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8 16: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中国社会初探
鼎盛:几乎到极端的盛世
一、盛世之国
1、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2、对边疆治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3、人口迅速增长
兴修水利
开垦荒地
高产物种
一、盛世之国
这样多的人口,这样广袤的地面上,遵守着一个统一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生活方式,俯首帖耳于君主一人的绝对统治之下。
——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上有忧勤之圣,下无翼赞(辅佐)之贤,此其所以逊于唐(尧)、虞(舜)也。
——齐周华《名山藏副本》
二、盛世之君
军机处的设立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赵翼
“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军机处寄给受命的人。”
——钱穆

奏折制度(密折制)
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二、盛世之君
二、盛世之君
全国浸毁图书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达十五万册。销毁版片一百七十余种、八万余块。目前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不少于一千万份被销毁。
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吴晗
上有忧勤之圣,下无翼赞(辅佐)之贤
雍正八年(1730),指出朝廷对吕留良案处置不妥。被拘至杭,在狱受尽酷刑。
乾隆元年(1736),得赦出狱。
乾隆三十二年,因著《名山藏副本》,被押至杭。同年十二月,被凌迟处死。
文字狱
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三、盛世之危机
(清帝国)为官者,廉耻都丧,货利是趋,知县厚馈知府,上下相蒙,曲加庇护······货贿横行,庶官皆有定价。
——《朝鲜李朝实录》
士人理想崩塌,官员贪腐横行
“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的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在京城一地每年就有近9000弃婴······我曾经看见过一个弃婴的尸体,漂流在珠江的船只当中,人们对此熟视无睹,仿佛那只是一条狗的尸体。
——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三、盛世之危机
禁锢的盛世
饥饿的盛世
一个皇帝和亿万个奴才的盛世
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
人地矛盾尖锐
三、盛世之危机
康熙
二十八年
1689年
英国君主立宪制
乾隆
十三年
1748年
论法的精神
乾隆
三十年
乾隆
四十三年
乾隆
五十四年
1765年
1776年
1789年
工业革命开始
独立宣言
法国大革命
闭关自守,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思考: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盛世?
不是专制的禁锢的,而是包容的开放的!
不是闭关自守的而是引领时代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