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主体的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对于学生来说是有距离感的。如何消除学生与名著的隔膜,还原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让学生能自主自由地走进名著,进行原汁原味的阅读呢?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在接受窦文涛采访时说的一段话让我很受启发,他说:所有的情感和传统都存在于人的内心中,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变化,我们依旧沉浸其中,人心始终是一样的,那种改变,其实非常缓慢。他还说:“文学是迁徙的鸟,在全世界传播,所以人类不论在哪里,其实都是相通的”。
走进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英雄、成长、理想,这样的主题就具有帕慕克所说的那种“人类不论在哪里都相通”的力量。
先从“英雄”这一话题说起,当我们谈论书中的英雄保尔时,我们总是习惯给他贴上“钢铁战士”的标签,让他成为一个近乎泥塑的偶像,那是很可悲的。所以我对英雄尝试了一些还原。第一步,拒绝标签,在文字中还原形象,第二步,体察人性,在思索中还原选择。第三步,笔记摘录,在阅读中还原评价。
以第二部第二章“筑路”一节为例,我们是如何让书中的英雄在学生心中活泛起来的呢?
这一章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它是保尔命运的一个大转弯,也是“群英荟萃”的一章,是照应题目的一章,是一段精彩的“钢铁战士养成记”。我给人物分了三个群体:第一个群体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本书的“男一号”——保尔;第二个群体,我把它叫做“最强男团”,包括所有顽强地与严寒、饥饿、病魔、匪帮抗争的筑路队员;第三个是本书中后来变成反派的一个人物——杜巴瓦。
走进“男一号”——保尔。博雅尔卡车站,冬妮娅和保尔重逢了。我们透过冬妮娅的眼睛看保尔:衣衫褴褛,又破又旧的短褂,两只鞋子不一样,一只是底快掉的破靴子,另一只套着一只古怪的套鞋,脖子上用脏毛巾代替围巾,脸好久都没有洗过,就是这样的一个叫花子似的人物,竟然是筑路队里最可爱的人物之一。
然而冬妮娅眼中的保尔有多褴褛,他在战友心中就有多可爱。
我们不妨再从战友们眼中看保尔。在上级朱赫来的眼中,保尔的眼里有热情,虽然穿着一套胡乱拼凑的服装,但是丝毫不影响他光辉的形象;在潘克拉托夫的眼中,他是让人心疼又令人钦佩的,大雪天里五个脚趾头还都露在外面但他绝对是一个热血青年;他穿的衣服是奥库涅夫送的,套鞋是奥达尔卡送的,枪是朱赫来送,皮衣是丽达送的,安娜的信中还不忘特意为这个黑眼睛的人送去问候。在战友们的心目当中,保尔的形象是非常可爱的。
在这一章里,我们看到了战友和冬妮娅眼中不同的保尔,我们就很自然地联想起那个12岁的少年,本书开头第一章,12岁的保尔穿着“破旧的灰衬衫”,“打补丁的蓝裤子”被神父训斥。后来在第三章里面,他第一次去冬妮娅家,穿着发黄的衬衫,破旧的裤子,然后顶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他也曾经为自己的这个服装而惭愧过,那是保尔懵懂的青春期,开始有了对体面的形象的一种追求。于是,保尔后来在木材厂里面拼命的打工,挣来了一套蓝衬衫,一条黑裤子,还有一双发亮的皮靴,还花钱把自己的头发精心的剪了一下。
于是,在原汁原味的阅读中,我们看到了保尔的成长。过去那个追求外形体面的小伙子,今天已经在冬妮娅的面前不为自己这样“寒酸”的形象感到丝毫别扭了。
第二步,阅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还原保尔在筑路队里的种种选择,来更加真实体会一个钢铁战士的养成记。如:严寒将要侵袭城市,木材严重的缺乏,这个时候,如果你是保尔,你是否觉得此事与自有关?一个半月内,要将一条铁路修到伐木场边上,没有住宿的地方,两个星期换一次班,时间再长就支持不住。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你愿意参加吗?细雨不停,地下满是泥浆,衣服都淋透,又重又冷。一座石头房子只剩下了空洞的骨架,雨点敲打着屋顶残存的铁皮,冷风不断的从破门外面吹进来。每天吃的饭是素扁豆汤和一磅半像煤一样黑的面包。面对这样的食宿条件,你仍然愿意留下来吗?你的工作期眼看就要到期,但当你听到所有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必须继续留在这里。你是否会因为一张团证而牺牲了自己的健康。面临着匪帮发出的生命威胁,你仍然有胆量继续留下来吗?暴风雪来了,坚强如保尔,这个时候也体验到了寒冷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难以忍受。这样的时刻,你还愿意坚持下去吗?最后,伤寒病已向你本人发起进攻,筑路队的工程即将完工,这个时候你觉得有必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吗?我们从这样的一系列的拷问与选择当中,看到了困难在层层加剧。每一次都有人选择退缩,而保尔的选择,每一次都是“留下来”“继续”。每一次他只比我们普通人多做了一点,那就是他替别人多考虑一点,替集体多考虑一点,想自己少一点。在这样的一次次选择之后,再来对保尔的精神品质进行评价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步,笔记摘录,还原评价。
