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0 22:28:15

文档简介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思考题
1、大和统一日本是在什么时候?最高统治者称什么?
2、大化改新是时间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这次改革称为“大化改新”?
3、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影响如何?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比较题
比较三大宗教
?
名称
时间
发源地
创始人
经典
主要教义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填空题
1、本州中部兴起的奴隶制国家    ,于    世纪统一了日本。
2、622年,穆罕默德在    建立起    的国家。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讨论题
谈谈自己对“大化改新”的看法。进行小组讨论:日本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选择题
1、5世纪,统一日本的是( )
A.倭奴 B.大和 C.日本 D.高丽
2、颁布大化改新诏书的天皇是( )
A.中臣 B.孝德 C.明仁 D.德川
3、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
A. 一世纪前后,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B.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
C.七世纪中期,大化改新 D.十九世纪中期,明治维新
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
一、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六十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地区还处于分裂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伊斯兰教符合当时的环境。
二、阿拉伯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牧场面积有限。
三、多神崇拜,长期分裂,混战不休。
四、内部矛盾复杂、商路不畅,造成商业衰落、生产停产。
五、外族入侵。
课件4张PPT。大化改新的原因一、内因统治阶级矛盾下层民众反抗二、外因:催化因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大和国宫廷政变刺杀贵族权臣苏我入鹿宫廷政变孝德天皇 改革派代表—中臣镰足 第一、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打破了奴隶族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 第二,部民边为班田农民,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的实施,建立了新的封建剥削制度,解除了豪族对部民的奴役,使农民的租税和徭役负担固定下来,给农民在经济上以一定的独立性,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生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