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22:4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课型需要设置,可自行决定】
本课依据“情景—探究—感悟”这一感受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并将所用教材的内容整合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多媒体材料等,通过创设出具体情境,让学生自发自觉地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从课题上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这一课题已概括了本课需要涉及的两条主线:①三国至南北朝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变化,②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发展。从课程位置看,本课位于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第一课,对本单元教学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从课标上看,整体课标为“通过把握三国至唐前期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制度创新及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新成就。”因此,教学中既要捋清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更要涉及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发展,从而为之后讲授隋唐盛世做好铺垫。本课自命题为“一曲敕勒远,千里传佳音——从《敕勒歌》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明线以南北朝民歌《敕勒歌》从最初诞生直至传唱大江南北的历史命运串起课堂,暗线则是这一长时段中民族交融的内容、方式与历史影响,主要目的是以小见大,在立足“大历史”的同时做到纵贯古今,关怀现实。学生在主动跟随线索、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回望历史,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针对的是重点学校高一阶段的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水平的高峰期,其记忆力、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高速发展,能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同时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能够对一些历史事件有初步的理解与分析。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和阅历尚浅,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刻意义和影响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更加生动的历史、更加有吸引力的课程设计,来积极的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历史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总体目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与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发展。能通过史料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大背景(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能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这一时期南方区域开发新发展的内容和原因(素养目标:史料实证)。能通过阅读与分析史料,深入理解民族交融的概念与内容;能正确评价孝文帝改革,培养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认识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南北交融与民族交往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基础,感受到中华文明进程在曲折中发展进步的蓬勃生命力(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背景与内容教学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与意义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敕勒歌》 播放《经典咏流传》中谭维维演唱《敕勒歌》视频片段,引入新课教学。 观看视频,回忆关于《敕勒歌》的所学知识。 《敕勒歌》作为本课主线,也是学生曾经学过的内容,故而在开头直接抛出,引起学生兴趣,导入课堂。
(一)从北海到阴山——敕勒族的内迁 1.依次出示材料:(1)《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是欧亚大陆古代民族,属于寒温带森林渔猎游牧部落,又称赤勒、高车、狄历、铁勒、丁零(或者说是丁灵)。敕勒人最早生活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百度百科(3)中亚和中国北方地图:引导学生发现敕勒族的发源地(北海)与南北朝时期定居地(阴山)的区别。提问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敕勒族的主要活动范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是个例吗?(带学生读课本p27历史地图,证实学生观点)为什么这一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出示材料:(1)东汉末年以来,各地封建军阀长期混战,中原地区人口大量死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及西晋统治者为补充兵源、发展生产,鼓励甚至强制少数民族入迁。……晋武帝在位时,仅匈奴入塞者就有三十万左右。——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2)晋朝、南北朝至20世纪的气候变化图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原因:统治者的强制迁徙与招引+气候变化使北方少数民族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少数民族内迁。出示材料:(1)【南人北迁】366年,前秦派兵攻打荆州北边诸郡,劫掠汉阳万余户人口归于北方。404年,刘裕与桓玄在长江沿线交战,民众为躲避战乱大批往淮北迁徙。……点出此时南北双方进行的是双向的交流,进一步点出民族交融这一知识点。结合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 阅读材料,思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阅读材料,思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抛出悬念,引起学生思考;从时间切入,联系起导入与本课内容,自然过渡。 带领学生回归课本,一方面利用了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史料实证的教学素养。从人口交流过渡到民族交融,切入课堂重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从更高处看问题。
