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22:4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2017年版高中课标前言指出,国家“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1] 故而本课遴选重点内容,把重点内容串联起来,突出反映历史学科的知识性;而学生通过大概念能够把握历史要件的位置和作用,在头脑中拥有大概念的上位意义。 [2] 此外,大概念呈现出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所以本课通过通过生动、具体、有过程的历史要件来丰富大概念,进而使得对大概念的历史解释多样化,从而发挥出知识建构的教育作用。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的第2课,前承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后启百日维新、八国联军侵华。基于“大观念、大概念、大问题”的大单元教学理念,本单元以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人民所做的抗争和努力为线索,展现了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列强侵略时如何一步步探索救国之路的历程。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瓜分中国狂潮等内容的解读,梳理出本课主要交代两条时代线索,即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的深入和中国人民为改变国运的道路探索;进而将本课的主题确立为“艰难寻路”,即探求国家出路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本课从李鸿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参考梁启超《李鸿章传》、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曼尼克斯《李鸿章回忆录》以及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著作,其设计总体思路是以李鸿章的角度来解读中国近代历史的片段,展现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和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探索国家富强、民族独立而做的努力。(二)学生情况分析从部编版教材的知识体系来看,本课的史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已有过较为详细的叙述,但学生对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影响的认识以及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其意义知之甚少。故而课堂上所要掌握的是能将这些重大史事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梳理其内在关联。从学习困惑点方面看,通过搜集分析发现:如何认识社会各阶级做出的努力与其存在的局限性之间的关系、如何评价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事迹的性质、列强侵华史实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时间性是三个有待释疑解惑的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列强侵华的史实,认识到清末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核心素养:唯物史观)2.学生能够通过文献史料和地图史料,构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列强侵华相互联系的时空框架,生成救国探索与侵略加剧的整体画面,提升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时空观念)3.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能正确理解太平天国失败的特殊性、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积极作用。能归纳中国各阶层在探索国家出路的不同做法,能通过史学界研究观点的冲突和争鸣,引发深层次思考。能从不同史料对比中探究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横向对比的方法来加深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正确认识到列强侵略之下中国人民为挽救国家存亡的努力,感受近代中国人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晚清社会阶层探索中国出路的史实: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略: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二)教学难点对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其阶级实质的认识和理解,如多角度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呈现的新特点,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探究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感悟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历史视频 文字材料 视频(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史料研习
板书设计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开始直面外部危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清政府却节节败退。而此后的晚清历史走向,却与一个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人是谁!【播放视频】通过介绍李鸿章生平的视频引入新课。晚清四十年诸多大事件,无不与李鸿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纵有豪情壮志,终究无法“挽大厦之将倾”,功败垂成惟可惜,是非功过任人评。这是台湾作家高阳品评李鸿章的诗,诗中有这样三句“一生荣华出曾门”“少时有志匡华夏”“糊裱难堵漏风墙”,寥寥数语,勾勒出了李鸿章跌宕起伏的一生。个人的际遇与国家的命运在这一时期面临着怎么样的“内忧外患”?让我们追随着“一代人做一代事”的历史使命,一起走近李鸿章、走进这段历史。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观看视频,理解晚清重臣李鸿章在清朝后四十年中的历史地位。 教师运用语言表述调动学生脑海中的旧知识,为导入新课做准备。通过问题的设定和视频的播放,引出本课的关键线索,激发学生探求欲的同时,又为本课的深度的新意打下基础。
