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为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授课对象为新高一学生。本课上承《人民解放战争》,即新民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下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即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上曲折探索。而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这七年,中国实现两大历史性的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的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因此,学好本课是掌握和理解现代中国发展脉络的第一把钥匙。本课内容包含四个子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四个子目,相当于初中历史统编版教科书五课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这反映出两方面的信息:第一,从学情而言,初中教学注重讲述具体的、生动地历史史实,抛开新高一学生形象与抽象思维、智力与能力等的个体差异,新高一学生在上课前应对本课四子目的具体史实和表征知识已基本掌握。在此基础上,高中教学应避免相同的知识点简单重复,高中授课应更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注重显性历史知识背后隐性、深层的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维度、视野广度和思考深度;第二,高度凝练的“纲要”式内容,浓缩的教学时间以及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要求,都决定了高中课堂教学必然重在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与大势,不可能面面俱到、精讲细讲。因此,挖掘出可以统摄整节课的主旨与灵魂尤为必要。我在对比初高中教材后发现,初中教材并没有涉及“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意义,但高中教科书对该理论概念则有着清晰的表述:“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初高中知识点的对接过程中,哪里有断层,哪里就必然有教学设计的生长点。
教学主旨与教学目标
基于学情和教材,本课的教学主旨定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在毛泽东思想引领下,领导中国人民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其设计意图在于:突出四子目史实背后的历史特征,同时聚焦于毛泽东思想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根据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程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教学主旨、学情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提取视频信息并归纳教材内容,说出“人民翻身”的具体表现,从个人和国家两个角度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通过阅读“书信”史料,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运用历史地图和时间轴,综合多种史料信息,从国内、国际等视角理解上述举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借助“国民经济”表格数据,通过比较、分析重、轻、农等经济数据信息的差异,结合其他史料信息,阐释“一化三改造”背后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辩证联系。运用时间轴,从短时段和长时段感悟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理解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巩固人民政权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难点:1.阐释“一化三改造”背后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辩证联系;2.感悟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1. 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面貌2. 追寻: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征途3. 探究:中华民族腾飞的新起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部分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面貌 播放一位农民曹铁参与一届政协及开国大典的口述史视频,借助视频中的旁白“那是翻身的日子”设问:(1)根据视频内容说一说为什么“那是翻身的日子”。(2)结合教材一届政协和开国大典的具体史实论证该观点。 尝试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视频、材料和教材内容进行作答,从初步感知新中国的面貌,到多角度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以视频为载体、以亲历者的口述历史为内容创设情境,将教材高度浓缩的叙述化为有血有肉的历史图景,引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同时根据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设问,引导学生对新中国的新面貌进行有条理的、清晰的描述,达成历史解释的第一层次。
呈现开国大典烟花表演结束后,毛泽东与其卫士李家骥的对话材料,根据对话内容设问:(1)毛泽东所说的“头上”的问题解决了、“三座大山搬掉了”代表什么?(2)请根据曹铁的经历和毛泽东的言语,从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说一说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以亲历者对话式的材料引入教学可给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现场感。而根据曹铁亲身经历的口述和毛泽东形象的语言表述,引导学生将历史叙述的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达成历史解释的第二层次,突破第一个教学重点。
过渡设疑:采用毛泽东与李家骥对话中的“那下一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了”,追问毛泽东所说的脚下的问题是什么?新中国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了解决脚下的问题?通过设疑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追寻: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征途 呈现全国大陆解放形势地图和土地改革地图,设问:根据两则地图材料,概括建国初期存在哪些“脚下的问题”? 阅读地图,初步了解新中国初期存在的“脚下的问题”。 地图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两张地图的具体空间定位,一方面了解新中国初期华南、西南存在国民党残余的威胁,东北因朝鲜战争遭遇边境危机,除东北外广大地区、广大农民仍然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这些具体的“脚下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还可以质疑:这三种历史现象置于同一时空出现,又存在着哪些联系?由此,将教材显性叙述的碎片化知识联系起来,勾连出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
为了理解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解决脚下问题、巩固人民政权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这些历史现象的逻辑关系,以“一封母亲的家书”作为史料,通过提取材料表征信息和设置问题链挖掘隐性知识的方式达成教学目标,突破第二个教学重点。具体如下:设问1: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后方的母亲写给在前线朝鲜战场的儿子——确定时空)设问2:根据材料,说一说母亲所在的后方变了什么样?(提取材料表征信息)设问3:土地改革改了什么?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挖掘信息背后的隐性知识)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回答问题,理解“脚下的问题”之间的联系,阐发历史解释。 选取“一封家书”这样一则细节性的史料,一方面可以通过当时人物的视角“回到历史现场”,在鲜活的历史情境中,让学生温情而又充满敬意地触摸历史,实现过去与现实的对话;另一方面通过对“家书”细节信息的提取、问题链的引领和其他史料的互证,由浅入深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和信息,建构自己对历史解释的能力。
过渡:通过苏联学者的观点,由于抗美援朝加深苏联对中国的信任,在战争之际给中国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中国开启第一个“五年计划”,由此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探究:中华民族腾飞的新起点 首先根据教科书简要“一五计划”概念及其两个基本要点;其次,提供1952年与1957年中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一组表格数据,直观感受“一五计划”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第三,根据表格数据,通过问题链统领,比较、分析重、轻、农等经济数据信息的差异和联系,阐释数据背后蕴含的历史信息。具体如下:设问1:从表格中提取信息,你认为“一五计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浅层次的横向对比表格数据得出结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设问2:根据表格信息,你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的资金从何而来?(浅层次的纵向对比表格数据并由教师提示中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基本国情,学生应较为容易得出结论:主要来源于农业)设问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包括农业在内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变的实质是什么?(激发学生回忆已有知识,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变革生产关系,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设问4:你如何理解同时并举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 分析数据,由浅入深地回答问题,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情况,理解数据背后隐含着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在初中教材中,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分别属于第4课和第5课的内容,较为详细地叙述了两大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因此高中授课时不再拘泥于此。但初中教材中却对两大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并未展开详细论述,这成为高中授课的重要增长点。根据一组数据和问题链的方式,形象直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认识到“一化三改造”之间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达成涵养唯物史观素养的第一层次。
将表格与苏联“一五计划”的内容进行对比,比较新中国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异同。 通过数据对比,了解中苏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差异,了解,感悟实事求是的精神。 通过直观地数据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 “同时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局部修正,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课堂小结 首先,以短时段的时间轴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勾连起子目与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1949-1952年以来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剿匪镇反、抗美援朝等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为“一化三改造”准备了条件;1953-1955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一化三改造”争取到有利的国际环境。而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团结群众的群众路线,1953-1955年的外交活动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开展(标题),而一化三改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作风,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三大精髓,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以长时段的时间轴,前后贯通,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从19世纪中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前仆后继探索救亡图存之路,逐一失败,直至1927年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胜利之路,实现中国从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性转变;而在毛泽东思想的引领下,从1949-1956年,通过一化三改造和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又实现了从新民主义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第二个历史性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的前提和制度基础。往后展望,从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深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12年科学发展观和如今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在具体的现实国情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教学反思
时间紧张,担忧教学目标、主旨能否达成取舍存疑,舍掉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一届人大是否合适思想片面,未能体现毛泽东思想三大精髓之间相互渗透的关系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