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5单元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5单元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28 11:1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情境中体会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同级混合运算,应从左往右按运算顺序计算”的道理。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习惯,脱式计算书写正确规范。
教学重点:情境中体会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脱式计算书写正确规范
教学过程:
一、呈现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这节课学习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二、呈现算式,搭建单元结构
(一)呈现算式
混合运算,我们学过。比如53-24+38,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还会遇到哪些类型的混合运算呢?比如它们,15÷5×5、4×3+7、
7+4×3、7×(7-5)、(77-42)÷7。
(二)搭建单元结构
1.能把它们分类吗?想一想。
2.可以这样分:53-24+38、15÷5×5、4×3+7、7+4×3是没有括号的。7×(7-5)、(77-42)÷7是有括号的。还可以再分类,53-24+38、15÷5×5是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4×3+7、7+4×3是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7×(7-5)、(77-42)÷7是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最后还要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混合运算的认识会更全面、更深刻。今天我们就学习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三、呈现情境,互动学习新课
(一)情景中探究加减混合运算
1.列车上下乘客情境
列车进站啦!乘客们先下后上,有秩序,很文明。1号车厢原来有乘客53人,下车24人,接着又上了38人,现在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2.列式计算
先独立列式计算,再交流。
(1)53-24=29(人),29+38=67(人)。
(2)53-24+38=67(人)
3.交流:
(1)分步与综合
像53-24+38=67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53-24=29,29+38=67是分步算式。
(2)意义理解
分步:第一步53-24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求出24人下车后车上的乘客数。第二步29+38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求出38人上车后的,现在车上的乘客数。
综合:第一步计算在哪里?找一找,是53-24。通常我们还会做笔记,等于29。就是求出下车24人后车上剩余的人数。第二步计算在哪里?再找一找,是29+38。求出了现在车上有67人。
(3)从做笔记到脱式计算
①笔记29的好处
就是能清楚地看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是29。算第二步的时候,还要用29去加38。
②“笔记”改进成“脱式计算”
笔记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计算。于是人们把笔记进行了改进,创造了一种新的写法,注意看!课件呈现笔记到脱式计算(递等式计算)的过程。
③交流脱式计算的写法
先算出53-24 “等于29”,就在下面一排写等于29,是第一步的结果。接下来“加38”,也写出来。最后算出29+38等于67,在下面一排写,等于67,是第二步的结果。这两个等号,就像梯子一样,很整齐,一步一步写。
④模仿练习
先独立脱式计算23+5-11,再交流。先算23+5,等于28。再算28-11,等于17。
(4)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53-24+38、23+5-11这两道加减混合运算的相同之处是什么?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脱式计算的好处
就是每一步的计算结果都写出来了,能看出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运算顺序很清楚。
(二)情景中探究乘除混合运算
1.两个生活小故事
第一个:动物园的叔叔买了2袋苹果,每袋6个。平均分给4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几个苹果?
第二个:爸爸买回一袋酸奶,5瓶共用了25元。一家人一会儿就喝了3瓶,喝了的酸奶一共多少元?
2.列式计算
先独立列式计算,再交流算式运算顺序及每一步的意思。
(1)2×6÷4,先算2乘6等于12,再除以4,等于3。第一步是求的两袋苹果一共的数量,等于12。第二步求出的是平均每只猴子得到的苹果,是3个。
(2)25÷5×3,先求出每瓶酸奶的钱数,25÷5等于5,喝了3瓶,就乘3,等于15元。
3. 2×6÷4与25÷5×3的沟通
这两道乘除混合运算的相同之处是什么?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脱式计算的好处仍然是写出了每步计算结果,运算顺序很清楚。
(三)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比较沟通
我们把加减混合、乘除混合算式都放在一起。它们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先想一想再交流一下。(
1.都是混合运算,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而且都没有括号。
2.加法表示合,减法表示分。乘法也表示合,不过它是特殊的合(相同加数的合)。除法,特殊的分。加减混合就是普通遇到普通,因此加减法属于同级运算。乘除混合就是特殊遇到特殊,还是同级运算。同级运算,谁在前,谁先算。
3.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梳理形成本课学习框架
新课学习完了,回想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以一年级的混合运算为基础,进一步学习了混合运算,一是加减混合运算,属于同级运算。二是乘除混合运算,也属于同级运算。与原来最大的不同,是从会做笔记,发展到了脱式计算,好处呢,就是书写规范,能写出每步结果,能看出运算顺序,整个计算过程清清楚楚。
三、运用方法,巩固学习内容
(一)基础练习(数学书第50页第1题)
1.计算:第1题,脱式计算,先独立做一做。
2.交流:这些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都是同级混合运算,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评价:对了,给自己加上两颗星。
(二)辨析提升(数学书第50页第3题)
1.请看第2题,先做一做吧再交流一下。第一题是错的,应该先算34-17才对,改正,第一步结果17,再加3,再等于20。第二题先算是3乘8,是对的。第三题是错的,应该先算18除以3,改正,第一步结果得6,再乘3,再等于18。
2.评价:做对了,再给自己加上3颗星。看看自己一共得了几颗星。
四、结束全课,延伸学习内容
今天的学习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在生活中去运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