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信客》导学案
第一课时
年 级: 学 科: 课 型:
主备教师: 审核人: 使用教师:
授课日期: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识记文中生字词。
2、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重点难点】:
1.积累词语。
2、了解信客漂泊的一生,体会信客的为人。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 、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等。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奖。《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2、了解背景
“信”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再后来发展为信物、信息。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20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
相关链接
“信客”墓志铭
生为信客,行走四方,风尘苦旅,艰辛备尝,
送信传物,理财吊丧,任劳任怨,奔波城乡,
恪尽职守,终年繁忙,退而为师,桃李芬芳,
乡里敬重,众口传扬,勒石立碑,永志不忘。
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了解文章内容。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唏嘘( ) 嫉妒( ) 猝然( ) 包扎( )
昏厥( ) 文绉绉( ) 焦灼( ) 颠沛( )
伎俩( ) 诘问( ) 吊唁( ) 跋涉( )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突然,出乎意料。( )
(2)不正当的手段。 ( )
(3)(书)追问、责问。( )
(4)诺诺,答应的声音(表同意)。( )
(5)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
(6)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3、文学常识:
《信客》的作者是______,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_____。曾被授予“国家极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主要作品有《戏剧理论史稿》、《秋雨散文》、《____》、《____》等。
【自主学习】:
1、读过这篇课文后,你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你对信客这一职业的初步印象?从文中哪些方面能体现出来?
你喜欢信客吗?为什么?
信客这一职业最重一个什么字?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4、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什么奇迹?为什么要重点写?
当堂测试: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这段文字的空缺处。(填序号)
多年信客生涯,( ),奔波与家乡与上海之间,( ) ,传递两地亲人信物。兢兢业业,( ),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 )。四乡敬重,( ),立此碑墓,永志纪念。
备选词语:a.众口传颂 b.桃李芬芳 c.风尘苦旅 d.艰辛备尝 e.任劳任怨
2.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宽恕(shù) 涟漪(yī) 根深蒂固(tì)
B.炽痛(chì) 朔方(shuò) 锲而不舍(qiè)
C.阔绰(chuò) 诘责(jí) 即物起兴(xìng)
D.颔首(hán) 不逊(xùn) 广袤无垠(mào)
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信客的职业和优秀品格。
2、积累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自然美中所蕴涵的生活的美和情感的美。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德育目标】:
培养洁身自好、待人宽容、任劳任怨的品质。
【导学过程】:
复习知识链接
听写字词
复习作者简介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信客都做了哪些事?体现出信客的那些品质?
2、年轻信客是怎样评价自己这份工作的?体会他当时的心境。
3、年轻信客的结局怎样?为什么要求死后和老信客葬在一起?
三、拓展延伸:
诚信是信客的生命,也维系整个社会的秩序的道德准则,但近年来,信用被利欲践踏的例子太多了,在现实社会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是应该重利益,还是重信用呢??
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五、练习测试提高(见练习册)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