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以“攘外必先安内”为中心的考察
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标准分析
课程内容标准: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本课所对应的两点课标要求如上。其中第一点要求为“了解”,即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概况、归纳历史知识,此处设置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或材料进行解读与归纳总结即可。但第二点要求为“认识”,即在理解史实的基础之上进行规律探寻与价值判断,是较高的要求。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认识,易流于政治话语的认同而忽略深层原因的思考,且就知识内容而言,课标要求的第二点无法在本课中完全达成。故笔者选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与共产党坚定抗日的态度、统一战线的策略加以对比,凸显中共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难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
第八单元的主题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主要教学内容为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历史发展脉络,时间断限为1931-1949,处于中国近代史的末期与中国现代史的前夕。本课为第八单元的第一课,介绍的是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的史实,兼对日军的侵华罪行、动机加以介绍。本课上承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下启第24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本课与22课的时间多有重叠,在国共第一次内战的背景下,日军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国内呈现出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本课与23课共同讲述了抗日战争的全程,其中22课聚焦局部抗战时期日军的侵华进程与共两党最终由战争走向合作、缔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史实,23课则讲述了全面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地位以及最终的抗战胜利。综上,第22课承上启下,其所涉及的史实与抗战的进程、国内政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其呈现的日军侵华罪行与动机,又是对学生知识背景的必要补充,其重要地位自是不言而喻。 本课下分“局部抗战”“全面抗战的开始”“日军的侵华暴行”三个子目。其中第一目与第二目按照时间顺序呈现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历史进程,第三目相对独立,介绍日军的侵华罪行。第一目介绍从局部抗战到西安事变的历史进程,涵盖日军侵华的原因、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东北抗日联军、长城抗战、《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与西安事变这一系列重要史实。第二目讲述了七七事变的爆发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正式缔结。第三目分多政治、经济、敌后抗日根据地三角度介绍了日军侵华的罪行,并介绍诸如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重庆大轰炸、慰安妇制度等典型暴行。就本课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而言,本课史实涉及“侵华”与“抗战”,双线交织并行,“抗战”一线中还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一重要主题,知识量较大,内容丰富。
学术观点参考
攘外必先安内的提出背景 三足鼎立的国内格局: 三派政治势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以胡汉民、李宗仁为首的国民党反蒋地方实力派,中共领导的工农革命力量 三种政权:南京国民政府,地方实力派组建的国民政府,中央苏区及革命根据地政权 三类军事力量:国民党中央军,国民党地方军与杂牌军,中共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 四向分散的国际格局:忙于应付经济危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扩军备战的法西斯国家,帝国主义包围下的苏联,二战早期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 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连续性 东北易帜后,蒋介石形式统一中国,内有地方实力派环伺与中国共产党崛起,外有西方列强的压制与日本的虎视眈眈,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欲先强化中央政府的力量,再开展经济建设以抵御外敌。此时抗日战争尚未爆发,民族矛盾不致威胁国家存亡,“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口号有一定的凝聚作用。