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裕、走出国门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足够重视,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必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和努力。因此,本课的设计思路是将历史人物串进历史课堂,以邓小平同志为引线,对课本知识点进行高度整合。本课自命题为:《那人·那事·那时代》,即那人——不惧风雨,不畏过往,此部分主要介绍邓小平同志生平简介及其在政治上遭遇的“三起三落”;那事——开启新途,改变中国,此部分主要讲解邓小平同志虽然在政治上遭遇了挫折,但是他依旧鉴定初心,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实现祖国统一,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时代——特定环境,特定政策,此部分主要讲授邓小平同志摸索出来的措施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由一个人物的遭遇透射时代环境,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必须要变革。这样的讲授,符合历史核心素养,充分体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客观经济规律。同时,通过这样的讲述,一方面可以将课本里的死知识融入鲜活的生命,将死知识讲活;另一方面,邓小平同志是学生熟悉的历史人物,这样讲起来学生也更能融入进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本课主要通过设计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和理解史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1课,内容包括“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三个子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张宏达决策,是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不断推动改革开放走向纵深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进程。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从经济特区开始,从沿海到内地,从政策性开放到制度性开放。“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伟大构想,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形式主权,验证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学生情况分析教授对象为高一文科普通班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稍差,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但是学生对中国历史相对熟悉,对邓小平同志的身世很感兴趣,通过人物讲授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梳理40年来改革开放的基本线索和重要成就。(核心素养:时空观念)通过展示多个史料,学生通过对史料的论证和分析,提高史料实证和分析的能力。(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认识“一国两制”构想对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影响。(核心素养:家国情怀)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学习,学生深刻体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改革开放的过程。(二)教学难点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共的政策调整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材料: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师:中国有今天得发展成就,就是我党在当时抓住了历史发展大势,抓住了历史变革时机,在这个过程中,以为伟大的人物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富裕,这个人是谁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伟人,去探寻中国发展的秘诀。 根据教师的讲解反思自己作为青年一代该如何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为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艰辛历程。 历史是人创造的,人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习主席的这段话让学生深刻地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只要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会改变命运,达到思想启发的目的。
一、那人——不惧风雨,不畏过往 屏幕展示材料: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 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 5岁入学,高小毕业后考入广安县中学。 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 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初到苏联学习。教师:通过展示邓小平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思考:邓小平从青年时代就已经体现出了卓越的品质,努力求学,不断追求。屏幕展示材料:“第一落”: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第一起”:1933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
“第二落”: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第二起”: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
“第三落”: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第三起”: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 。教师:请同学们看,邓小平同志的政治生涯可谓一波三折,但是他从来都没有被现实所打倒,而是越挫越勇,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难能可贵的精神,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精神一直鼓励着中国人民不断追求幸福生活,也造就了中国今天的辉煌。过渡: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的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2018年·习近平教师:邓小平的事迹感动了一代代中国人,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那么支撑他在逆境中重生,在不公平的遭遇中依旧没有放弃的是什么?是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苦难而淬火成钢,都是因为心中有远大理想和革命的信念。邓小平同志就是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为中国奋斗了一生。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邓小平同志的伟大成就。 从邓小平的简介反思自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未来的建设者,在求学路上应该如何努力,使自己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邓小平的政治经历反思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的应对,体悟邓小平在艰难的环境下依旧不忘初心,时刻谨记中国建设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通过邓小平的生平简介,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邓小平政治生涯中的“三起三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人生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自己不可控的事情,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看待,不放弃,认真对待生活,树立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通过这种方式,发挥历史的育人作用。通过习近平主席的这段话,再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现在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起到引入下文的作用。
