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重在探讨中国在近代时期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以及社会各阶层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所做的各种艰难探索。本课上承第五单元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与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下启第六单元第19课辛亥革命。在本单元的前两课分别介绍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基础之上,本课需与之相联系探讨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危机之中蕴含着探索,在戊戌维新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探索均失败之后,中国急需一次全新的革新以拯救民族危亡,由此可引入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根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本课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而新发布的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为: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两相对比可以发现高中的课标更强调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用阶级的立场去分析社会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因此对本课进行设计时这点应重点突出。本课共分为四个子目,分别是: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前两个子目重点突出探索与斗争,后两个子目重点突出危机,四个子目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在本课的教学中如果仅仅是将四个子目单独作为一个个历史事件进行讲述难免会形成割裂感,学生也难以将这些历史事件相互关联,学习效率必将大打折扣。因此对本课进行教学时要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对本课进行整合,通过一条线索将四个子目串联起来,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将以慈禧这一关键人物为线索,将慈禧与四个子目的历史事件相联系,从慈禧的三次态度转变看晚清社会各阶级救亡图存的斗争。学生情况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该部分学生在八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已经对戊戌维新运动的发展过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等史实有了基本的了解,因此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以促进其回忆为主,同时可用更为深入和细节的史实促进其理解。该部分学生在经过前四个单元的学习后已经对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掌握了史料分析的方法与用唯物史观看问题的能力,因此可适当加大课堂问题探究的难度,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该部分学生正处于思想发展的关键期,品德形成的塑形期,因此落实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反侵略意识也尤为重要,所以本课除了是一节智育课,更重要的应该是一节德育课。
教学立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各阶层也在不断进行斗争,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维新运动,农民阶级发起了义和团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各个阶层都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在加之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的强大阻力,这些斗争运动最终都走向失败。随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与《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的民族愈发深重,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也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晚清民族危机的深重与救亡图存的失败宣告了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挽救危亡,中国需要选择一条新的道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封建专制制度下社会各阶级救亡图存的失败,理解失败背后深层的经济因素以及封建制度灭亡的必然性,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2.通过梳理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轴,以及分析相关历史地图,能够将该史事定位到特定的时空框架下,并能利用时间轴与历史地图对其进行描述。(时空观念)3.以史料为抓手,通过多种有关慈禧与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相联系的史料,从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角度探究晚清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学会在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述时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据。(史料实证)4.通过学习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中的有关史实,分析相关史料,通过史实与史料相结合理解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的进步性及局限性,能够把在对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中的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历史解释)5.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给我们民族带来的深重侵害,以及学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的探索与斗争,反思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养成反对侵略的正确价值观,加强勇于斗争、坚强探索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戊戌维新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斗争事迹。《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资产阶级维新派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及其根源。封建专制制度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教学结构