1931年夏,国共内战激化,日军在东北频频挑衅,蒋介石扣押胡汉民更是引发其与地方实力派的冲突。面对内外交困的格局,蒋介石更为强调“攘外必先安内”。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蒋介石仍旧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对日屡屡退让。在《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攘外必先安内”由口号升级为方针,蒋介石大举筹划围剿中共,对日侵华则以不抵抗政策应付。在民族危机日深、民族情绪高昂的背景下,蒋介石对“攘外必先安内”的坚持引发民众不满,谴责之声四起。 攘外必先安内与不抵抗政策、“最后关头”说 不抵抗政策的实行与蒋介石对国力的判断、诉诸国联调停的设想、“最后关头”说息息相关。彼时中国国力虚弱,经济发展落后,国防力量不足,蒋介石认为彼时抗击日军会遭至民族灭亡,故而对日军的侵略实行有限的抵抗,力避产生重大冲突,以求争取国际同情,在国联的介入下维护国家主权。但国联的绥靖政策使得蒋介石诉诸国联的构想就此破产。蒋介石提出最后关头说,认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必将奋起抵抗,但“最后关头”的具体内涵与表现长期未具体说明,十分模糊的“最后关头”更使得蒋介石屡屡隐忍退让。“攘外必先安内”与不抵抗政策并非卖国投降,事实上蒋介石有进行抗日的打算,不抵抗的限度受到“最后关头”这一底线的限制;但“最后关头”这一底线的并不明晰,也使得不抵抗政策一再执行,领土主权也因此一再沦丧。 安内手段得失 蒋介石的“安内”包含剿共、打击地方实力派、进行经济建设三项内容,但实际操作上却以剿共为主,在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剿共中,蒋介石构想的经济建设并未良好开展。实施上,“安内”的手段并不仅仅只有清剿,还包括谈判与适当的政治让步等,这都是团结反对力量的有效途径。但蒋介石采用了高压的手段屡屡清剿,对共产党猜疑颇深,对团结地方实力派也无诚意,这阻挡了国内军事力量的联合,不利于抗日战争的开展。“攘外必先安内”纵有维护民族利益的原则性,亦表现出更高的党派性与蒋介石谋求最高权力的私心。 蒋介石的政策转向与西安事变中的路线冲突 在华北危机后民族危机愈发严峻的背景下,蒋介石因始终无法完成对共产党的清剿,转而尝试着与中共进行接触,谋求联合抗日。但蒋介石仍旧以武力清剿作为对付中共的上策,且出于对地方实力派的分化策略与西北地区利益的考量,蒋介石在红军完成会宁会师后,旋即部署第六次围剿,并带领大批高级军官亲往西安坐镇 ,准备取代张学良的东北军与杨虎城的西北军。受共产党感召的张杨苦劝无果,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所体现出的,并不是抗日与否的冲突,而是如何抗日的路线冲突,也即联共与剿共的冲突。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演变: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 在《八一宣言》与瓦窑堡会议之时,中国共产党虽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并未将蒋介石列入统战的对象,“反蒋抗日”的口号并未改变。之所以出现这一判断,因蒋介石对日妥协退让,对中共坚持围剿,无法判断其能否成为坚定抗日的力量,十年内战中的仇恨更是使中共一时无法与之联合。但在华北危机后蒋介石对中共的试探中,中共感知到蒋介石有可能转向抗日,虽提出“逼蒋抗日”,将其列入统战对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七七事变的爆发更是促成了国民党对日态度的强硬,中共于是“联蒋抗日”,开展第二次国共合作。
学情分析
本课类型为新授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学生人数约50人。在经历初中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对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阶段的历史进程有了大致把握,清楚九一八事变、东北抗日联军、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等基本史实。上述知识背景为本课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现阶段的学生具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与旺盛的探索欲,愿意积极配合教师的引导进行知识学习,这也为本课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学生对日军侵华的历史进程理解不足,需要教师配合地图进行展示。现阶段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不足,教材所涉及的日军侵华罪行较为系统且内容繁多,需要教师设置教学任务并加以归纳呈现。学生对日军侵华的原因存在知识欠缺,需要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解读,并加以归纳总结。学生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认识浅显,需要教师配合材料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蒋介石对日屡屡退让的深层原因,与彼时中共的坚定抗日、民众的抗日情绪形成对比。学生对“攘外必先安内”的具体内涵亦不甚了解,需要教师结合材料,讲解其任务、实际运用与影响,从而在对比中认同中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与学生的爱国行为。学生对西安事变的认识流于基本史实,需要在史料阅读与教师讲解中理解其发生的背景与最终得以和平解决的原因。