一、一生荣华出曾门——从李鸿章发迹看天国之梦 “一生荣华出曾门”,这里的“曾”说的是?曾国藩。为什么李鸿章的荣华富贵和曾国藩挂钩呢?曾李师徒二人做了什么事?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那么,太平天国运动的天国之梦是如何兴起与衰落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5页第一子目第四行至第96页第一段。【按时间指出太平天国运动进程中的大事件?】【点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2年,永安建制,太平军一路北上,出广西。1853年,太平军沿长江东下,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都于此。之后太平军北伐、西征,在军事上达到鼎盛,但是领导集团内部却争权夺利、日渐腐败。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内讧。左边是太平天国的金龙殿,雕琢精致、金碧辉煌,可见其生活之奢靡(手指龙椅)。右边的材料“争权夺位、勾心斗角、弄虚作假”,反映了领导集团内部的政治腐败。太平天国因天京事变而元气大伤,迅速从顶峰滑落。而后1859年,新的领导层洪仁玕颁布了《资政新篇》,此前太平天国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两个纲领提出的寻找天国出路的途径各是什么?】【点人】《天朝田亩制度》:“凡分田,照人口”—分配原则(按人口均分土地和产品);“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平均,无人不饱暖”—“四有二无”原则,消灭剥削和贫困,平均主义思想。《资政新篇》:“依法治国、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新式学堂”—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资本主义。【这两条途径能否解决天国的危机?为什么?】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空想色彩;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却不是农民阶级革命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两个纲领都未能实施推行。而后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对太平军形成了夹击之势,1864年,太平军组织的多次突围计划均遭失败,在曾国藩创办的湘军、李鸿章创办的淮军以及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的联合进攻下,天京被攻破,天京陷落,长达14年、烽火燃及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为何会失败?】【点人】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其兴也勃矣,其亡也忽矣”的太平天国运动,作为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虽然没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但却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了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使得湘淮系官僚集团迅速崛起,而李鸿章便是其中之一。过渡:从中国近代的历程来看,历史没有赋予太平天国运动改朝换代的重任。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旧时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图存的。那么,国家的出路在哪里?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的内容,梳理从1851年到1864年中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观察图片并阅读材料,感受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腐朽,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阅读太平天国运动纲领性材料,知道其中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和空想色彩,理解农民阶级并未突破封建社会的桎梏。用整体视角看待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全局,认识到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所具有的历史进步性。 多次强调本课的重要线索,为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知识记忆脉络。充分利用教材,夯实学生关于史实的基础知识。图片史料结合文字史料,图文并茂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直观记忆。设问层层深入,由表及里,既符合认知史实的历史逻辑,也有助于学生深度思考。
二、少时有志匡华夏——从李鸿章致函看近代起步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李鸿章等当权人物深切地感受到了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因此,身处于内有农民起义频发、外有列强咄咄逼人的困境之中,李鸿章认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想要改变此时“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旱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的颓势局面,需要积极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从而掀起了“洋务运动”。1864年,李鸿章向筹办洋务的中央机构总理衙门致函,信函的部分内容如下:【李鸿章认为挽救大清危局的途径是什么?】【点人】“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学习西方的器物。为什么只学习西方的器物呢?因为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所以只需要弥补器物之不足。由此,中央官员奕?、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大臣开办了如火如荼的洋务新政。【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器物为何物?】(他们都是从哪些方面向西方学习器物的?)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这是军事工业。而洋务派又提出了“寓强于富”的口号,开办了一批民用企业,李鸿章创办了开平煤矿。李鸿章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还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其中,李鸿章一手创建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军工厂。正如这张图片上所展示的:钢筋水泥铸造而成的军工厂无处不透露着先进、高效、敏捷。但是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这样先进、高效的生产车间里,是什么人在运作着机器?是出生以后就没剪过头发、辫子垂到脚跟的清朝男子,佝偻着黑瘦的身体、笨拙地操纵着先进的机器,甚至还在担心自己的长辫子会不会被卷入机器里。但是殊不知,他在操纵机器的同时,官僚做派的腐败管理也在蚕食着机器工厂的前途和命运。工人每日上工前要经过严苛的人身搜查,为了领取一份工单,往往是在工厂的各个部门之间周旋奔波;做官当老爷的却不解其中艰辛。这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未能达到目的,内外多种因素决定了它惨淡的失败结局。富否?强否?我们如何来认识洋务运动?【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你对洋务运动的认识?】【小组讨论2分钟+点人】先进的洋务工业粉饰着晚期社会的落魄与不堪,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只学器物是修补不了封建制度的,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过渡:而正当洋务新政开办地如火如荼时,西方列强侵略的步伐并没有就此止步,我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战火连绵不断。此时李鸿章却在“上遵旨妥筹边计折”中写道“臣练军简器、尚不至以孤注贻君父忧”,李鸿章自信地认为手握海陆两军,解决边疆危机没有问题。洋务运动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洋务运动的成果能够一直满足时局的要求吗? 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阅读史料,并通过设问拆解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归纳出答案。观察图片并在教材中找出对应的洋务事业的名称。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理解洋务运动只是在封建制度上的修修补补,只是对晚清颓势的粉饰。参与小组讨论,在了解洋务运动兴起背景、事业内容和实践过程中局限的基础上,交流对洋务运动的认识。阅读史料,了解在面对四方危机时,李鸿章因兴办洋务而持有的自信态度。 用语言铺陈史实的背景,搭建叙述事件的情境。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的历史学科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交流中意识到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因个体差异而具有的主观性。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
