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2能结合注释说出《出塞》的大意。
3能有感情地朗读《出塞》。
教学过程
一、借助单元导读页,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 出示教材单元导读页,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第7单元的学习,单元导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指名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兴衰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弘扬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传统。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让我们学习历史名人的爱国之情。
那本单元又会学习什么本领呢,一起读一读。
2. 揭示课题,进入古诗学习。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21课,读课题《21 古诗三首》
切入新课,读通古诗。
1.听录音,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播放课文录音)
2.借助拼音试着把三首古诗读正确。
3.反馈朗读。
(1)读第一首诗《出塞》,相机指导
这位同学读得真好,读准了这三个生字的音,题目《出塞》的塞是平舌音,跟老师读—塞。第一句诗中的秦时明月的秦是前鼻音,万里长征的征读后鼻音。在这首诗中还有三个多音字,第一个是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还,这里的还意思是归来。要读“huán”。第二个是“将”。根据注释,我们了解到这位龙城飞将是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所以这个字的字音读“jiàng”。跟老师读——它还有一个读音是“jiāng”组成词语——将来。第三个是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注释告诉我们教的意思是指令、使。所以这个字的字音应该读第声四声“jiào”。
(2)指名朗读《凉州词》相机指导:琵琶读音
这位诗人的名字叫王翰,在诗中提到了一种乐器的名称——琵琶。跟老师读琵琶。
(3)指名读《夏日绝句》
(4)再把三首诗自己读一读,注意停顿。
三、学习第一首诗《出塞》
(一)理解题意。“塞”就是可以做屏障的显要的地方,可以组成词语边塞要塞。出塞是乐府旧题,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常用的题目。诗人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出塞》是他早年赴西域边塞时所做的诗篇,一共有两首,这是其中的一首。在这首诗中,王昌龄向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呢?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意思
读读这首诗,借助书上的注释,看看这首诗每句讲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出来。
3.交流反馈学生不懂之处。
(三)悟诗境
1、出示诗的前两句,说说意思。
(1)读了这两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2)这样的画面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荒凉的 萧瑟的……)
(3)是啊,宁静的夜晚,偏远的边关,清冷的月光,戍边的战士,这是一幅多么孤寂、萧瑟的画面啊!让我们和着音乐,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两行。(师生同读)
(4)遥望明月,我想到了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凄冷的夜晚,戍边的战士们望着天空中那一轮明月,他们会想些什么?(想到了故乡,想到了家人……)因为太思乡了,所以,他们不禁回首,向家的方向望去,他们望到的是什么?
(5)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资料,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资料)仅山东一地的戍边战士,能回家的十个里面只有两三人,回家有希望吗?回首有用吗?正如唐代诗人高适所说:(课件出示)征人蓟北空回首。
(6)他们只能面对这样的现实,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前两句。
(7)人未还,心相系,和战士们同处在一轮明月下的亲人又是怎样一翻情景呢,高适是这样描述的:(出示)少妇城南欲断肠。读着这一句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怎么理解这一句?