同样的,之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最终形成的原因,学生认识较为粗浅,需要教师讲述七七事变与《国共合作宣言》中中国共产党的让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教学立意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将重心置于内政,全力围剿红军。但日军来势汹汹的侵华进程、罄竹难书的侵华罪行、蓄谋已久的侵华动机,都表明日本大有将中国亡国灭种之势。当中日民族矛盾已然上升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际,“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重心显然并不合理。在“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指导下,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这其中既有衡量综合国力后的无奈,亦有诉诸国联以求解决的构想,还有“最后关头奋起抗争”的决心。但大国的绥靖使得诉诸国联的构想破产,并不明晰的“最后关头”亦使国民政府屡屡妥协退让。与之相对的,以东北抗日联军为代表的中共抗日武装坚定抗敌,国民的民族情绪亦不断高涨。“攘外必先安内”纵有多重救国任务的考量,但实际上以武力剿共为重心,高压的安内手段收效甚微,更是阻碍了抗战力量的团结。反之,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更为符合彼时民众的诉求。当蒋介石部署第六次“围剿”之际,西安事变发生了。南京讨伐派兵临城下,中共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次日通电呼吁全民族抗战,并作出适当政治让步,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从“攘外必先安内”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向,由此完成。蒋介石走过了在他看来符合历史逻辑的道路,近代中国也经历了极为沉重痛苦的一段。 教材中对“攘外必先安内”的描述如下: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全课的教学则始于对“攘外必先安内”的追问:在日寇侵华的背景下,仍旧将主要力量用以围剿红军而非奋起抗战,这样的政策重心是否合理?在“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指导下,对日本的侵略奉行不抵抗主义,节节退让的丧权辱国行径,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用围剿中共的方式来统合国内的政治力量,这样的“安内”手段是否失当?最终,由“攘外必先安内”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转向,又何以实现? 这四重追问又分别对应本课的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攘外必先安内?日寇何容安内!”,介绍日军侵华进程的来势汹汹,侵华罪行的罄竹难书,侵华动机的蓄谋已久,指出民族矛盾高于阶级矛盾的时代背景及蒋介石将重心置于内政并不合理。第二部分为“攘外必先安内?攘外方能安内!”,讲述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中的三层考量,即综合国力的对比、诉诸国联的构想与“最后关头”说,并介绍其所作有限抵抗、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事迹及其代表的中共坚定抗战的态度、国民民族情绪的日渐高涨。第三部分为“攘外必先安内?和内始能攘外!”,讲述蒋介石“安内”的主要任务及其具体实施中的失当之处,并介绍《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指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方深得民心。第四部分为“攘外必先安内?民族统一战线!”,通过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教学,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从“攘外必先安内”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转向得以实现的原因。
教学目标
通过《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沈阳事变》的史料阅读、图表结合对日军侵华进程的介绍,使学生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地位(历史解释·水平1),认识日军来势汹汹的侵华进程(时空观念·水平1)。通过表格概括的方式,使学生认识日军罄竹难书的侵华罪行,由此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水平1、2)。通过阅读《征讨清国策》、三十年代日本军部秘密文件、《近卫文磨手记》、《党史可以这样讲》的四则史料,结合教材,认识日军侵华动机的蓄谋已久(史料实证·水平1),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原理(唯物史观·水平1、2)。通过阅读《关于抗日战争开端问题的几点认识》及教师讲授,形成“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蒋介石将重心放于‘安内’并不合理”的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水平1),认识“历史发展是曲折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并不同步”的唯物史观原理(历史解释·水平1,唯物史观·水平1、2)。 