慈禧的允否之变维新派的求索慈禧的剿抚之变与农民阶级的抗争慈禧的战降之变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历史上慈禧说过的名言:宁予友邦,不赠家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令彼终生不欢。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提问:历史上的慈禧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材料,对慈禧说过这些话产生疑虑,思考自己印象中的慈禧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举手回答自己的看法。 用慈禧说过的名言引入新课,与即将展开的教学内容相互呼应。慈禧说的这些话与学生心中对慈禧的固有印象有所不同,会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慈禧的允否之变与维新派的求索 1、瓜分狂潮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诞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师展示早期维新思想与维新派的两则史料,讲述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促使了维新派的诞生。2、公车上书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努力材料一: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两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无法挽回,却不收。——康有为《我史》材料二:“(人们)亦渐知天下大局之事,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教师展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是序幕。3、《明定国是》维新之初慈禧的放权材料一:“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1898年6月11日慈禧面告光绪材料二:“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戴逸《中国近代史通鉴——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运动》教师展示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在维新之初慈禧对变法持默许态度。4、戊戌政变与维新后期慈禧的夺权教师讲述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的经过,重点讲述“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慈禧前后态度会发生重大转变。5、慈禧前后态度发生重大转变的原因材料一:七月十九日光绪帝令将阻挠上书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六堂官革职,二十日命杨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为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守旧派为之震惊。——房德邻《戊戌政变之真相》材料二:当光绪帝将开懋勤殿一事向慈禧太后提出时,对权力十分敏感且权术十二分精深的慈禧太后当然知道此事会导致什么样的最后结局……光绪帝10天前“擅自”罢免礼部六堂,是对其权力的否定,光绪帝此时提出开懋勤殿,将动摇她的权力基础。——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教师展示材料,学生阅读并总结材料:光绪帝罢免守旧派,任用新人,触动了守旧官员的利益;慈禧害怕自己的权力被架空。得出结论:变法越深入,越触动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导致慈禧态度发生重大转变。并阐述实力强大的顽固派的反对是戊戌维新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6、戊戌变法的败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教师提问:维新变法最终走向失败难道仅仅是因为慈禧态度的转变吗?材料一:“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值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实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明定国是诏》材料二:伯兄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康广仁《戊戌六君子遗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其他原因:理论错误:维新变法没有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急于求成:措施太多太密集,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力量薄弱: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7、戊戌变法的成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进步性材料一:“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表格:展示材料及表格,引导学生理解戊戌变法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次慷慨激昂的士人变法,一场革故鼎新的政治变革,即了解戊戌变法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进步性。 回忆上节课所学甲午中日战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等内容,理解维新派的诞生过程。阅读材料,概括材料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理解公车上书的意义。理解《明定国是诏》是戊戌变法的开始以及维新之初慈禧的支持态度。学习戊戌政变,感悟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的豪迈精神。阅读并概括材料,思考慈禧对维新变法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及维新运动失败的直接原因。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归纳总结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阅读材料,理解戊戌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仍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感悟资产阶级维新派进步人士的奋斗与求索。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更细节的戊戌维新运动的知识,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多种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维新变法前后慈禧态度的转变的原因,深化学生对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性的理解;并通过对戊戌变法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成与败、进步性与局限性的探索,理解这一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和无奈。
二、慈禧的剿抚之变与农民阶级的抗争 1、义和团运动与农民阶级的抗争教师展示义和团运动由产生到最终失败的时间轴以及义和团发展过程的历史地图,用时间轴展示义和团的兴亡以及八国联军的侵略过程,用地图展示义和团在空间上的变化过程。2、慈禧对义和团态度的剿抚之变材料一:“后(太后)乃大恨,载漪自以为将为天子父,方大快意,闻各国阻之,乃极恨外人,思伺时报此仇。适义和拳起,诩其术谓枪炮不人,乃大喜,以为天助,欲倚之尽杀使侨,以促行废立。”——吴永《庚子西狩从谈》材料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对万国宣战诏书》材料三: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 今欲拔本塞源, 非痛加划除不可。——金家瑞 林淑惠《有关义和团上谕》教师展示三则相互递进的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慈禧因为与列强关系的恶化对义和团进行招抚,到后面为与列强和谈联合绞杀义和团的态度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跟其与帝国主义列强的关系有密切联系,义和团成了慈禧玩弄政治权术的工具。3、义和团运动的败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教师提问:义和团运动的失败难道仅仅是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吗?引导学生学习义和团的盲目信任清政府、盲目排外和封建迷信的错误,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4、义和团运动的成与农民阶级的悲壮性材料一:指出愚昧并不是为了嘲笑愚昧。