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22:2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学指导思想:“历史情境(知识性)——合作探究(系统性)——感悟时代(立德树人)”理论依据:课标(2017年版2020年修订)“认识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这一模式的教学思路是教师将中外历史纲要(上)及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基础上,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和导向,从国家治理的视角出发,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重要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置于具体时空框架下,优化情境设计,突出强基固本,在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上发挥学科育人价值,认识政治制度的发展是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随着历史时期的变化国家政治制度也会随之而变,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创新性。通过深化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7课的内容,主要内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主要介绍选官之变、中枢之变、赋税之变。围绕本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主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本节课的立意是既总结隋唐前制度探索的成果,又开创、奠定了此后一千多年制度建设的框架。从教材内容架构看,三个版块有着紧密联系,属于国家在中央、地方、基层治理的方式,可构建国家治理结构图便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深刻领会“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二)学生情况分析: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是学生较为熟悉的部分,有一定的初中知识基础,所以着重通过典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制度变化的意义。对学生而言,赋税制度较为陌生且难理解,所以需要通过情景设置、史料研读等重点讲解赋税制度的内容及其演变的背景、意义。
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隋唐制度变化的原因及对盛世的影响,初步建立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时空观念:在叙述制度演进过程中,认识在不同历史阶段,制度随实际的发展不断做出调整。能够利用地图对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方式加以描述。历史解释:通过相关材料并运用相关历史术语,能够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等制度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尝试从历史角度认识当今现实问题。史料实证:运用图片、文字史料与教材的结合,设置问题,根据论据论证科举制的特点、三省六部制的影响、赋税制度的创新。家国情怀:联系隋唐盛世,认识隋唐制度创新的意义,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体会制度创新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创新意识。(二)重点目标: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两大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科举制的影响;三省六部制的创新及作用;赋税制度的本质教学难点:赋税制度的变化及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教材阅读相结合、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法、比较分析法
板书设计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素养目标
导入新课 设问:同学们好,通过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学习,隋唐盛世的特征有哪些?过渡:今天通过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的学习,我们着重分析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对隋唐盛世局面的理解认识。 回答:特征有国家统一稳定、政治清明、制度创新、封建经济繁荣、民族交融。 设计意图:以温顾上节课内容作为导入,可强基固本,适应高一初学阶段的学生。
一、中央机构的变化与创 新 设问: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是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隋唐,国家在中央设置的机构制度叫什么?设问: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国家在中央的治理措施,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形成的三省制基础上确立并完善的。在此之前,秦汉两分别实行了什么中央机构制度?过渡:从时间轴看,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是国家中央机构设置的一大创新。那么三省六部制的内容是什么,又是如何运作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39页的唐代三省位置图及课文介绍,来认识三省六部的运作方式。设问:同学们从三省位置空间分布图看,三省职权有什么特点?设问:这个现象说明什么?设问:三省分别掌握什么职权?设问:由此可知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设问:三省之间如何运作政事呢?探究一: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方式,并分析其影响。过渡:举个例子,唐朝在咱们广西开始设科举考试制度选拔人才,怎么选,在哪考等相关事宜如何确定和实施?(依据学生回答逐一呈现课件):设问:在广西开科举选拔人才等相关事宜应该交给六部中哪个部门去执行?设问:对官员的考核归属哪个部门管理?设问:如果是向基层收赋税呢?设问: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三省六部的职权分配及运作方式。同时我们再深入看,三省长官共执什么权?设问:而秦汉执宰相之职的只有丞相一人,说明唐朝时期宰相数量增多,且因分工明确,彼此制约,由此对权力产生什么影响?过渡:这里又呈现一个问题,彼此制约下中书省和尚书省容易相互推诿,影响工作效率,怎么办?唐初在门下省设政事堂,把它作为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唐太宗还给品位较低的官员宰相名号,大家一起共议国事,形成了更进一步的运作方式:宰相集体决议。设问:宰相集体决议对决策有什么影响?(依据学生回答、分析逐一呈现课件):过渡:这时候别忘了处于权力顶层的皇帝,他的诏令可以直接交给尚书省去执行吗?我们来看两个案例:过渡:在唐代,斜封官是被别人看不起的,“斜封墨敕”是被宰相质疑的,说明不经过中书门下省而颁布的诏令是不正规甚至是违法的,这可见皇帝的决策也被纳入中央运行机制中,即皇帝决策程序化。设问:皇帝决策程序化产生了哪些影响?过渡:所以我们从三省六部制整个的运作方式中看到中央决策的日臻完备。(依据学生回答、分析逐一呈现课件):设问:除了中央决策有变化和创新以外,中央行政体系又有何变化呢?请同学们对比汉唐中枢组织结构示意图,找出其中的演变。过渡:唐朝行政体系中多了政事堂,有了集体宰相决议制。