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浙江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托,以与革命者对话为线索,采取情景教学模式。在创设情景过程中会,把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形成有序的知识信息,围绕着这些有序的信息形成问题链。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观点,得出结论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和科学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在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首先讲述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揭示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其次讲述武昌起义的全过程、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等主要内容,展现了革命浪潮之下民主化的曲折进程,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最后剖析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局限性和教训。学生情况分析与辛亥革命的相关基本史实,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奠定了从更深层面和更长时段去理解辛亥革命历史影响的基础。高中教材新增的清末新政、保路运动等内容,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辛亥革命置于更丰富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认识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和历史功绩。通过了解三民主义等重要概念,知晓武昌起义等重要事件发生的时空范围及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认识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成立对中国结束帝制、走向民主共和的意义,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及其存在的局限性。(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系统把握辛亥革命的历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全面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9课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展示《革命军》的封面,介绍此书和作者:此书是1903年青年革命家邹容撰写的,关于此书在课本前文有剪短的介绍。2.然而围绕着此书和作者在当时也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简要介绍苏报案。就此提问:一张报纸为何会引起清政府的恐惧?这些青年又为何走向革命?这节课就让我们与这些革命者们对话,一起走进那段历史。 通过设置悬疑导入新课学习 利用书本已有内容,扩展知识,激发学生思考与兴趣。
对话一:关于采取革命的对话 本模块导入:抛出问题 问题1.为什么要革命?师:关于为什么要革命,邹容在他的《革命军》中,一针见血的指出:“革命!革命!我四万万同胞今日何为而革命,吾先叫绝日:不平哉!不平哉!中国最不平伤心惨目之事,莫过于戴狼子野心、游牧贱族贼满洲人而为君,而我方求富求贵,摇尾乞怜,三跪九叩首,酣嬉浓浸于其下,不知自耻,不知自悟。”孙中山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目前中国的制度以及现今的政府绝不可能有什么改善,也绝不会不会搞什么改革,只能加以推翻,无法改良。”问:邹容和孙中山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探讨走革命的道路?(邹容是从追求社会公平的角度,充满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孙中山是从政治变革的角度,充满了对清政府的失望)问题2.何时觉醒为革命者?过渡:面对危局,我们可以参考孙中山的经历,看看他何时觉醒的?教室展示孙中山的早期经历,着重强调他的早年经历,体会孙中山的家国情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的一批革命者率先觉醒,于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建立了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希望通过革命的手段来拯救中国。而早期的革命思想并不是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孙中山就曾回忆到“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就在孙中山为革命而奔走时,清政府也拉开了十年的新政之路。引出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内容,引导学生围绕着十年新政的内容和载泽的奏折,分析清末新政的实质。(设计意图:)过渡:针对清政府的新政,早在1905年孙中山就曾和著名的立宪派代表杨度有过一段对话。播放杨度之孙回忆孙杨之间的对话(时长1’30)揭示立宪派对清政府还存有幻想。展示杨度读《天铎报》的经历,引出立宪派也转向了革命。从而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进行梳理得出结论,思想界转向革命的时间大致在1905年前后。问题3.作为革命者,你害怕吗?过渡:当社会思潮逐渐倾向于革命时,走在前面的革命家们早已经纷纷开始行动,通过武装起义和暗杀的手段,给予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那么这些革命家们在面对可能出现的留学牺牲时,内心是如何活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革命者之一林觉民在诀别之际的《与妻书》。问题:你能感悟到革命者怎样的革命精神?(革命者的家国情怀和心系天下,英勇无畏、百折不挠的精神, “为天下谋永福”的使命担当。) 1.阅读史料,围绕着革命原因进行分析2.孙中山的早期经历,对孙中山转向革命的时间和原因进行解释,体会孙中山的家国情怀。3.了解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阅读史料,分析清末改革的实质。4.观看视频和文字材料,思考以杨度为代表的立宪派为何转向革命。5.梳理课本知识和时间线索,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脉络有清晰的认识,以及立足于查找历史的关键信息。6.朗诵《与妻书》,体悟革命者的家国情怀。 1.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学习2.对孙中山早年经历做一个简单梳理,落实家国情怀。3.通过对革命起因的分析,引出革命是国情所迫,而清政府也在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政局,避免革命。从而推导出清政府的改革带有欺骗和迷惑性。4.视频与文字材料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提炼各种素材的关键信息。5.找出辛亥革命的转折年代,抓住学习的核心。6.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字阅读与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感受革命者的家国情怀
