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22:4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立意
以“纷争与动荡”“统一与秩序”“争鸣与共鸣”三个环节的情景探究贯穿本课,通过探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变法图强的历史,了解华夏族、华夏观念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社会大变革带来的制度与思想文化领域的伟大创新。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上承夏商西周,下启秦汉一统。属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从早期国家建立到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过渡环节,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第一个转型期,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课内容在初中阶段主要集中于部编初中七上的6-8课。对于高中阶段的再次学习,既要注意知识的衔接,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本课的两个学习要点,一是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二是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围绕教材子目,进行重新整合和逻辑梳理,以帮助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不仅促使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还为此后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和早期国家特征,有了一定史实基础和较为清晰的时空逻辑,并对接下来的学习抱有兴趣和期待。本课内容包含的多方面问题,在初中阶段基本都有涉及,而高中学习的关键之处,是要在此基础上,理清相关史实的内在逻辑关系。高一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处于发展的阶段,但对抽象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无法提起兴趣,也较难建立起认知。要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站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深刻理解政治变革和思想争鸣与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的逻辑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教学目标
1.通过历史地图、史料、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加强时空观念,梳理历史脉络,指导学生如何比较历史地图,如何从历史地图的变化中获取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从而认识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的时代特征。(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在梳理社会经济重大发展、变化线索的基础上,坚持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引导学生识读地图和分析史料。通过探究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情况、货币流通情况获得历史变迁的信息,习得史料实证的意识和方法。了解经济发展所引发的政治变动,进而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初步感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认识改革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必经之路。(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各国变法的原因;通过了解商鞅变法的特点,体会其变法的开拓性及其历史影响;结合史料分析,进行表格归纳,对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内容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利用史料进行活动探究,寻找诸子百家“义理”的共鸣,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4.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争霸的史实以及国家融合走向统一的必然性,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家国情怀。通过学习百家争鸣,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提升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板书设计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纷争与动荡(一)经济发展(二)政治变动统一与秩序(一)变法与集权(二)四夷与华夏争鸣与共鸣(一)思想先声(二)百家争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引入新课【教师导入】“鼎”在先秦时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考古发掘在郑庄公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这一发现可以说明什么呢? 让学生回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由此引入对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衰微,诸侯纷争这段历史的学习。 用图片和问题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一、纷争与动荡 (一)经济发展【教师讲解】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夏商西周的历史。周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史学界说法尚未统一,一般来说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称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称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展示图片和材料材料一:“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菑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教师提问】结合材料和教材,你能归纳出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都有哪些发展吗?【教师讲解】随着私有观念的深入人心和铁农具的出现,农业生产的方式由集体耕作向个体生产转变。小农经济随之产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二)政治变动【教师过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原有的政治体制造成巨大的冲击。东周时期,周天子的权力衰弱,各国内部政治格局也出现了重大变动。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史料得到佐证。材料二:“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材料三:“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盛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书录【教师提问】对比从春秋初期列国形势图到战国后期的形势图,并结合材料,思考这一时期政治局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讲解】从春秋到战国时代,政治和战争的目的从争霸转为兼并。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春秋时期权力渐次下移,强大的大夫在战争中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实力上升,于是有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原有的世卿世禄制遭到削弱和破坏,进入战国以后,各诸侯国不愿再重蹈大夫专政的覆辙,对此它们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让我们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结合图片与教材,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仔细观察图片,可以看出从春秋到战国,诸侯国的数量减少,实力增强,疆域面积扩大。分析史料可以得出,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再到“陪臣执国命”,各国内部政治秩序发展巨大变动。 通过对图片以及相关史实分析,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提高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让学生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培养其概括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春秋与战国形势图的对比直观感受到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从而加强时空观念。通过史料分析感受诸侯割据混战的形势。让学生理解经济发展与阶级变化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能力。为之后理解变法必然性奠定基础。