另外,中外朝合二为一,汉武帝时期任用身边亲信设为中朝,处理文书奏章的尚书、中书,到唐时期发展为执宰相之职的尚书省,侍中发展为门下省,中外朝是个人,三省六部是机构名,实行的是国家官治,可见由皇帝的家臣发展为中央机构的朝臣,由内廷侍从发展为朝堂的执政大臣,并且进行程序性分权。由此说明行政体系日臻完备。(依据分析逐一呈现课件):过渡:由此可见,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是国家对中央的有效治理,推动了隋唐盛世的到来。 回答:三省六部制回答:秦朝中央机构制度叫三公九卿制,汉朝是中外朝制度。回答:中书省和门下省在宫内,尚书省在宫外。回答:权力分散回答: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有不妥可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回答:分工明确,彼此制约。回答:相关事宜先由中书省草拟诏令,然后提交皇帝,皇帝同意后交给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如果认为有不妥,可驳回,如果妥当则交给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交给六部具体执行。回答:礼部回答:吏部回答:户部回答:宰相权。回答:使相权削弱,从而加强皇权。回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呈现一体化趋势。回答:有利于防止皇帝任意妄为,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回答:多了政事堂,没有中外朝之分。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宏观了解秦朝至隋唐中央机构制度的变化,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素养水平:时空观念素养水平1设计意图:以图证史,依据三省空间位置图,初步思考三省职权的特点,提升时空素养。图文相结合,进一步理解三省职权特点。素养水平:时空观念素养水平1、历史解释素养水平1设计意图:结合乡土教材创设情境,使学生灵活理解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方式,为理解制度产生的影响做好铺垫。素养水平:历史解释素养水平1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秦汉宰相的设置,认识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政治制度的发展是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素养水平:历史解释素养水平2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进一步凸显三省六部制的创新性,印证唐朝政治盛世的表现:清明素养水平:历史解释素养水平2设计意图:通过汉唐中枢组织结构的对比,加强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整体认识,从而明确三省六部制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呼应了唐朝政治盛世局面。素养水平:时空观念素养水平1、历史解释素养水平3
二、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 新 设问:中央官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优秀的官吏队伍,隋唐时期,国家通过什么方式在地方选拔优秀人才呢?设问:根据所学,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什么?设问: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创九品中正制,人才怎么选拔?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回答。故事情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这与魏晋时期的士族力量的崛起有关系。有这么一个成语贴切的形容了西晋后的九品中正制,叫“狗尾续貂”,讲的是西晋晋惠帝时,赵王司马伦打起了皇位主意,明目张胆培养党羽,甚至连家里的奴仆都封官加爵,当时朝中官员的帽子用珍贵的貂尾来装饰,司马伦给自己人封官加爵多到找不出那么多貂尾,就用相似的狗尾来代替。这个现象就说明了西晋后,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把持中正官,品评标准就只重家世而轻德才,这就严重威胁了皇权和政局的稳定。过渡:隋唐统一后,如何解决这个皇权受威胁和政局不稳问题?我们通过科举制来了解。请同学们阅读课文39页“学思之窗”,并进行问题探究。学思之窗: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设问:探究二:根据材料归纳科举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过渡: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到位,老师再补充一些信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也可以看出科举考试是分科取士,按照才能择优录取。设问:分析最后一句材料,我们可知选官权由地方士族转到了皇帝手上。由此起到什么作用?过渡:这就解决了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威胁皇权的问题,加强中央集权。设问:也从科举制的公平公正特点等特点中,我们看出科举制有何影响?(依据学生回答、分析逐一呈现课件):过渡:科举制是国家对地方治理的有效方式,它为隋唐人文荟萃的盛世局面提供了制度保障,我们在第8课学习中可以见证得到。 回答:科举制。回答:秦朝实行军功爵制,汉朝察举制。回答:通过中正官评定等级,初期时品评标准是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后来只重家世而轻德才。回答:第一句话反映了科举制的确立和兴盛,所以特点是科举制不断发展。第二句话“不由进士终不为美”表达了整个社会认为科举入士才是正途,靠门荫获得官位会自卑,所以特点是公平。第三句话“白衣公卿”,平民也能当官,说明科举制是公开公平的。第四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科举考试进士科很难,最后一句说明科举制掌握在皇帝手中。回答:打击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回答:有利于选才任能,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进一步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宏观了解秦朝至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素养水平:时空观念素养水平1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理解隋唐开创科举制、国家在地方实施有效治理进行铺垫。素养水平:历史解释素养水平1设计意图:史料实证,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科举制的正确、客观认识。训练历史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素养水平:史料实证素养水平2、历史解释素养水平2
