是“诗谶式”的。
C脂砚斋批语“(《红楼梦》)从诗词句中翻出者,皆系此等笔墨也。试问观者,此非‘隔花人远天涯
诗谶式的表现方法,可以找出其缺点,那就是给人一种宿命的、神秘主义的感觉,它多少与作
近’乎?王实甫《西厢记》中有“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句。
者对现实的深刻的悲观主义思想有关。但从小说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性来说,它倒可证明曹雪芹每
D.李后主的《浪淘沙令》“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以“落花春去”寄寓了深远的亡国之痛,而《葬
写一人一事,都是胸中有全局、目光贯始终的。
花词》主要表现的是葬花的场景和心里的哀伤,两者层次不同。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从小说角度看,艺术成就很高。读懂它,欣赏它,才不致辜负曹雪
4木心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请结合材料,谈谈
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一片苦心。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摘编自蔡义江《论〈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材料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真正的诗人之诗与小说中的诗要分别来看。如果把《红楼梦》的诗词放在诗人、词人中衡量,
无言者
它实在不能说是很好的作品。但这样衡量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不是曹雪芹自己的诗词,而是曹雪芹
师陀
小说里的诗词。如果作为小说里的诗词来看,《红楼梦》中的诗词是了不起的。它大致可以分为几
正午,炮火和轰炸发过一阵脾气,静下来了。远处,房屋好像玩物,都在干燥沸腾的大气中闪
类,若以诗词标准来说,还是有高下之分。一类是作为一种暗示性质,预先用诗词介绍小说人物,
动,有着很远的间隔,有的还在燃烧。太阳无光,似有几分无聊,寂寞地照着田野。
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