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8 11:0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皇帝制度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3.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制
4.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的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1、时间:主要是西周
2、选官标准:血缘
3、意义:
巩固了统治,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秩序;
贵族依靠血缘世代为官,垄断了人才的选拔,不利于国家政治的长远发展。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
——《礼记》
世卿世禄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1、时间:战国至汉初
2、选官依据:军功大小
3、意义:有利于打破贵族特权垄断政治的局面,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
军功爵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察举制
1、时间:西汉
2、含义: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3、依据:孝廉、品行
4、意义:
为国家荐举有德行有才学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
容易结党营私,任人唯亲,选拔官吏的权力被世家大族操纵,使国家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
——《汉书·武帝纪》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
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九品中正制
含义:一种由中正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
时间:曹魏政权
评定人才等级
任命官职
中正官(士族)
中央任命
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
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1、时间:隋炀帝
2、背景:
①世家大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的废除;
②庶族地主兴起,参与政权
3、实质:是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最高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4、选官标准:才能、学识
5、特点:
客观的标准: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
公平的方式: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
范围广泛: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
④时间延续:自从隋唐开始,到1905年正式废除。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科举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评价科举制:
积极:(1)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2)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了条件;
(3)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
消极:科举考试的内容大多在儒学经典范围内,特别是八股取士严重禁锢读书人的思想,使被选拔之人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趋势:1.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世袭-推荐-考试);
2.选拔标准渐趋公平、公正(血缘-家世门第-才能);
3.选官的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4.选拔原则: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时间 夏商周 战国和秦初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制度 世卿世禄制 军功爵制
方式 世袭 评定授官
标准 血缘 军功大小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自下而上推荐
孝廉、品行
中正官评定授官
门第高低
分科考试
才学、才能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有事上报
皇 帝
九 卿
中 朝
外 朝
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西汉—中外朝制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草拟诏令)
(执行)
(封驳审议)
六 部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三 省
皇 帝
分散相权
皇权独尊
三省六部制分工与职权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
政事堂
中书门下
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来改称中书门下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影响
特点
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三省分权,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既加强皇权,也提高行政效率。
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
赋税制度
赋税制度
国家
人民
-财政支出:养兵、赈灾、工程、官吏工资···
+财政收入:赋税
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
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即田税
以成年男子为基础的徭役和兵役
以户为基础的财产税,即户税(调)
赋税制度
私有土地
人丁
土地
人丁
无主荒地
流民
国有土地
其他流民
国有土地
人丁
战乱
北魏孝文帝—均田令
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收粮和绢帛
赋税制度
特点:征收对象以人为主
每丁每年要向国家:
1、交纳粟二石,称做租。
2、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
3、服徭役二十天,是为征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交一定数额绢或者布以代役,这称做庸
唐初—租庸调制
赋税制度
背景:
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780年,唐德宗采用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
土地平均
税收平均
土地兼并
税收平均
唐后期—两税法
赋税制度
分夏、秋两季征收
中央定出的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藩镇割据
户税:按人丁和资产多寡缴纳
地税:按田亩多寡缴纳
特点:征收对象
人丁和财产并重
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
唐后期—两税法
赋税制度
影响:
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租庸调→户税、地税
自耕农→商人、官僚、奴婢
以人丁为主→人丁和财产并重
唐—两税法
租庸调 两税法
征收依据 政府依据授田记录向人民征收租庸调 中央政府确定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征收标准 不论贫富,一律缴纳定额的租庸调 无论主户,客户都编入居住地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的多少定出户等
征收方式 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为“租” 每户按田亩纳米粟
每丁每年要向国家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 每户依户等缴纳户税
每丁每年要为国家服力役二十天,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每丁可“纳绢代役”,称为“庸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捐、杂税,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
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民控制
赋税制度
两法对比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政治制度
赋税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三公九卿制
魏晋:租庸调制
唐:两税法
课堂小结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儒学的发展和复兴
道教的发展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佛教的发展与灭佛
文学艺术
诗歌
书法
绘画
雕塑
科技:数学、农学、地理学、建筑、印刷、火药、医学
中外文化交流
印度
日本、新罗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阶段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创 立 隋文帝 分科考试
隋炀帝 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完 善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武则天 开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 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
宋 严格考试程序,严密考试方法,减少考试科目,增加录取名额,皇帝掌握录取权(糊名制、誊录制)
僵化 明清 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文体为八股文
科举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九品中正制
评定人才等级
任命官职
中正官(士族)
中央任命
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
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
皇帝
御史
大夫

























九卿
(虚有其位)
秦调兵虎符
三公
秦—三公九卿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