通过阅读《“攘外必先安内”再批判》、《告全国国民书》、《一致奋起共救危亡》及教师讲解,了解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复杂原因与具体实践(史料实证·水平1)。通过学习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事迹,感悟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抗日精神(家国情怀·水平1、2)。通过阅读《北平师范大学致电国民政府》、《中国近代史》,了解对日节节退让下日渐激昂的民族情绪,感悟彼时民众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水平1、2)。 通过阅读《对于黄膺白先生之回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研究》、《“攘外必先安内”再批判》,理解蒋介石“安内”任务所在、具体实施的失当之处(史料实证·水平1)。通过学习《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面前的深明大义与学生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水平1、2)。 通过阅读《蒋介石日记》、《张学良文集》、张杨通电、《王子壮日记》、《张学良与西安事变之解决》、《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的任务的指示》、《周恩来选集》与教师讲解,了解西安事变的背景与过程(史料实证·水平1),认识中共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上所作努力(历史解释·水平1)。通过阅读《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国共合作宣言》,了解全面抗战的开始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认识中共为全民族团结抗战所作政治让步(史料实证·水平1,家国情怀·水平1、2)。通过自主思考与教师讲解,理解“攘外必先安内”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转向得以实现的复杂原因(历史解释·水平1),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唯物史观·水平1、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具体教学行为
新课引入 出示材料: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北宋)赵普 教师介绍攘外必先安内的历史来源。 出示九一八事变视频截图及材料: “攘外必先安内”是古来立国的一个信条,如果内部不能安定,不但不能抵御外侮,而且是诱致外侮之媒。——蒋介石《修明内政与整饬吏治》(1932) 教师介绍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出示教材原文: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 教师配合课件讲解:我们不禁要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方针进行层层追问:在日寇侵华的背景下,仍旧将主要力量用以围剿红军而非奋起抗战,这样的政策重心是否合理?在“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指导下,对日本的侵略奉行不抵抗主义,节节退让的丧权辱国行径,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用围剿中共的方式来统合国内的政治力量,这样的“安内”手段是否失当?最终,由“攘外必先安内”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转向,又何以实现?
攘外必先安内? 日寇何容安内! 1.1 来势汹汹的侵华进程 出示材料: 吾早已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张学良《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沈阳事变》(1931.9.19) 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彼时驻沈阳士兵对九一八事变的判断 教师讲授九一八事变,并设问:九一八事变,真如当时的士兵所判断,只是一次寻常的挑衅吗? 出示表格与日军侵华示意图,结合地图讲授日军来势汹汹的侵华进程。 出示材料: 日本图谋的已经不是通过战争获取局部的利益, 而是通过局部侵略向着全面侵略发展, 图谋吞并中国乃至东亚。——荣维木《九一八事变与中国的政局》 教师结合材料及课本,讲授九一八事变的地位。 1.2 罄竹难书的侵华罪行 设置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根据教材总结日军侵华罪行。 出示表格,进行解读。 设问:日军侵华行径来势汹汹,侵华罪行罄竹难书,大有对中国进行亡国灭种之势。日本究竟为何发动侵华战争? 1.3 蓄谋已久的侵华动机 出示如下材料: 材料一:若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进而巍屹于万国,保持安宁,则不可不分割清国,使之成为数个小邦……趁清国还幼稚,我们应断其四肢,伤其身体,使之不能动弹,我国才能保住安宁,亚洲大势才能为我掌握,由我国维持。——《征讨清国策》(1887) 材料二: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展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三十年代日本秘密文件 材料三:内阁,也就是国务,不过是被军事控制的软弱手段罢了。仅仅依靠各政党团体的力量已经不能抑制军方,故依靠这些既有政党和不同的国民组织,将扎根于全体国民中间的组织等与其他们具有的组织力量为背景建立新体制和内阁时才能压制住军队,才能解决中国事变。