二、统一与秩序 (一)变法与集权【教师提问】结合材料与教材,思考各国变法的原因是什么?【过渡】战国时期的变法都是自上而下地对社会进行的改良运动。铁制农具比较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也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变化,加上列国争雄的需要,使得各国变法成为历史的必然。【教师提问】既然各国都推行改革,改革也确实增强了国家实力,但为什么最后统一中国的是秦国,或者说,为什么秦国改革的成效最为显著? 【教师讲解】预设回答:涉及范围广;改革力度大;加强了权力的集中,举国体制更能适应战争状态; 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四夷与华夏【教师过渡】从春秋到战国,不仅战争形势和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民族关系也出现了重要变化。西周时期形成了以周礼为代表的华夏礼乐文化,相对于那些落后“野蛮”的民族,华夏文化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春秋时期,华夏面临外族入侵,出现了“尊王攘夷”“华夷之辨”等重大行动,“礼”成为春秋时期华夷之辨的主要内容,当时,秦楚等国都被视为蛮夷。为了更加自觉全面地强调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征,华、夏连称,代指中国,以与他族相区别。而进入战国,在频繁来往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四夷逐渐认同华夏观念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教师过渡】我们可以看出,列国纷争虽然带来了社会的动荡,但也有促进社会转型和民族交融的积极一面。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历史由分裂趋于统一,华夏族和周边民族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纽带而日趋融合。 阅读教材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材料,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归纳出答案。部编初中七上第7 课商鞅变法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已有详细介绍,通过表格帮助学生回忆这部分知识。理解华夏认同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过程,了解华夷交融带来的影响。 在之前讲述政治动荡纷争,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阶级关系变化基础上,对重点进行深化讲解,让学生理解变法的必然性。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对商鞅变法进行深刻剖析,让学生理解商鞅变法措施体现出革故的变法精神。使同学们理解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运动有助于推动时代发展。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华夏认同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从中原认同扩散到四周,再从认为中原制度优越到主动吸收少数民族文化优点。在此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民族观念:华夏民族是包容且内部平等的民族,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三、争鸣与共鸣 V (一)思想转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思想文化也趋向转型。孔子和老子分别开创了我国的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他们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归纳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材料一: “随着私学教育的出现,普通人也可以接受教育,知识传播面更加广泛,直接催生了“士”阶层的兴起,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刺激了思想文化的重组与更新。……列国在兼并形势下,竞相颁布优惠的人才政策,对不同的学说采取宽松政策,意图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摘编自于凯《战国史》【教师提问】结合材料和前面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师讲解】百家争鸣的局面与一个阶层的兴起分不开——士。政治上礼乐征伐发生变化,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到冲击,血缘世袭原则开始破坏,与此同时学术开始下移,孔子的教育也使得私学兴起,原本下层的士开始活跃。经济的发展繁荣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出现并兴起,开始追求政治上的权势,就需要有代言人。而各诸侯国国君出于争霸需求,维护统治,开始礼贤下士,士阶层进一步兴起,开始输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形成不同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师提问】结合所学知识,请大家分组归纳诸子百家学说的核心观点。【教师过渡】齐国的稷下学宫,可以看作是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一个缩影。所谓稷下学宫。是指齐直王在齐国都城临淄稷门设立的一个招徕四方文士讲学议政的官办学术机构。稷下学宫历时145 年,几乎与田齐政权相终始。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教师讲解】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百家争鸣只有争论。似乎诸子著书立说的目的就是为了你死我活的学派之争,就在于排斥异说、独尊己见。但实际上,百家争鸣也存在着共鸣。开展活动探究:寻找“争鸣”中的“共鸣。【教师讲解】强调百家学派之所以“争”都是希望自身学说作用于现实政治,主张结束混乱,希望天下大治、社会和谐,这是诸子的共同心愿,也是战国文化精神的整体诉求。由此在争鸣中形成“统一”的思想共识。通过分析材料,讲解百家争鸣中的“共鸣”,由此结合课本讲解百家争鸣的影响。 自主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通过情景设置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归纳课本内容,并理解不同学派主张的现实功用。开展活动探究,分析材料,寻找“争鸣”中的“共鸣”,谈谈自己的理解。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时代背景以及变法运动引入百家争鸣内容,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引导学生从社会关系的变化上去感受百家争鸣出现的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士的活跃。通过前面学习,能够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通过分析材料,充分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对百家争鸣的内容、影响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培养学生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学习百家争鸣,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提升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从经济生活到政治结构,到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社会、旧制度在更迭中结束,新社会、新制度在更迭中诞生。纷争中有统一、动荡中有秩序、争鸣中有共鸣,这些是社会转型的体现,春秋战国的变革为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此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认真听讲,回顾全课。尝试自主归纳本课要点,形成知识框架。 首尾呼应回顾总结,归纳要点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春秋战国的承上启下作用,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自己的知识框架。
教学反思
本文重新整合了教材内容,分为环环相扣的三个子目,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逻辑展开教学,清晰明了。通过历史情境创设和问题设置,运用史料进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逐步突破重难点;还利用图片视频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由于图片和史料较多,在实际讲授时应该注意取舍,详略得当,把握时间,比如学生分组归纳百家争鸣的环节可以利用学案或者课前预习的时间来完成。因在讲授的过程中主要把重点放在唯物史观培养,并注意随时把握“经济背景-政治变动-思想文化”这个逻辑主线不能偏离,可能难以做到趣味性、故事性的面面俱到。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