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22:5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本课以教材为基础、2017年版课程标准为导向,选择“救亡图存”中“改良与革命之争”作为贯穿整节课的线索。基于此,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从道路之争、旧帮新造、成败评价构建起辛亥革命的的全景,打通教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悟革命党人牺牲精神的同时,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对辛亥革命结果(如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影响做出客观的解释,体会历史事件背后蕴含的历史合力,获取历史的启迪。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学生情况分析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对于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以及狭义上的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有了一定了解,并认识到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同时,高中时期的学生认知水平较初中而言有了显著提升,理性思维能力较初中更强,因而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到广义上的辛亥革命爆发多种因素、意义和局限性,并运用材料,对历史问题做出自己的解释。教材分析 《第19 课辛亥革命》是《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第一课,上承《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下启《第 20 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方面,正是随着清政府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广泛地开展起来,革命与改良道路在 20 世纪初的中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本课内容中关于辛亥革命局限性的论述也与第 20 课中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产生了关联,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正是来自于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政治依然那么黑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所束缚,因此需要一次更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9 课 辛亥革命》简述广义上的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和历史意义,含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是 辛亥革命兴起的背景,以孙中山为线索,讲述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中外历史纲要(上)》发展。中国同盟会是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第二目是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要了解武昌起义的基本过程,辛亥革命的爆发充满了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同时,理解民国初建后袁世凯的上位是清政府、革命党、列强等种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对于与初中内容存在一定重复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除了解其内容外,更要体会《临时约法》具有深刻意义,明白为何《临时约法》至今仍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其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同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但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民主和富强的道路,也缺乏了一个科学的革命纲领(此处蕴含三民主义的先天缺陷对于辛亥革命结果的影响)、更够发动广泛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为下一单元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铺垫)。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能够通过史料阅读、分析,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的内在逻辑关系(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够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知道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兴中会、同盟会、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能够从文字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将辛亥革命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理解其爆发的历史必然与偶然,同时感悟革命党人为革命事业的奉献牺牲精神(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民国的建立、清帝逊位、约法颁布。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对辛亥革命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作出解释,理解辛亥革命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同时,能够通过史料阅读,分析仅仅实行两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何能够成为中国法制史上的里程碑。(素养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够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并理解辛亥革命存在的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价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问题探究法、历史图示教学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一张动图,讲述110年前武昌起义是如何因为一根烟头意外提前爆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武昌起义的发生,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共同探寻武昌起义爆发的多重原因。 聆听故事,思考问题 通过故事讲授,激发学生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一、何以救亡图存:改良vs革命 布置阅读任务,由学生归纳清政府推行的清末新政,用两段材料展示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揭露清政府改良行为的虚伪性,说明清政府无法真正挽救中国,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用图片、表格展示武昌起义爆发前革命党人的一系列行动,表现革命党人在家国大义面前舍身取义的伟大精神。通过文字材料,分析三民主义内容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初步预告辛亥革命结局与三民主义缺陷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导革命实践的三民主义并没有妥善解决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又如何真正地调动起在中国占据绝大多数的下层社会的工农群众参与革命的热情、积极性,长久地获得其拥护支持呢?从组织基础、实践基础、思想基础等方面,说明革命条件的日益成熟。用图片、表格呈现武昌起义爆发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说明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和偶然交织的结果。 阅读书本,分析材料,归纳清政府的改良行动,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感悟革命者的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辩证看待三民主义内容作用,在情境中分析问题。在特定的时空下理解武昌起义爆发的必然和偶然。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掌握基础知识,感悟家国情怀,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能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武昌起义的爆发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理解,养成正确的时空观念。
二、旧邦新造:中华民国 通过图片、表格文字材料,从袁世凯、清政府、列强、资产阶级、革命党几个角度分析各方实力和政治态度,说明辛亥革命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是复杂的力量博弈斗争下的结果,并对对袁世凯上位、孙中山妥协等历史事实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通过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并结合所学,回答“为什么并没有真正起到限制袁世凯权力作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能够成为中国法制史上的里程碑”,从约法内容本身、历史意义进行解读。 1、带问题仔细观察思维导图和图片,提取有效信息。2、解读史料,结合所学,提取关键信息。 借助史料设置情境和问题解读,看到历史事件背后复杂的历史合力,初步形成自己的解释、认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并作出解释。