——近卫文麿《近卫文麿手记》 材料四: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斯国新《党史可以这样讲》 教师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 总结日本侵华原因,并介绍绥靖政策。 出示结构图及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客观形势和人们主观认识之间的反差,形成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织,局部抗战和国共内战同时并存的复杂局面。——程舒伟《关于抗日战争开端问题的几点认识》 讲授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蒋介石仍旧将重心放于“安内”并不合理。
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方能安内! 2.1 难寻底线的无奈退却 出示材料: 工业化程度低,工业结构很不健全,现代化工业基础薄弱。国家经济重心和工业区集中在沿海少数省份,工业布局的畸形状态极不利于对日抗战的发动……省自为政,军自为风,内战内耗,国防力量薄弱,更是不争的事实。——熊宗仁《“攘外必先安内”再批判》 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告全国国民书》(1931.9.23) 如至国际条约价言义一律无效,和平绝望,到忍耐无可忍耐,且不应忍耐之最后地步,则中央已有最后之决心与最后之准备。——蒋介石《一致奋起共救危亡》(1931.9) 教师结合材料,讲解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背后对于国力的考量、诉诸国联的构想及其破产、“最后关头”说及并不明确的底线。 教师结合一·二八淞沪抗战与长城抗战的主将照片,讲述蒋介石所作出的有限抵抗。 2.2 坚定抗战的中共力量 教师结合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将领的照片及口号,介绍中共领导下东北抗联的英勇事迹,及中共坚定抗日的态度。 2.3 日渐激昂的民族情绪 出示材料: 一遇外敌,辄取不抵抗政策,洵属奇耻。——北平师范大学学生电国民政府(1931.9.25) 全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食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要求进行抵抗。……示威学生在珍珠有桥遭到大批军警的血腥屠杀……当夜,国民党当局又派出大批军警赴各校搜捕学生,并武装押送各地学生返回原地。——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爱国有罪,冤狱遍于中国;卖国有赏,汉奸弹冠相庆。——当时对中国政局的描述 教师结合材料,讲述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国民民族情绪的日渐高涨。
攘外必先安内? 和内始能攘外! 3.1 坚持剿共:倒行逆施的挫败 出示材料: 材料一:一从政治上经济上致力统一,以形成整个的对外体系。二对于赤匪之骚扰后方,牵制兵力,予以扫除,俾无后顾之忧。三尽可能的努力谋物质上之建设,以期抗战力量之增强加大。——汪精卫《对于黄膺白先生之回忆》 材料二:当时,每年用于“剿共”及内战的军费开支达全国预算总支出 40%以上,大量财力物力投诸“剿共”军事和其他内战中,建设经费寥寥无几,致使生产建设及国防准备均之善可陈。造成这一局面,国民政府武力和高压的安内方式不能不负相当责任,这种“一面准备而一面自相消耗”的安内,使安内相对进步的一面难以真正发挥。应该说,正是在安内的方式上,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选择有着严重问题。——黄道炫《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研究》 材料三:(“攘外必先安内”)的出发点,是进一步维护和巩固国民党的一党专制,进一步实现和维护国民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它虽然包含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独立完整、争取民族生存自由的原则性和民族性,但其党派性却高于民族性。——熊宗仁《“攘外必先安内”再批判》 教师结合材料,介绍蒋介石“安内”的主要任务及其实际操作,并引导学生认识其政策失当与党派性。 3.2 一致对外:合乎民意的主张 教师讲述《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于一二·九运动,介绍“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倡导方与民心相契合。
攘外必先安内? 民族统一战线! 4.1 西安事变:兵谏以求联共 出示《会宁会师》油画及材料: 材料一:且东北军之兵心,为察绥战争而动摇,而剿赤之举,几将功亏一篑,此实为国家安危最后之关键。故余不可不进驻西安,以资镇慑,而挽危局。盖余个人之生死,早置诸度外矣。——蒋介石《蒋介石日记》(1936.12.2) 教师讲解:面对着侵华日军的步步紧逼与“剿共”的屡屡受挫,蒋介石虽然做出了与中共接触的尝试,但他仍旧不放弃武力消灭中共的尝试。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蒋介石旋即筹备第六次围剿,要求张学良进攻驻扎在陕甘的红军,并亲自前往西安坐镇督战。 出示张学良与杨虎城的照片。 教师讲解:张学良是东北军的领袖。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下令不抵抗,并在日军的侵略中一再退让,最终将东三省拱手送人。对日本侵略者的国仇家恨始终存在于东北军将士的心中,他们对未能收复失地愤恨不已,也对持续内战极度不满。张学良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实行容共政策。