三、糊裱难堵漏风墙——从四方危机看侵略加剧 侵略的魔爪从四方伸来。西北方向,1864年,英国趁新疆地区发生暴动时,支持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我们现在脚下的土地就留存着被侵略的、被压迫的历史印记。而俄国则以“安定边境秩序”为名,向伊犁地区发动进攻,此后占领伊犁地区长达十年之久,新疆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西南方向,法国通过控制越南将矛头直指中国,偷袭马尾军港,炮毁造船厂,爆发了中法战争。而清廷在战争取胜的情况下,仍派李鸿章签订了中法《越南条约》,清朝的威望一落千丈,山河危矣。东南方向,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目之所及皆是凋敝,清政府却无能为力。东北方向,日本趁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之时,出兵朝鲜。1894年7月,日本偷袭清朝运兵船,挑起丰岛海战。8月,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9月,平壤战役,清军大败。同月,黄海海战,战火燃到了中国境内,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邓世昌、林永升等英勇牺牲,北洋舰队遭到重大损失;而彼时北洋舰队主力尚存,还可决战,而李鸿章因不舍自己一手创办的北洋水师付之东流,更不希望自己的仕途岌岌可危,竟下令“避战保船”,北洋海军失去了制海权。11月,旅顺战役,清军大败,日军进行了丧心病狂的旅顺大屠杀,削鼻、挖眼和破腹,短短4天,两万多无辜中国平民死于日军屠刀之下。1895年2月,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最终,日本还是用枪支火炮戳破了晚清同光中兴的幻影。【中日国力角逐,甲午一役,中国为何战败?】【点人】直接原因:李鸿章“避战保船”,战略战术的失误。根本原因: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力壮大,清朝综合实力不敌日本。甲午战败后,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政府议和,李鸿章“忍气吞声”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说“头绪纷繁,两月方宽,办事较妥,贵国何必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而日本的首相伊腾博文则说“口中之物,尚未下咽,饥甚!”,寥寥数语,无不透露出此时清政府的左支右绌、捉襟见肘,以及日本的野心勃勃、贪得无厌,这正是弱国无外交的真实写照。【甲午悲歌之殇,带来了哪些影响?】【点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带来了哪些影响?)对中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对日本:(看右侧材料)战争对日本的影响十分有利,日本从战前的被压迫国,一跃成为东亚地区的霸主,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对西方: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胜利,成为各国列强侵略野心的试金石。而曾经的弹丸小国日本,在中国掠取的巨大利益,更是让各国列强眼红,进而引发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以各种方式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这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的示意图。长城以北及新疆是俄国的势力范围,云南及两广地区是法国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德国占据着山东,日本侵占着福建。而此时清政府的统治区域支离破碎、所剩无几。列强扼制住了中国经济的命脉,勒索掠夺财富,毁灭中华文明。血腥易主,杀戮中国百姓,蚕食中国,肢解中国。放眼望去,中国的领土之上五彩斑斓,实则任人宰割、千疮百孔、血迹斑斑。 跟随教师的语言描述动态地观察地图,了解19世纪60年代以来,列强入侵中国的足迹。观察地图,明确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具体时间节点,特别是黄海海战和旅顺大屠杀,以及李鸿章在“避战保船”策略上的失误。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带来的影响。观察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的示意图。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核心素养。通过对史实的细节描述和语言润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利用地图呈现史实的发展过程,空间和时间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基本史实的动态认识。设问由因及果,逐步深入,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学科研究目的产生浅层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无论是意图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剥削、公平正直新社会的农民阶级的起义运动,还是清王朝为“挽大厦之将倾”的自救运动,都具有历史局限性,没能使中国免于列强的侵略,没能使中华民族免于列强的蹂躏。而面对更加猛烈的侵略战争和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将迈出怎样踉跄而又悲壮的步伐,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来寻找挽救国家危局的出路呢?国家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通过认识中国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和局限性。 小结部分以寻路为主题,串联起本课所教授的历史史实,而又以“寻路难”为核心立意,探讨在列强侵略加强时,国人如何寻求国家出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价值观。
教学反思
本课教材前后跨度7页,共分为4个子目,从1851年持续至约1898年的时间跨度相当长,学生易迷失在历史史实中,且缺乏把握本课重难点的记忆点,针对如此大容量高强度的知识学习,本课抓住历史发展的主线,教学设计呈现出如下特点:对比新旧三个版本的教材内容、章节数与课时要求,笔者在遴选的若干历史要素之间寻求逻辑关系,在近代中国探索之路的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与民族危机加深的边疆危机之上寄托价值观。在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理解力,有意识地偏重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从而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涵育。故而本课有较为清晰的逻辑,呈现出丰满的教学立意。
PAGE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2页。
^2 李凯. 新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大概念[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02):33-3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