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
授课人:汤俊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3、激发学生关爱、保护动物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
3理解拟人的手法和形容词的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
1.在这个奇妙的自然界里,动物是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许多动物都深得人们喜爱。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
刚才有同学讲到喜爱大熊猫,那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
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下面,请大家观看一组大熊猫的图片,具体瞧一瞧大熊猫究竟是什么样子?(出示课件)
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文,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
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二、 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出示课件)
①.纠正字音,注意字形
②.解释重点字词
③.齐读字词
2.浏览课文,思考: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那么从课文标题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 课文标题“国宝——大熊猫”中的“大熊猫”,表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国宝”一词点明了说明的重点, 先说“国宝”,再用表示解释说明的破折号引出被称为国宝的对象“大熊猫”,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这国宝究竟是什么?) (出示课件)
课文的说明重点是“国宝”,如果是你,你会从哪些方面去描写突出这一重点?
(生简要概括几方面)
那么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重点的
三、阅读欣赏,分析课文
默读课文,思考:
①作者从那些方面描写大熊猫的?(出示课件)
②每方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一遍。
2.具体分析每一方面(学生讨论)(出示课件)
①外形——可爱,哪些语句表现出它的可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外形的可爱使它深受欢迎从而很珍贵。
②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哪个词语最能表现这一特点?
③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
④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⑤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不易成活。
⑥生活历史——古老
3.这些方面的描写,说明了大熊猫的那些特点?(学生讨论)
(外形的描写说明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和繁殖情况的描写说明熊猫数量稀少,生活历史的描写说明历史古老是活化石这一特点)(出示课件)
这些特点从而说明大熊猫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国宝)
四、拓展迁移
然而我国的国宝却面临濒危灭绝的危险(出示课件)
大熊猫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能够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由於受历史发展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它目前已处於一种濒危状态。在各种不利因素中,其内在原因是由於食性、繁殖能力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外在原因则是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形成互不联系的孤岛状分布,导致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再加上主食竹子的周期性开花死亡,人为的捕捉猎杀,天敌危害,疾病困扰。这就构成了对大熊猫生存的严重威胁,使其面临濒危的境地。
2.读了这段文字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自由发言)
3.请大家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大家保护野生动物。(出示课件)
五、理请顺序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学生讨论)(出示课件)
(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
五、作业布置
复述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科普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