(二)从中原到江南:新区域的开发 出示课本材料:(1)东晋元帝司马睿初到建康城时,当地吴人不亲附他。过了一个多月,官员和老百姓没有一个人来拜见元帝,琅琊王氏的王导很忧虑,便与兄弟王敦商议帮助元帝。正赶上三月上巳节日,元帝亲赴水边观看节礼。王敦、王导和许多名流骑马跟从。吴地的江南名士暗中察看,见到元帝这样威严,便生出敬畏之心,于是一一跪拜在路旁。——摘译自《晋书·王导传》提问结合材料,士族是如何参与东晋政治的?这对东晋政权有何影响?配合板书讲述西晋以来士族政治的兴衰过程,带领学生回顾东晋与南朝的政权变化。进一步把话题从统治者转移到统治之地——江南。出示课本材料:p28学习聚焦出示材料:(1)(江南) 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馁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司马迁《史记》(2)……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京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优良木材)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梁沈约《宋书》结合材料发问:①汉初江南地区发展程度?(尚未全面开发)②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范围广泛,种类众多)③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环境优越+北民南渡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出示材料:南北朝青瓷莲花尊对比提问:交融的只有经济吗?(引导学生意识到民族交融的内容不只涉及到经济,更有文化上的联通) 学生带问题读材料,很容易能够触及到士族政治这一知识点。并根据所学内容推导出士族政治的影响。结合材料回答。学生自行解读史料,结合初中所学知识依次作答。 结合课本材料、学习聚焦、思考点等,进一步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填补框架。简单的文言文材料锻炼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分析能力,同时不挤占过多课堂时间。部分问题答案与初中知识紧密结合,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
(三)从初生到歌成:敕勒歌的民族归属 1将话题重新拉回《敕勒歌》本身,提出敕勒歌的民族归属难以分辨,原因是各少数民族间的语系相近。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也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追问:民族交融如何进行?出示材料:公元376年,前秦苻坚派军进攻敕勒川,拓跋部北撤,敕勒川归入前秦统治。公元386年,淝水之战,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前秦统治,鲜卑拓跋氏重归敕勒川。公元399-429年,北魏对敕勒人发动多次战役,拓跋焘将归降的敕勒人分置于包括阴山在内的漠南三处,并“赐谷”、“赐衣服”、“岁给廪食”,同时对逃离的敕勒人加以追讨。带领学生分析材料,一方面回顾西晋以后中国北方的政权更迭,一方面根据材料总结出“军事战争、人口迁移”的交融方式,回扣此前提到的大规模北民南渡,并总结出民族交融始终是暴力与和平并行的过程。 回扣主线,完整课堂。紧抓民族交融进行追问,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建立思维导图,便于学生记忆。
(四)从十六国到北魏:北方政权的汉化改革 1.提问:结合本课内容,除了军事战争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还能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对内改革)2.展示材料:p29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引导学生意识到少数民族政权与明显具有汉化色彩的政权名背后是统治者的汉化改革,而对内改革也推动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交融。由此引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出示空白表格,引导学生填写关于北魏孝文帝在不同领域改革的具体措施。提问:北魏孝文帝改革带来了哪些影响?出示材料:时间轴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泛指鲜卑后裔)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08,太元二十一年七月胡三省注引导学生从短时段到长时段看历史事件: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短期内并没有让北魏走向辉煌,但从长时段来看,孝文帝的改革客观上缩小了南北方差距,从政治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上都在向南方靠拢,从而推动了此后隋唐的统一。出示材料:(1)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纵观历史,北方统治者们一代又一代的汉化改革,推动了统一、多元、民族交融的隋唐盛世的形成。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出观点。结合学生所学知识作答,深化记忆。 完整知识框架。设计灵感来自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为之后教学做好铺垫。