上图左是小说中保尔与丽达重逢后的自评,右是网络上对保尔这一形象的评价。
保尔评价自己当年的行为有一种“用苦行来考验自己意志的悲剧成分”,其实是“不成熟的”。但对牛虻精神的赞成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保尔的一种精神追求——“忠诚”、“接受各种考验的力量”、“受苦而毫不诉苦”、“个人的事情丝毫不能与全体的事业相比”。我觉得这比网络上几近标签式的评价要好得多。这也是我们教给学生值得摘录的内容。
至此,我们利用还原形象、还原选择、还原评价,读到了一个有缺点的,但是在不断成长的保尔,这就是要小说带给我们的那种代入感和真实感。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解读其他人物形象。比如说“男团”当中的潘克拉托夫、拉古金、托卡列夫和克拉维切克。
在还原了个体形象和团体形象之后,在随着人物进行了一次次选择之后,对书中这些句子:“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都怀着同一个志愿——把这钢铁动脉通到那堆放大量木材资源,温暖与生命的泉源那里去”。在这一群英雄的选择背后,我们看到的其实就是这本书要表达的一个主题——对共青团和布尔什维克那种崇高追求与信仰的赞美。
但是自私的因子,并不会永远被囚禁,偶然的一次出逃就可能铸成大错。筑路团队里面的杜巴瓦,就与“英雄”这一称号失之交臂了。他本身是有智慧,有担当的一个人。我们仍然记得他运送物资调度电车时的出色表现。还记得在匪徒袭击匪徒的枪声响起之后,他勇敢的和保尔第一个冲出去,而且他比保尔要表现的更加的谨慎,更加成熟。但是,因为他和克拉维切克都喜欢安娜,为了让克拉维切克远离安娜,他建议托卡列夫将面包师傅出身,本来已被派到供给站去做检查员的克拉维切克调回了工地。克拉维切克被匪帮给砍死了。
这时候,我们不妨让学生去还原一下杜巴瓦的选择。如果你是杜巴瓦,你的内心是否会为自己存在过这样一种私心而感到忏悔呢?
杜巴瓦的私心为克拉维切克成为英雄创造了契机,但他也为自己的走向墮落打开了自私的魔咒。
第二个话题,是见证成长。
这个过程中我用了两种方法,一是视角代入,一是设计情节。
以第一部的第一、二章为例,保尔的童年时期,重点讲述了四件事情:撒烟末、抢枪,结识朱赫来和偷枪。视角代入,走进小说,其实是就经历了整个人物的成长。
用儿童视角代入这部分内容的阅读,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去看当时发生的一系列的社会变革。首先,撒淹没事件之后,“大事儿发生了”,“沙皇给打倒了”,然后“人们贪婪的听着那些新鲜名词,自由、平等、博爱”。
抢枪事件的背后,是“雨雪连绵的11月”,“发生了怪事儿”,然后“很多陌生人来了”,“他们有奇怪的名字——布尔什维克”。然后“1918年春天”,三个好朋友在做游戏的时候,他们看到了戴着红花结的一队人马(游击队)。
“打倒”、“新鲜”、“怪事”、“陌生人”、“红花结”,抓住这些细节,透过一个孩子的眼,看世事变化,看时代变迁,看社会变革。代入感就更强了。
朱赫来在保尔的人生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结识朱赫来,这个情节,也是保尔与朱赫来一生的友谊的开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好的开始。但朱赫来这个人物的出场,其实是大事件所需,是游击队的一个安排。
随着朱赫来的出场,德军开到镇上来了,于是就发生了偷枪事件。
在小说中,从孩子的视角去看,这些经历是有趣的、新鲜的。另一个层面上,我们又看到了当时小说的背景。教学生在阅读中,将小人物的生活与大背景自然关联,比生硬穿插背景效果要好。
从这个角度欣赏小说情节的设计,类似一种“蝴蝶效应”,从小人物的生活切入,再写社会大变革,这也是别具一番匠心的。这样的情节安排中,一个孩子,由懵懂,到慢慢的产生了一些爱憎意识,爱国意识,这样的一种成长和变化就显得特别自然而真实。
第三个话题是理想和热爱。
体会理想与热爱,离不开语言赏读。
保尔的理想是这样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他的理想也可以这样表述:“很快就会有一个人民大众的共和国,将来把你们这些老年人,年老的劳动者都送到意大利去养老。那是一个靠海的气候温暖的国家,那里从来没有冬天,我们要把你们安置在从前资产阶级的宫殿里,让你们在那里,在太阳底下舒舒服服的晒着老骨头。那时我们再到美洲去解决资产阶级。”
对比两段表述,前者是保尔在烈士陵园的一段内心独白。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最高理想。后者是他与母亲的对话。如果只是标签化的摘录,那么对于保尔的理想,保尔的精神,就未免显得“假大空”了。
理想,就是从小说主人公的视角去感受那个时代下,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
理想,是伴随着热爱的。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守护,正是他对祖国的一种守护。
不只对妈妈,这种热爱在小说的其它描写中体现得也相当充分,是很适合深情朗读的。比如,对乌克兰民族,对他们的祖国,对家乡谢佩托夫卡,对美丽的第聂伯河,对青春,对美好的生活……那份钟情与热受贯穿始终。
例如,保尔的童年朋友谢廖沙。他和保尔见面后的一个星期,“就倒在乌克兰秋天的原野上,倒在乌克兰秋天的原野上,没有表情的蓝色眼睛凝视着无边的原野”,就是这样一种挚爱,这样的一种甘于献身,在小说中尤为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