二、那年——开启新途,改变中国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屏幕展示材料: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设问1:请同学们思考材料的主旨是什么?为了解决党的思想僵化问题,当中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教师总结:材料主要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出现了思想僵化,急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此,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场会议。屏幕展示材料:设问2:请结合教材思考在这次会议上,中共领导人作出了哪些重大决定?教师: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12月18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此次会议上作出了一些重大决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并作出回答?教师总结: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政治路线:停止阶级斗争,恢复民主集中制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教师:我们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请同学们结合刚才所讲思考:转折体现在哪里?教师总结:由“左倾”转为实事求是,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由阶级斗争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这些都体现了伟大的转折。从此,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二)改革开放的历程屏幕展示材料:实践证明,保持必要的社会政治安定,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我们的国民经济就高速度地、稳定地向前发展,反之,国民经济就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978.12.22)设问3:请结合教材思考:中共领导人是如何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教师: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段材料强调的是在发展经济时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那么当时的中国应该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教师总结:对外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开放。1.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屏幕展示材料:概念解释: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其实质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农村和城市。农村主要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屏幕展示资料: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分三步走:即初步实行开始于1978年,先是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后普遍实行,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逐步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户集体生产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教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我国农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这些都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概括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过程、中心环节、方向和意义。教师总结:内容:国企管理体制改革(政企分开);所有制改革;流通体制改革;分配体制改革(对这几个名词进行简单解释)过程:1978-1984年试点;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方向: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型意义:释放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2.对外:开放 屏幕展示图片:教师:图片展示的前两幅图是深圳,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深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邓小平同志通过南方谈话,向人们解释了“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提出了要建立经济特区,而深圳就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扇窗。于是,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五个经济特区。屏幕展示材料: 经济特区内:外商投资企业在所得税方面所享受的优惠待遇,比我国内地的中外合资企业所纳所得税要低一半。对进口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免税、减税,特区企业出口的产品,免征工商统一税。在外商投资方向、投资数量、企业经营管理、劳动工资等方面也给予优惠待遇。----《中国经济通史》教师:解读经济特区的含义,引出经济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再观察第三幅图,可以看出我国陆续建立了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开放区。请同学们总结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教师总结:从建立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经济开放区体现了“点线面”的特征,体现了我国最终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改革深化屏幕展示材料: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教师: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是经历了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屏幕展示材料: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 ——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设问4:请结合教材思考:中共领导人是如何推动祖国统一的? 教师总结:采取“一国两制” 屏幕展示材料:“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教师:“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屏幕展示资料:教师:“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推动了我国统一的实现,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四)开启新途,改变中国屏幕展示材料: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引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而经济腾飞又带来了社会进步和生活巨变。教师: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改革开放的实行,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从数据和图片中去深刻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腾飞和巨变。改革开放前的落后:1949年人均GDP27美元;1978年GDP3624.1亿元,人均GDP190美元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大大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990年居世界第十,发展中国家第二;2001年世界第六,发展中国家第一;2006年,世界第四,超过法国、英国1.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通过阅读材料和教材,小组探讨设问1,分小组回答。阅读教材,同桌之间讨论设问1并得出结论。结合教材讨论并作出回答。根据教材和屏幕上的地图,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并得出答案。 通过材料学生更容易理解当时党的思想僵化,必须要解放思想,我国才能顺利的发展,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更快掌握和学习。