(小结)从歌成到传唱:南北交响,文化交融 回归《敕勒歌》本身,从文学角度分析。从写作手法上看,它包含了比喻、对仗、叠字、虚实映照、情景交融等文学手法,受汉文化影响颇深;从思想感情上看,它第一次以诗歌的形式赞美了祖国的北疆,勾勒出宏伟壮丽的草原风光;从表达特点上看,它与六朝时期婉约娇柔、情感细腻的诗文不同,反倒充满了刚健质朴、慷慨豪迈的气魄。在唐代走向辉煌的边塞诗,正是受后两者的影响而形成。出示材料:敕勒歌在宋代与明代文学领域中的地位。总结:《敕勒歌》从初生北疆到传唱四方,背后折射出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大趋势,以及最终形成国家统一、文化认同的新格局。紧接在这段动荡曲折的时代之后的,是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新发展。 回归主线,完整收束。在对《敕勒歌》的点评中虽涉及到了语文学科的分析法,但《敕勒歌》早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本中便有出现,并不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反倒实现了学科的联动交叉,对边塞诗、汉魏风骨等知识点的提及也能在第8课中回扣。
教学反思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讲好中国古代史、尤其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一直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就本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而言,笔者认为有三点是需要在备课前格外注意的:其一,初中课本更多着墨于其后的隋唐盛世,并未对三国到南北朝这分裂动荡的数百年有详细的叙述,故而在备课时应有所侧重;其二,虽然本课讲的是自己国家的历史,学生也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但更多的是零散而模糊的概念或是认识,要将杂乱繁多的知识点删繁就简,并最终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当中,也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编排与设计;其三,课题与单元主题中双重强调的“民族交融”可以说是贯穿本课甚至是整单元的思维要点,如何将表层的政权更迭、朝代兴亡与深层的民族交融、文化激荡结合起来,并将课程设计得详略得当、有张有弛、首尾呼应,也是教师应当思考的。为了解决上文提出的问题,笔者在课程设计中做了如下尝试:一、直接以民族交融为重难点,以《敕勒歌》的历史命运为明线,《敕勒歌》背后反映的民族交融为暗线,最终回归现实,引导学生反思,力求在上完一节完整内容的前提下,凸现历史学科特色的同时融入语文、地理学科元素,多元联动;二、利用时间轴、表格、思维导图等简洁明了的材料辅助教学,将课本中散碎的知识点整合为一体,既方便了知识点的罗列与讲述,又有利于学生的系统化记忆。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有言:“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诚如斯言。笔者认为,作为历史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堆砌史实,更重在通过讲授,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形成开阔的视野、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结合笔者个人教学风格与本课设计,笔者想再次对于历史教学设计的几点心得进行阐述。当然,这些心得并非从笔者一人而出,也有更多有经验的优秀前辈珠玉在前,笔者只记录一些微小的见解,如有不足之处请读者多多包涵。一、重视史料选取与解读与语文、政治等其他人文学科相比,可以说历史学科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对现有各种史料的甄别、引用与诠释。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这就必然要依靠教学中对于史料的选取、分析与解读。对于史料的选取,要在真实可信的前提下符合学情,尽量利用课本上原有材料,不给学生增添额外的负担;如果需要使用课本之外的史料,也要注意长度与难度(笔者在本课的做法是对引用的课本中的长史料直接进行了翻译,以节省学生阅读的时间,并促使学生将注意力转移至史料本身内容上)。而对于史料的解读,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如史料出处、时代背景、作者政治立场、前因后果等,尽可能从多个角度挖掘史料,将史料用足用透。新高考格外考察考生对史料的解读与诠释,如能在课堂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重视史料、学会分析史料,也是面对新高考的有效举措。二、培养学生逻辑意识 与初中时期重视史实记忆的教学目标相比,高中历史教学更进一步,注重史实与史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意识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自身应当对历史脉络有充分的把握和了解,意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以及进程中的反复性;其次,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时间轴、问题链等,引导学生对特定历史事件进行评估与解读,带领学生剖析该事件背后的时代背景、势力博弈、国内外形势、以及其他特定因素对其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自己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史实与史实间并非孤立存在,而应当是一个联系多元运动的整体,某个史实的产生,背后必然会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落实现实层面的人文关怀有效的历史教学从来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目标,其首要任务是在历史教学中普及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倡导“活的历史教育”、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以发掘人的价值为出发点。因此,历史教学应当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渗透人文关怀。这要求历史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直截了当灌输知识、空喊人文教育口号的程度,而应当从课程设计、教学立意、材料选取等多角度出发,将人文关怀的温度渗入课堂,使学生意识到历史并非只停留在过去,而是能够关照现实、引导人们更好地生活。当然,笔者在课程修改与正式授课的过程中,也意识到了本课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是结构安排上过于刻意追求“敕勒歌”这条主线的流畅程度,为了整节课的完整度,必然会出现多余但又不得不讲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节奏上过于紧凑,在时间把握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在此也恳请诸位前辈同行指点批评。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