对话二:关于革命方向的对话 本模块导入,引出问题问题1.革命者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材料:要去这政体(君主专制),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却是同民族革命并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实行民族、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进行社会革命,……解决民生主义是革命党人最大的责任。其解决办法就是“定地价的法”,将地价的增长收归国有……革命的目的是实现三民主义,为众生谋幸福。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讲》(1906) (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立宪;为众生谋幸福) 武昌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又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材料:第一章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章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六章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摘录整理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11)阅读这些条文,分析这些条文分别体现了哪些政治原则?结合课本,该法的颁布有何意义?(原则:主权在民、责任内阁、苏安全分立;意义: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问题2. 革命者决定在哪里起义?展示辛亥革命的地图,梳理同盟会成立之后的历次武装起义,结合孙中山的“侵三江踞两湖直捣燕幽”,分析孙中山的战略意图是在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而占领长江中下游,从而推翻清政府。但是现实确实武昌起义获得了成功,之后孙中山曾言:“武昌之成功,奈成于意外……不在武昌之一着,而在各省之响应。”提出讨论:你是否赞同孙中山先生的观点? ①赞同,请你围绕着武昌起义爆发的条件进行论述; ②不赞同,请你从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探索历程的角度进行论述。(①武昌起义的爆发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一是清政府为了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抽调走湖北新军,造成当地空虚;二是革命党人在新军中的宣传起到了效果;三是武昌地理位置重要;四是当地民族工业比较发达,有较好的阶级基础。 ②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多年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大爆发。近代中国的两条主线,一是西方列强不断入侵,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条是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以及义和团运动,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在寻求救亡的道路。而清政府一直在阻挠变革,所以辛亥革命正是对清政府拒绝变革的一次总爆发。) 1.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整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内容2.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内容,结合课本,懂得整理影响意义类的知识点3.史地结合,落实时空观念。小组讨论,落实革命爆发的条件。 1. 问题指导学生学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既是革命的方向,又是对未来中国的设想2.引导学生分析《临时约法》的内容,推导出该法的历史意义,并且结合该法颁布的时间,对该法所起的客观作用进行辨析3.梳理同盟会成立后起义的地理位置,指出革命之初一直围绕着两广地区进行革命,武昌起义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偶然中带有必然,分析武昌起义为何能成功
三、关于革命结果的对话 本模块导入:中华民国在1912年元旦宣告成立,2月12日清政府发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清朝的灭亡,那么革命是否成功了呢?关于革命是否成功,革命家孙中山和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有一段对话,1.提出问题:孙中山为什么这么答复? 2.展示两组表格,探讨辛亥革命的成果:低烈度;促进祖民工业的发展。3.展示材料: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南京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也没有结束国家的混乱状态。 ——同盟会成员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 探讨辛亥革命的不足:(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地位。)4.给出材料:学生围绕着表格以及这节课所学,自主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进行总结。历史意义: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是继美、法之后的共和制大国,也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国。革命中没有流很多血,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1.结合史实和课本内容,探讨孙中山回答的内在含义。2.阅读表格和文字,提炼里面的相关内容,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与不足。3.对本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能够熟练的应用各种知识,完成对辛亥革命意义的总结 1. 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引出辛亥革命的是否成功的讨论。2.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其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3. 运用材料和小组讨论,学生形成对辛亥革命的意义总结,落实家国情怀。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19课——《辛亥革命》。本课设计是与革命者进行对话的情景学习、以邹容、林觉民、杨度和孙中山等人的对话或所写文章为依据,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围绕着这个思路,我将本课设计为三场对话,分别是关于革命手段、关于革命方向以及关于革命结果的对话,其核心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整理课本知识点的同时,体会革命者不惧牺牲,为天下谋新福的家国情怀。在落实历史学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努力学习奋斗。 由于本节课采用《中外历史纲要(上)》这一新教材,教师要在一节课中讲授极大容量的内容,但上课时间却极其有限。在教学环节的优化、选用史料的精炼和对学生思维的调动与点拨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