(8)仅仅是少妇在盼吗?还有谁在盼?(父母在盼,儿女在盼……)他们那白发苍苍的双亲老泪纵横地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他们那可怜的妻子在哀怨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他们那孤苦的孩子在哭喊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9)同学们,我想用一个“悲”字就能概括他们此时心中的痛苦、无奈。
(10)这就是战争带给我们的痛苦,战争一直延绵不断,思乡的征人,除了想念家人,还在想念谁?(齐读后两行)师简介李广,出示李广资料。
2、这样的将军怎能不让我们怀念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后两句。说一说意思。出示练习册第四题选择填空。
(1)为什么唐代的士兵在思念他?(希望能有一位像李广一样的将军来带领他们保家卫国,希望朝廷能够起用良将……)
(2)这时他们除了有思乡的情怀,还有什么情怀?(誓死守卫祖国边疆的情怀,爱国的情怀……)其实,王昌龄也和战士们一样,有着相同的情怀,所以,才写出了这样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齐读后两行)
(3)这就是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忠诚,感天地;他们的英勇,泣鬼神。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真的越是悲苦,就越是豪壮,这就是唐代边塞诗的特点——悲壮。在悲壮中还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
(四)回顾全诗,拓展延伸
1.现在,假设你们就是戍边的将士,你们矗立在边关,思绪万千,有悲有壮,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悲壮情怀吧!(生配乐齐读)
2.诗的前两句诗人在感叹边战不断,出征不归的遗憾,是为了衬托后两句诗要表达的情感,赞美将士的家国情怀,边关的战事尚未平息,一代代出征将士都在保家卫国,英勇作战,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四、布置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背诵并默写古诗出塞。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第一题和第二题。
板书:
出塞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杰”,会写“杰、亦”等4个字
2.能结注释说出诗句意思,并能结合历史背景和典故体会到诗人的家国情
3.能背诵并默写《凉州词》、《夏日绝句》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出塞》,谁能来背诵一下?生背《出塞》。
导入新课
学习《凉州词》
1.听听这首诗的录音。
2.边读边思考:王翰笔下的凉州词所描绘的边塞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介绍古诗:注释一告诉我们诗的题目凉州词是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经甘肃武威一带,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所以《凉州祠》和《出塞》都是唐朝时期的边塞诗,那王翰笔下的凉州词所描绘的边塞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把诗读正确,想象一下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试着说一说。
指名读《凉州词》,注意诗句的停顿。
4.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场景呢?先来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诗中写到的酒是昔日盛产的葡萄、美酒、酒杯则是用美玉制成的,边塞荒原紧张动荡的战争生活。将士们难得有一次开怀欢聚的酒宴,可战斗来临,他们就要马上投入战场。琵琶声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
5.从一饮一催两个字,你能感受到什么?
饮本该是快乐的。催却给人带来一种大战前的紧张。
诗人描写的是一场军营里的盛宴,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身披开甲的将士们站在那里几杯痛饮,好不畅快。可是这些将士们想要继续痛快畅饮的时候,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呢,这不免令人扫兴。
指导朗读“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6.豪华盛宴戛然而止,将士们即将投入战斗。面对大战,将士们是怎样的表现呢?借助注释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我,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7.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将士们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8.醉卧沙场难道就是醉倒沙场的意思吗?那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1我想象的是将士们在出征前互相鼓励,激发斗志。他们会说如果自己在战斗中失去了生命,就当是喝醉后倒地不起,所以醉卧沙场不是真的醉倒在战场上,而是一种视死如归的态度。
预设2既然投身疆场,就早已做好为国献身的准备,表现出战士们不惧死亡的英雄气概。
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两句诗表现的正是将士们愿意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再读这两句诗。
10.尝试背诵《凉州词》
两首边塞诗,王昌龄描绘的是明月照雄关的苍凉景象。王翰描绘的是欢聚酒宴上大战升起的场面,但他们都表现出守边将士们投身疆场,不怕牺牲英勇豪迈的气概。请你再读一读凉州词。尝试背一背。
学习《夏日绝句》
1.听录音
2.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4.学生交流前两句诗的意思。
(活着的时候要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5.介绍《夏日绝句》创作背景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老师告诉大家,在北宋靖康二年,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高宗皇帝仓皇南逃,许多百姓家破人亡,李清照一家也因为朝廷的败逃而衰败,颠沛流离,她丈夫死了,自己也沉浸人间艰辛。《夏日绝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当他在难度之时,想到了项羽。
6.借助注释理解后两句诗
第一条注释告诉我们什么?
这两句诗还蕴含了一个典故,就是注释二,谁来读一读?
7.启发思考: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小结: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他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而是不肯苟且偷生,这样的精神和气节无愧于七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与项羽比起来,大敌当前,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师领读全诗)
总结:诗人不仅在为自己的苦难而愤慨,更是对当时老百姓们的生活感到担忧。朝廷不能保护百姓的安危,不顾自己逃跑。他是想劝诫当时的朝廷应该像项羽那样身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保护自己的百姓。
8.指导背诵《夏日绝句》
是呀!为国建功立业才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李清照借古喻今,既歌颂了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不顾百姓死活,抛弃中原河山南渡偷生的软弱行径的不满。请你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试着背一背。
四、作业布置
师:今天的作业是一、背诵《凉州词》和《夏日绝句》。二.默写《夏日绝句》。
板书设计
21 古诗三首
《凉州词
夏日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