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比热容(课件)(共25张PPT) -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3比热容(课件)(共25张PPT) -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11:3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
第十三章
1.建立并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学习目标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进行简单的比热容以及吸、放热计算。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白天,海水凉,沙滩烫脚。傍晚,沙滩凉了下来,海水却还暖暖的,这是为什么呢?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对于由同种物质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在烧水时,相同规格的加热装置,使一壶水与半壶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
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Q吸
结论: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与其质量有关。
m
Q吸
讲授新课
相同规格的加热装置
加热到100℃
加热到60℃
2.质量相等、初温都是20℃
结论:
加热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物体需要吸收的热量与它要升高的温度多少有关。升高的温度越高,需要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总结归纳: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如果加热不同物质,它们吸收热量的大小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我们要研究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否会受到物质种类的影响,那么,我们需要保证哪些物理量不变?
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
控制变量法
如何比较不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通过比较相同规格加热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Q吸。
转换法
讲授新课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提出问题:
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
1.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2.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有可能相同。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两个相同的烧杯,水和食用油适量,相同规格的两个电加热器、温度计两支、天平、砝码。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讲授新课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讲授新课
记录数据:
物质的种类

食用油
温度(℃)
30
32
34
35
30
34
36
38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0
1
2
3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在吸收相等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是不同的。
2.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得出结论:
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本领不一样
讲授新课
比热容
1.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反映了物质的吸(放)热本领。
(1)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放)热本领强;
(2)比热容小的物质,吸(放)热本领弱。
2.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3.公式:c=????????Δ????
?
4.表达式中,c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Q的单位是J,m的单位是kg,Δ????的单位是℃。
?
讲授新课
比热容
{69CF1AB2-1976-4502-BF36-3FF5EA218861}物质
比热容c/J·(kg·℃)-1
物质
比热容c/J·(kg·℃)-1

4.2×103

0.88×103
酒精
2.4×103
干泥土
约0.84×103
煤油
2.1×103
铁、钢
0.46×103

2.1×103

0.39×103
色拉油
1.97×103
水银
0.14×103
沙石
约0.92×103

0.13×103
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要记住!
讲授新课
比热容
例如: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5.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有关。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质量为 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3 J。
讲授新课
比热容
6.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物体的温度不同,比热容小的温度变化大;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比热容大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正是由于这一特性,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都是由比热容的大小引起的。
现在,你能否解释本节课刚开始提出的,海水和沙子温度不一样的现象了?
讲授新课
北方暖气设备用热水取暖。
培育秧苗时,为了保护秧苗在夜间不被冷空气冻坏,常在傍晚往农田里灌水,就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夜间温度降低时水放出的热量多,从而达到防冻的目的。
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利用了冷水升温,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
比热容的应用
讲授新课
比热容的应用
夏天,阳光照在海上,尽管海水吸收了许多热量,但是由于它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海水的温度变化并不大,海边的气温变化也不会很大。而在沙漠,由于沙石的比热容较小,吸收同样的热量,温度会上升很多,所以沙漠昼夜温差很大。
比热容大的物质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比如: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严重损害。
讲授新课
想想议议
1、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物理意义是什么?
3、2kg温度为20℃的铝块升高到30℃,吸收热量是多少?
1kg的铝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 J
0.88×103
2、2kg的铝块铝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kg的水在温度升高1 ℃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________ J.
2kg的水在温度升高(30℃-20℃)时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 ___J。
0.88×103×2×(30-20)
提炼
公式
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0.88×103×2
讲授新课
热量的计算
吸收热量时:c=????吸????(????末?????初)
放出热量时:c=????放????(????初?????末)
?
Q吸=cm(t末-t初)或 Q吸=cmΔt
Q放=cm(t初-t末)或 Q放=cmΔt
注意:
2.在解题、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文字叙述中“升高到、降低到”对应的是物体的末温(t末);而“升高、升高了、降低、降低了”对应的是温度的改变量(Δt)。
1.公式适用于物态不发生变化时物体升温(或降温)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计算。
讲授新课
热量的计算
例1:一个质量为250 g的钢件,加热到560 ℃,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 ℃,这个钢件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
Q放 = cm(t0-t1)
  =0.46×103 J/(kg·℃)×0.25 kg×(560 ℃-20 ℃)
=6.21×104 J
钢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
解:
讲授新课
热量的计算
例2:某太阳能热水器中装有质量为50 kg的水,水温为25 ℃,在阳光的照射下,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了45 ℃,求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 = 4.2×103 J/(kg·℃) )
?
解: Q吸 = cmΔt = 4.2×103 J/(kg·℃)×?50 kg × 45℃
?
= 9.45×106 J
?
温度的变化量
讲授新课
热量的计算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热量
放出热量Q放
吸收热量Q吸
最终:两个物体温度相等
达到了“热平衡”
若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则有 Q吸 = Q放。
1
若此过程中有热量损失,则有 Q放 = Q吸+ Q损。
2
讲授新课
热量的计算
(已知 c水 = 4.2×103 J/(kg·℃) , c牛奶 = 2.5×103?J/(kg·℃) )
?
解:在此过程中,牛奶吸收的热量
Q吸 = cm(t末-t初牛奶)= 2.5×103?J/(kg·℃) ×0.25 kg×(40℃?10℃)
?
= 18750 J
由于不计热量损失,即 Q吸 = Q放,由Q放=cm(t初水-t末)可得
例3:小惠要用热水加热一袋牛奶,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10 ℃升高到40 ℃,不计热量损失她至少要用70 ℃的热水多少千克?
?????= ????吸????(????末?????初) = 18750?J4.2×103J/(kg·℃)×(70℃?40℃) ≈ 0.149 kg
?
250g
(243mL)
随堂练习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C.密度越大的物体,比热容越大
D.比热容是物体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放)热情况无关
D
2.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它在图中由B到C的这段过程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改变,内能和温度不变
B.比热容改变,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增加
D.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不变
B
随堂练习
3.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铜的比热容小于铝),放出相等热量后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 )
A.从铜传向铝 B.不发生热传递
C.从铝传向铜 D.不能确定
C
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是( )
A.1:2 B. 4:1 C.1:1 D.1:4
B
随堂练习
5.某温泉度假村利用地热水作为房间洗浴用水,请计算:质量为100kg的地热水,温度从7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Q放=c水m(t0-t)
= 4.2×103J/(kg·℃)×100kg×(70℃-20℃)
= 2.1×107J.
课堂小结
比热容
定义
单位
物理意义
比热容的应用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吸(放)热本领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
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
热量的计算
吸、放热公式
热平衡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