西北军主要将领杨虎城也积极主张抗日。 出示报纸截图。 教师讲解:在屡屡劝说蒋介石无效之后,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兵谏,于1936年的12月12日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联共抗日。此为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出示材料: 材料二:良等此举,纯为抗日,绝无造成内乱之意,并尽其所能,避免内战。如中央不顾民意,肆行压迫,则是中央自造内乱。——张学良通电宋美龄、孔祥熙等《张学良文集》(1936.12.15) 材料三:西北军民一致主张如下:(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张学良、杨虎城通电》(1936.12.12) 教师介绍张学良与杨虎城的救国主张。 出示材料: 材料四:如居(正)、戴(季陶)、孙(科)均以为事已至此,如冀其觉悟,非可徒托空言,要需急速用兵包围西安,解决其实力若干,迨其本人感觉生命危险,必始能促其就范,更能断其与共党之联络也。——王子壮《王子壮日记》(1936.12.24) 材料五:(1936年12月)18 日,张学良复电孔祥熙、何应钦等,提出:除非中央确有改变政策,积极领导抗日,否则“委座南归,尚待商榷”。张甚至直接警告何应钦:“在此时期,最好避免军事行动……否则彼此军人,谁有不明此中关键也哉?”——杨奎松《张学良与西安事变之解决》 材料六:彼日本者,自闻南京决定讨伐张杨,兴高采烈,坚甲利兵,引满待发……而日本乘机入寇,因虚而袭沪宁,取青济,华北独立,西北亦危,全国丧亡,真将万劫不复。螳螂黄雀之喻,亲痛仇快之讥,千秋万世,永难湔涤。——《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1936.12.15) 教师介绍南京讨伐派的行为与张学良的威胁,并介绍在双方剑拔弩张、内战一触即发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警告。 出示材料及报纸截图: 材料七:坚持“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立场,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用一切方法联合南京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达到推动南京走向进一步抗日的立场,揭破日寇及亲日派利用拥蒋的号召,发动内战的阴谋。——《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的任务的指示》(1936.12.19) 材料八:今天以前发生内战,你们负责;今天以后发生内战,我负责。今后我绝不剿共。我有错,我承认。你们有错,你们亦需承认。——蒋介石在机场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对话,《周恩来选集》 教师介绍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作出的判断及周恩来赴西安谈判,最终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出示材料: 教师解读材料,介绍周恩来与蒋介石谈判中所作让步。 教师讲解: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协商与让步之下,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在张学良的护送下返回南京。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而未发生更大规模的内战。 出示课本内容,介绍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4.2 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出示卢沟桥事变形势图,讲解卢沟桥事变过程及其地位。 出示材料: 材料九: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日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7.8) 材料十: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1937.7.17) 教师根据材料讲解国共两党对七七事变的反应。 出示材料: 材料十一: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周恩来《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 教师讲解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及中国共产党所作让步。 思考:结合本课内容,从“攘外必先安内”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转向何以实现? 教师给出参考答案并配合课件展示进行讲解:日军侵华程度的加深,促使蒋介石将政策重心从“安内”转向“攘外”。国民党的对共产党的围剿屡屡被粉碎,武力剿共的目的难以达成;社会民众、国民党内部分将领、军队对内战不满,西安事变更是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安内的手段从“剿共”转向“和内”。中国共产党深明大义,搁置十年内战所造成的仇恨,将蒋介石列为统战对象,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与国民党的协商中适当作出政治妥协,且在西安事变争取和平解决,避免内战爆发,中共的统战策略,从“反蒋”转向“联蒋”。
本课小结 教师通过讲解,带领同学们回顾本课脉络并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