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讨论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1. 课标内容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2. 教材分析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中国历史经历了夏商西周,进入春秋战国这一大变革时期。本课是第一单元第2课,承接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设置了“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四个框目,四个框目之间存在着知识联系,较为合理。但是课程容量增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多个方面,很难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情况分析1. 心理:授课对象是高一刚入学的学生,对高中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心智还不能完全以高中生的标准衡量。2. 学法:学生学习习惯还处于初高中衔接之中,正处于记忆型学习向理解型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3. 知识:初中涉及本课内容的相关篇章:部编初中教材6-8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百家争鸣。为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和掌握。4. 情感: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流派文化起源有兴趣,容易形成课堂或课后的兴趣点、关注点。5. 教法:“论从史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另外需要重点培养唯物史观的素养。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表现,明确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等生产力的进步、水利工程与工商业的发展。学生能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表现,说出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各自所处的大致空间方位。2. 学生能够表述出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作用,分析得出变法的意义及其合理性。学生能说出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小组活动总结得出百家争鸣的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得出在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变革与政治动荡的环境下,变法的背景及必然性;并通过史料分析得出秦国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必然性。4. 学生通过对井田制的崩溃过程以及百家争鸣的背景学习,理解并形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5. 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春秋战国时期周边民族的示意图,从中理解民族融合与华夏认同。借助轴心时代的概念,理解百家争鸣这一思想解放运动,阐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自豪。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具体表现; 2. 商鞅变法的背景、具体措施及意义;;3. 孔子、老子的学说,百家争鸣的各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教学难点1.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2.铁器牛耕等生产力的进步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决定作用。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史料研习、合作探究法
板书设计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当世之经 当世之势 济世之道 济世之策 大发展 大动荡 大变革 大学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成语和当代四种青年导入新课。教师问:同学们这些成语大家熟悉吗?都知道各自的典故吗?教师总结:除佛系以外,其他的派系都和这些成语典故一样,产生于同一时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秋战国时期。 学生答:大部分都了解什么意思。 通过成语典故和网络流行用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1. 大发展 当世之经 展示铁器牛耕的照片。教师展示水利工程地图和战国货币地图。教师提问:那同学们思考一下,铁器牛耕等生产力的进步,会给土地制度带来怎样的变化呢?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教师进一步指出:铁器牛耕等生产力发展了,就必然会使农业进步。产生了公田不授的局面,西周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制度的改变,相应的生产关系也随之改变,产生了新兴地主、自耕农、佃农。 [1] 带领学生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表现:冶铁技术的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带领学生分析得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表现:兴建水利工程、工商业的发展。学生答:井田制。井田制破坏 培养学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观念,突破难点。
2. 大动荡 当世之势 教师:当世的经济大发展之后,就必然会引起当时政治的变化。教师展示:郑伯与周桓王繻葛之战以及孔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两则史料。教师:分析材料,你能得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吗?教师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可以总结为:王室衰微、权力下移。和井田制的崩溃一样,还有西周的什么制度崩溃了呢?教师:分封制、宗法制都崩溃瓦解了,那么礼乐制也会相继崩溃,所以我们称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教师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地图,提问:对比两张图,你能得出哪些信息?教师:首先我们看第一个表现。对春秋时期的五霸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但不管怎么说,都有固定的三位霸主。教师:那你有没有想过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第一位霸主?教师向学生展示战国七雄的地图,以及刘向《战国策》的史料。 教师展示春秋战国时期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的示意图,总结:在频繁的往来与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后,戎狄蛮夷逐步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更多新鲜的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 学生:周王的地位下降,诸侯和大夫的地位上升。学生答:分封制。学生答:诸侯国变少了,战国比春秋时期多修筑了长城。一些少数民族消失了学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靠近海洋、鱼盐之利;管仲改革;“尊王攘夷”;最后表现为葵丘之盟。带领学生根据地图学习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大致方位,并分析得出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不同——争霸战争到兼并战争,因此会产生小国被吞并,诸侯国变少的现象。 通过地图分析当时的局势,引出下面的授课内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
3. 大变革 济世之道 [2]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动荡的争霸兼并战争中,各诸侯国如何才能脱颖而出,摆脱被兼并的命运?我们前面分析了,齐国崛起很重要的一个人物是?教师展示各国变法示意图、史记中关于秦国变法前的史料,提出:秦国不进行变法行不行?进一步引出本课重点——商鞅变法。 学生:管仲,管仲改革。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变法运动的背景: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政治:礼崩乐坏,各国争霸需要富国强兵;文化:私学兴起,百家争鸣;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士人兴起。以此分析得出:变法是必然的,是时代潮流,突破难点。教师与学生一起将商鞅变法的措施进行归纳整理,并逐条分析措施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商鞅变法的意义: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调动学生的思考,强调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
4. 大学派 济世之策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除了变法,还有哪些思想可以成为济世之策?教师补充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解决人世间实际问题,人本主义思想”的哲学思想以及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教师总结,百家争鸣的背景:背景: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崩溃,土地私有,小农经济政治: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变法改革,争霸需要,礼贤下士,招揽人才;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学在民间;阶级:新兴地主,士阶层兴起。并进一步指出:思想文化是当时的经济政治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内容。教师向学生展示“轴心时代”的概念和地图。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分8个小组讨论,分析材料得出百家争鸣的:含义(1);背景(2);思想:儒家(3)、墨家(4)、法家(5)、道家(6)、其他(7);意义(8组)。学生根据课本总结儒、道、法、墨、阴阳、兵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学生根据课本和史料分析百家争鸣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对后世文化学术产生极大的影响。 小组讨论,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教学法。培养学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调动学生思考和史料分析能力,强调百家争鸣的意义。
课堂小结 能够将教学内容整合,重新编排。将经济部分放在第一部分,较为合理。但是教学内容讲授比较拘泥于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阶级方面。内容繁杂,授课时间紧张。 能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能力。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难点突出,线索清晰合理,注重学生的课堂合作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但内容较多,面面俱到又浅尝辄止,授课时间紧张。拘泥于传统的背景、意义方面的讲授,不够新颖。缺乏对学生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PAGE
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