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róu měi
lǜ tǎn
xiàn tiáo
cǎi hóng
yī shang
mǎ tí
jǔ bēi
lǐ mào
wēi xiào
绿毯
线条
柔美
衣裳
彩虹
马蹄
礼貌
举杯
微笑
( )
( )
( )
( )
( )
( )
( )
( )
( )
草原风光
喜迎远客
主客联欢
复习旧知
依依惜别
第二课时
1、草原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2.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和同学交流与人惜别的经历。
学习任务一:朗读二、三段,感受人情美。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草原上的主人是怎样喜迎远客的?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什么特点?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喜迎远客
说明草原人民来得快,表现迎接远客的急切。
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鲜艳的服饰
飞驰的骏马
飘舞的衣襟
彩虹
颜色鲜艳
形状优美
比喻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 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 , 。大家的
不同, 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 。
亲切相见:
几十里外
热乎乎地握着
握住不散
语言
心
民族团结互助
主客相聚,情谊真挚。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
进而感受到他们之间热烈深厚的感情。
让人体会到主客双方激动的心情。
1、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面对主人的热情招待,客人是如何做的呢?完成图表填写
学习任务二:朗读四、五段,感受蒙汉情深。
主客
联欢
主人
客人
2、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体会:主客分别时的场景是怎样的?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学习任务二:朗读四、五段,感受蒙汉情深。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依依话别
草原的风光之美和人情之美让“我们”不忍离去。
告别时,尽情联欢,又可见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
1、请同学上台演一演主客是如何联欢的。提示:主人们敬酒时会说些什么?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客人们是如何回敬的?会说些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主客联欢的场面,并分组上台表演。
学习任务三:联系课文内容,从所读内容想开去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时是惊喜和赞叹的,离开草原时又是什么样的呢?
联欢话别
合作交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蒙汉情深,依依惜别。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从草原上主人的热情隆重的远迎、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在夕阳下深情厚谊的话别这些场景中都可以体会到“蒙汉情深”。如:好朋友搬家,汽车站给亲人送行。
学习任务三:联系生活实际,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拓展延伸
与草有关的诗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依依话别四个生动的画面,体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课堂小结
1.推荐阅读:《锡林郭勒大草原》。
2.小练笔:写一写你与人惜别时的场景和感受。
作业布置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