三、辛亥成败谁来说 通过表格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自救行动,提问辛亥革命与以往救亡图存运动的不同之处。结合第一目的内容,首先从明确的革命纲领、统一的革命政党、正确的斗争道路初步说明辛亥革命与以往运动的不同,从结果和革命要素说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出示中华门图片,讲述中华门的由来:这道中华门是北京故宫皇城的南门,依南京故宫的洪武门而建,原明代称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曾是明清两朝的国门象征,平常日子不得开启。辛亥革命后,当人们想把大清门拆下来在背面 刻上中华门的时候,却发现背面已经刻上了大明门,于是重新制作一个中华门。不同于此前明清的王朝更迭,指出辛亥革命带来了整个逻辑系统的转换,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解读辛亥革命之功。出示材料,回顾所学,再次从政治、经济层面切入,说明辛亥革命实际上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仍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民主共和之路任重道远。 联系所学,指出辛亥革命也为即将进行的历史变革准备了前提,人们开始意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政治依然那么黑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所束缚, 所以新文化运动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进行彻底批判,并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更深层的思想文化革新。回应第一目、第二目中有关革命纲领、革命政党的讲述,指出作为革命纲领的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结局之间隐含的逻辑关系,作为纲领不够科学,在这样革命纲领指导下的革命党无法长久获得广大下层工农群众的真心拥护。同时,革命党内部也存在派系纷争,组织不够严密,辛亥革命落入袁世凯手中也与革命党本身的复杂构成脱不了干系,这样的政党无法真正领导中国革命。历史在呼唤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到来。 回顾所学,进行比较,完成表格回顾所学,通过要素进行比较观察图片,聆听阅读材料,归纳要点,了解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局限性思考辛亥革命后发生的一系列复辟行动,感受辛亥革命的在文化上的局限性,初步体会辛亥革命与后续的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6、认识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的内在逻辑关系,认识到辛亥革命在革命纲领、革命政党上存在的缺陷。 培养学生历史比较能力培养学生活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故事讲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从中华门、大清门的关系中,带出辛亥革命带来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归纳、概况能力启发思考,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深化内容,与第一目、第二目中有关内容呼应,升华学生历史认识,从多个角度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所在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辛亥革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清政府的覆灭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而在1925年,孙中山从多年的革命实践中,也感悟到了人民的力量。虽然20世纪初改良与革命的道路的竞争以革命道路的胜利告终,但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和诞生并没有我们从书中看到的那样顺利,相反,它充满了曲折和苦难,许多的革命烈士,如秋瑾、林觉民放弃了优渥的生活,舍身取义,最终换来了共和。从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民国的共和之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一番风顺,资产阶级革命党也并非一个真正适合领导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政党。总之,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已经成为浩浩汤汤的历史潮流,袁世凯、张勋等妄图恢复封建王朝的倒施逆行也终将被历史大潮无情席卷而去。在中国近代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使得民主共和思想广为流传。而经过这场革命洗礼的知识分子也在后续有了新的发现,试图从更深层面解放民众思想、推动建立起了一个有着科学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 回顾所学,感悟思考, 总结回顾所学,升华认识,涵养学生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课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解读课标、阅读相关权威论文,笔者确定了以立意统领教学设计的思路。本课以“救亡图存”中“改良与革命之争”作为贯穿整节课的线索。在此基础上,《中外历史纲要(上)》 设定学科素养目标,打通教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道路之争、旧邦新造、成败评价三个方面串联起辛亥革命的全景,减少在讲授过程中大量存在的平铺直叙问题。 新课标历史教学的核心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因此在立足课标对于学科核心素养解读的基础上,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中都有意识地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运用教材的内容进行讲授,并适当补充相关材料,建构起当时特定的历史场景,展开学习探究,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问题看得更清楚,从文字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将辛亥革命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理解其爆发的历史必然与偶然。同时,通过剖析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政治舞台上多股势力争夺,学生能够体会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在初中所学“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提升,优化思维。另外,在本身史学功底不够深厚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问题设置启发学生呢?笔者选择了对教材内容、辅助栏目进行深度挖掘,如对比《钦定宪法大纲》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探究为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会成为中国法制史上的里程碑等问题。 教学设计的“立意”,体现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入。在教学立意的设计上,笔者在本课中主要选择了从家国情怀入手,挖掘革命党人舍身取义的行动、孙中山在大义面前选择妥协等内容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体现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中国人展现出的大无畏的爱国情怀,以及对英雄烈士的温情与敬重。同时,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成败问题等,则提供给学生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感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所具有的伟大意义,一个处在危亡中的国家,只有求“变”才能求“存”,正所谓“不破不立”,这是近代中国人对历史的反思,所以他们迎来了新制度、新社会、新生活。而辛亥革命的辐射力也不仅限于当时中国,还鼓舞了亚洲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斗争,成为在西方列强向全世界所有文明核心区发动全面进攻并几乎要取得成功时,整个世界做出剧烈反弹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后续又经历袁世凯、张勋复辟,但是共和是世界大势所趋,无法阻挡,从而认识到《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感悟伟大革命对中国、世界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渗透家国情怀素养教育。 通过实际的试讲,并与大量优质实录课进行对比,发现笔者在如何打薄课本内容的问题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但是在教学立意设计、历史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中存在不足。之前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中,意识到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重要性,因此也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关涉上一单元与后续内容,承上启下,为后面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铺垫。 同时,如何将史学动态与课程设计进行衔接呢?实际上纲要史在对于学界普遍认同的内容,如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王朝的灭亡是革命派、立宪派、北洋集团通力合作、历史合力的结果,南北议和不再单纯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而是当时历史环境之下政治力量的妥协,辛亥革命大大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等各个方面已经进行体现,因此在辛亥革命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结合适度结合史学研究成果着重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融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之前革命党人、立宪派人、清政府的各自作为,带领学生学习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的评价,使得重难点在与史学动态的结合中更加突出,加深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作为新手教师,教学之路道阻且长,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实践,相信定会未来可期!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