阅读教材,同学之间讨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历史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我们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概念不清楚,因此涉及到重要的概念讲清楚最重要,同时也让学生掌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规律,这也符合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学生需要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和意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掌握改革的内容、方向及其意义,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因此我对此部分做了简单的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能够更快速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对外开放最重要的是学生要了解我国是如何一步步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因此,在此部分以深圳为例,通过地图和教材引导学生梳理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及其特点,充分了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此部分作为补充,学生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在深化即可,使用时间轴的形式呈现,更符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线索清晰。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含义,知道其成功实践的成果。此部分用材料和图片的形式展示,学生更容易理解改构想,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史料和实际数据及图片展示,让学生深刻体会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深刻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那时代——特定环境,特殊政策 材料: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执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遵循了毛主席的指示,革命就胜利;什么时候。离开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违背了毛主席的指示,革命就失败,就受挫折。……,让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更加自觉的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摘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材料:地方政府、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资统一供应、价格统一规定、人事统一安排、工资统一定级、财政统收统支等,都像绳索捆绑得企业无法动弹。以至于出现了“修个厕所都要打报告审批”、销售的火柴要涨价两分钱需要层层上报至省委常委会讨论决定。 ——《激荡三十年》材料:1978年的中国企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也许我们从外国人眼中能看得更真切一点。美国记者马修斯在中国工厂观察记中写道,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三名女工聊天。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去年,全厂85%的工人都增加了少量的工资,对很多人来说,是10到20年来第一次增加工资。一位日本记者发现重庆炼钢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其中140多年前英国制造的蒸汽式车钢机竟然还在使用。《读卖新闻》记者写道一日本的集成电路工厂干净得一点灰也没有,相比之下,上海这家工厂简直像马路工厂。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31名技师,平均年龄是56岁。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材料:国营企业效益日趋下降也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困难。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一五”时期为11.0%,“二五”时期为0.2%,1963~1965年为14.7%,“三五”时期为7.0%,“四五”时期为4.2%。1974年、1976两年为负增长,出现了“大跃进”以来第二个财政困难时期。从财政角度看,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投资支持国有企业发展的老模式已经到了它的极限。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3)》设问5:请思考:邓小平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材料:邓小平说过:“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材料:集体化运动破坏了小岗村农民的自我谋生手段。为了应付特殊的自然环境,小岗村人几乎每一户都掌握了一种特殊的技能或手艺,以便在农闲外出谋生。但是,合作化和人民公社限制和禁止他们使用这些手段,还禁止他们外出。从而在根本上破坏了村民原有的谋生手段和技能。当农业生产无法改善农民生活。而农民又缺少其他的谋生手段时,农民党人也就无路可走了。 ------萧冬莲《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从历史视角看农村改革的全局意义》载《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6期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元。在当时,对这群“叫花子”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马立诚、凌志军著作《交锋》设问6:请思考:为什么改革首先发生在农村?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设问7:请思考:为什么要对外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已开始被打破,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大伟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重返联合国等国际环境的改善为中国实现统一大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的种种迹象表明,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趋于成熟。 ——陈坚、王钦双《往事回眸:共和国成长记事》设问8:请思考: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教师:本部分为学生课堂探究环节。教师课前印发史料给学生,上课时引导学生进行分小组课堂探究,并总结时代背景,理解特定环境下实行特定的政策。 提前阅读教师印发的材料,并思考相关问题。课堂中小组进行讨论,并作出总结,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展示。 课堂时间有限,提前印发资料给学生,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节省了课堂时间。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总结分析材料的能力,达到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小结 屏幕展示材料:有一种坚持,实在最艰苦的地方,只争朝夕,攻下贫困的堡垒,做群众的知心人;有一种付出,是在重重大山的偏远之处,立下“愚公志”,敢啃“硬骨头”,用汗水扑出康庄大道;有一种牺牲,冲在扶贫第一线,以无私赴使命,用生命铸就美丽家园...... ----唐海鹰《用热血铸忠魂,以生命赴使命》教师:中华民族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献血和汗水奋斗出来的,今天,他们仍在坚持着,他们坚定决心,战胜疫情,他们不辞劳苦,脱贫攻坚,他们终将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庞杂,知识点重点,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一节课的容量太过复杂,因此,在备课的时候采用了对课本进行整合,课外与课堂相结合的模式,以邓小平这个历史人物贯穿全文,整节课分为三个部分,以邓小平的个人生平简介引入讲解,以其为中国的建设作出的实践为线索贯穿整节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符合本班学生的学情。本节课的优点之处在于:对课本进行了高度整合,转换了新的教学思路,突破了讲背景、内容、影响的模式,而采用先讲是什么,再讲为什么的方式,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思路清晰,脉络连贯,更适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第三部分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既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创新性较强,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历史基础和历史思维能力,对邓小平的事迹非常熟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好的学习本节课。同时,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可能讲的不是很清晰,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历史沿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等。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继续对这部分进行深入的研究,争取做到更好。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