三、赋税制度的变化与创 新 过渡:国家对基层又如何治理呢?接下来我们学习国家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经济措施:赋税制度。维护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经济手段则是赋税制度,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包括赋税、土地、徭役这三大部分,其背后体现的力量是国家、地主、农民,实际上就是通过赋税的方式把农民与土地紧密捆绑在一块,我们以北魏均田制下的租调制为例,什么叫均田制呢,就是政府在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我们简单说叫“授田于民”。故事情境:例如花木兰就是授田农民,所以木兰家得到国家的授田,需要履行什么义务?“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服徭役的义务,除此之外还要承担租调税,租:田租,调:帛、布。到了隋朝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赋税制度有了新变化,就是庸:原来需要服徭役这时可纳绢代役。设问:那么老师的问题来了,实行租庸调制的前提是什么?换句话理解,就是农民交得起租庸调的前提是什么?过渡:所以,赋税制度的实施与土地制度是密切联系的。因此唐中后期,租庸调制被破坏肯定与均田制有关。事实上这也是唐中后期创立新的赋税制度两税法的背景。设问:请同学们结合课文40页的“史料阅读”,概括唐中后期实施两税法的背景。(依据学生回答、分析逐一呈现课件):过渡:赋税制度是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受田不足是普遍的,唐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税收,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我们结合课文40页史料阅读,说说唐中后期赋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史料阅读: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 资治通鉴》卷226设问:探究三:对比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指出赋税制度的变化及产生的影响。过渡:同学们在做变化题时,要逐句逐词、抓核心词进行动态表述。请同学们合作探究,用精炼的语言表述赋税制度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 过渡:教师根据学生合作探究实际情况,可适当解释“故上户优而下户劳”、“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量出以制入”等含义。补充:“量出以制入”就是根据国家的财政支出数,分摊到各地,国家定额,限制滥征苛敛,减轻人民负担。在此之前国家更多采用的是“量入制出”,即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所以赋税制度的另一个变化是征税原则发生了改变,由“量入制出”到“量出制入”。过渡:从两税法的实施措施我们可以看到,两税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保障了国家税收,减轻农民负担,维护了政权和社会稳定,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依据学生回答、分析逐一呈现课件):设问:但同时也有对两税法持批评态度的,请同学们结合课文41页“问题探究”,思考对两税法为何会有不同的解释?设问:所以我们对待历史事件应该持有怎样的科学态度? 过渡:不管是租庸调制还是两税法,赋税制度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很大程度上保障国家税收,成为隋唐盛世局面持续的重要推动力。 回答:是均田制的实施。回答:安史之乱后,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正常实施;苛捐杂税加剧社会矛盾。第一组回答:租庸调制征税以人丁为主,“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说明两税法以财产为主;影响:国家更注重财富而减少对农民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税收。第二组回答:租庸调制中“为官为僧”可免课役,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都要征税。“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中可知,不定居的商人也是征税对象。影响:扩大征税来源,保障国家税收。第三组回答:“旬输月送”说明租庸调制每月都要交税,两税法秋季和夏季征收,时间固定。影响: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第四组回答:“其租庸调、杂徭悉省”,收税项目简化了,也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回答:看问题的角度和个人立场不同。回答:学会动态的看待、阐释历史进程,对历史问题要秉承着“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史观。(言之有理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讲解,奠定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学生后续学习的深入。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有利于学生对学习难度较高的赋税制度有更好的理解。素养水平:历史解释素养水平1设计意图:通过构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推动学生知道、理解赋税制度的变化与发展。素养水平:唯物史观素养水平1和水平2设计意图:史料实证,史论结合,可训练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古代赋税制度的变化,认识制度是因时而变、因事而制的。在国家治理变化中推演其带来的影响,提升思维品质。素养水平:史料实证素养水平2、历史解释素养水平3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不同人物对两税法的不同认识,帮助学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从多方面理解导致不同历史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补证、互证、评析。使学生学会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要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问题,形成科学探究的品质。素养水平:史料实证素养水平3、历史解释素养水平3
课堂小结 过渡:在今天所学的内容当中,我们看到隋唐制度前后相继、不断发展,也看到三大制度之间实际上互为关联,反映的是国家在中央、在地方、在基层治理的变化与创新,这些创新利于当时,功在后世,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过渡:这些变化与创新又给当今我们国家治理提供哪些历史借鉴和历史智慧呢?请同学们课后进行探究。过渡:我们只有探究后才会更加深刻的明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期待同学们的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构建本课知识结构,立体展现国家治理的变化与创新,从创新制度的意义中指向大单元主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素养水平:家国情怀素养水平1设计意图:知古鉴今向未来,创新闯出新出路。激励学生创新意识的驱动。素养水平:家国情怀素养水平1
课后作业
课文41页“学习拓展”, 简要说出唐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学科阅读
参考书目:1.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M],中华书局2.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M],人民出版社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九州出版社4.张帆:《中国古代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5.王俊编著:《中国古代赋税》[M],中国商业出版社6.【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M],世界知识出版社7.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教学反思
本课从国家治理的视角出发,强基固本,注重挖掘教材史料信息与内容,构建国家治理的认知系统,明确指向大单元主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较好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两大核心素养。但深层次探究不足,开放性的思维能力训练有待提升加强。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