万千来自下层社会的人们汇聚在神道观念之下,手执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勇敢地对抗帝国主义的火炮快枪,在这个过程里,愚昧会升华为悲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吾人对于中国民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行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拳乱笔记》展示材料,引导学生理解义和团是一支不怕牺牲的正义之师,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农民阶级除了有自身的局限性之外还有勇于斗争的悲壮性。 梳理时间轴,了解义和团运动发展经过;观察历史地图,了解义和团运动的空间变化轨迹,学习识图的能力。阅读材料,深入思考,理解慈禧对义和团前后态度的巨大变化及其原因。思考问题,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学习义和团运动的成就,感悟义和团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义和团运动的具体发展过程学生已经有所了解,而把清政府对其剿抚不定的态度作为突破口进行教学会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在这一逻辑链条中不仅能够体系化地建构知识,而且也更能使学生感受到义和团运动的不易以及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压榨。并在最后通过义和团运动的两面性来展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悲壮性。
三、慈禧的战降之变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八国联军侵华与慈禧宣战材料一:“今日衅开自彼,国亡在目前,若竟拱手让之,我死无面目见列圣,等亡也,一战而亡,不犹愈乎?”——恽毓鼎《崇陵传信录》材料二:6月17日,荣禄代递了一份所谓洋人“照会”,其中之一是勒令皇太后归政,这给她以极大刺激…… “照会”没经外交途径,显然是假的,但慈禧一听要她“归政”,就大发雷霆。——章开沅 朱英《中国近现代史》展示材料,讲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开端与慈禧的宣战,并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概括出慈禧的宣战原因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2、地主阶级地方实力派与东南互保材料一:“这些督抚的买办化程度较深,而且又处在帝国主义直接控制的‘势力范围’之中……因此极端反对后党和顽固派这种危险的政治闹剧……”——章开沅材料二:“东南互保使风雨飘摇的中国,幸免瓜分之祸。糜烂仅限于大河以北,东南半壁未睹烽烟。”——戴玄之材料三:“是时东南诸督抚,和上海各领事订立互保之约……虽得将战祸范围缩小,然中央的命令,自此更不行于地方了……满清政府至此,遂无可维持。”——吕思勉展示材料,讲述在慈禧宣战后东南各省督抚纷纷拒绝响应,并与西方列强签订《东南互保约款》。介绍“东南互保”的有关性质和意义,并引导学生理解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的是带有买办阶级性质的地主阶级地方实力派,并与三则材料相结合,概括出“东南互保”的利与弊,即其既有地主阶级地方实力派维护自身势力利益的自私性,又客观上保护了南方免受列强蹂躏,而且其破坏了中央集权,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3、战争结果与《辛丑条约》展示表格,引导学生学习《辛丑条约》的内容及每条条款的恶劣影响,引导学生理解《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4、慈禧之降与顽固派身份的转变材料一:“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上谕》1901年2月14日图片材料:展示材料,提出问题:如何理解慈禧在西方人眼中形象的变化?如何理解“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宣布此为今后清政府的对外方针,这代表了什么?引导学生概括出慈禧身份的转变代表着以慈禧为首的地主阶级顽固派已经转变成列强在华利益的代言人,代表着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开端与理解慈禧对各国宣战的原因。阅读材料,学习“东南互保”的有关知识,理解地主阶级地方实力派行为的性质和意义。阅读表格,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和签订的《辛丑条约》对中国的恶劣影响。阅读材料,思考问题,理解以慈禧为代表的地主阶级顽固派在经历一系列战争之后转变了身份,成了列强在华利益的代言人。 这一部分不仅是对本课的收尾,更是对整个单元的总结,其中有两点很重要:其一,是自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贯穿整个单元的线索到这里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尾声。其二,是本子目的设计需要重点落实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痛恨侵略的思想与爱国情怀。另外通过对“东南互保”与地主阶级地方实力派的讲述,也把这一派别在晚清中国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一个讲述。慈禧身份的转变不仅代表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更代表着传统制度即将面临灭亡。
课堂小结 1、课堂探究:晚清中国各阶级斗争失败的深层因素提出问题:慈禧的三次态度变化改变了中国,但这一切真的完全都是慈禧的错吗?假如没有慈禧,晚清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救亡图存斗争真的能成功吗?引导学生从慈禧的问题去回顾整个晚清的救亡图存运动,引导学生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去理解晚清救亡图存的失败的必然性,得出中国的救亡图存需要新的力量的结论。2、本课小结教师将清末封建专制的社会与当今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进行对比,将签订《辛丑条约》任人欺凌与当今能够与美国进行平等对话进行对比,向学生阐述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一盘棋,全体人民一条心,努力向着新时代迈进,当初那个任人欺压的屈辱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深度思考,感受整节课的核心所在,将一整节课所学进行串联并内化;沟通古今,联想我们如今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感受如今的民主与和平的来之不易。 对本课小结的设计主要突出两点核心素养:一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通过经济因素分析晚清各阶级救亡图存失败的必然性。二是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使学生感悟我们如今的发展与强大。
教学反思
1、教学重在积累。一份教学设计从构思到查找资料到起笔是一段艰辛的探索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本课内容的设计从详读教材、详读课标到从专著论文中去寻找灵感、从史料文献中去深挖材料,每一步都艰难,但也收获满满。本课在设计时重在从史料中寻找结论,多种史料相互结合,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足够让学生信服,做到言而有物。2、教学贵在创新。对“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前辈老师们已经有过太多佳作,如何从这些佳作的思路中跳出来,做出真正拥有自身特色的作品便成了我主要思考的内容。深思熟虑后,本课决定以人物为导向,以慈禧作为明线将整个课的内容串联起来,使得课堂的线索清晰明确,加大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以各阶级的斗争为暗线,使得内容不偏离教材课标。3、教学难在反思。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需要反复打磨的,但个人的思路总会受到限制。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感受到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我想要面面俱到,跟学生讲清楚那个时代发生的每一件事,但又无法跳出已经设计好的线索,难以将其并联,转折之处自然就陷入突兀。另外就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本课的设计仍有所欠缺,这点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需加以完善改进。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