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8 16:2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陶罐和铁罐
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内容简介
本单元是“寓言故事”为主题的单元,与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相对应,同以文体组元。本单元共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涵盖古今中外。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语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本课是本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已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习时,既要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悟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更要使学生能够将道理联系生活,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目标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0个生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2.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 3.通过T形图,对比了解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感悟文中道理。 4.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0个生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2.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 教学难点: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0个生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2.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
课前预学
(本预学单出自廊坊市开发区李洪涛语文工作室)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初读课文,感受故事
1.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注重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引导学生将不认识、不熟悉的字词用铅笔圈画出来。
活动意图:筛选课文中不认识、不熟悉的生字、生词,让学生重点标记,一边在接下来的识字环节逐个击破。
环节二:认识字词、听说读写
1.将教材要求的生字和生词标上注音展示出来,请学生回忆,读课文的时候是否遇到、是否读对,让学生自由识记,读完以后去掉注音,让学生再读,自我检查不会的词是否已经记住。 2.强调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的写法,比如“傲、谦、虚”;提示生字中易错的字,比如“尘、捧”。 明确:“傲”字书写的时候第三、四、六笔的横要等间距,第七笔横折钩从横中线下起笔,下斜至竖中线左拐; “谦”字第二笔横折提从横中线起笔,“兼”中间的长横在横中线上,两端出头,两竖左短右长。撇、捺收笔持平; “虚”字“七”的竖弯钩竖段在竖中线,过田字格中心再向右弯出。“业”左竖在竖中线上,末笔横长。 “尘”字为上下结构,上部分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捧”字是动词,意为“用双手托”,所以偏旁是“扌”,要区分于“棒”。 3.将词语归类,让学生从众多生词中分别选出与“陶罐”和“铁罐”有关的词语,比如,和陶罐相关的词语有“谦虚、懦弱、价值”,和铁罐有关的词语有“骄傲、恼怒、轻蔑、奚落”。可以帮学生理解“骄傲、傲慢”这组近义词和“骄傲、谦虚”这组反义词的意思。 4.出示文中其他关键词语的释义,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是哪个词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记住,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识记和书写生字,帮助理解课文,为下面深度研读课文扫清障碍。
环节三:再读课文,了解故事
1.掌握生字以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本次阅读注重课文内容的了解。从课后练习第一题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初次默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再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两幅插图中的不同场景,将故事分为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说说每个部分的内容。 2.出示文中两幅插图,帮学生明确故事的发生共分为两个场景:国王的橱柜里和荒凉的废墟上。依此把课文分为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别说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依照故事内容填空。 (1)国王的橱柜里: 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认为自己非常 ,瞧不起 ,常常 它。陶罐却很 ,争辩几句后,便不再理会铁罐。 (2)荒凉的废墟上: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 成为出土的文物, 却消失地 。 3.在此顺势进行科普陶罐和铁罐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铁罐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使学生明确: 陶罐:陶土烧制而成,易碎,但是不容易受温度、湿度影响,长时间埋在土里仍能保持原样。 铁罐:铁制成,坚固耐用,但在潮湿的泥土中容易被氧化,导致生锈、腐蚀。
活动意图:利用课后练习第一题,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接下来分析两个角色不同的性格特点打下基础。科普陶罐和铁罐的相关常识,让学生明确陶罐易碎、铁罐易生锈的特点,理解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是因为被氧化生锈,导致消失。
环节四:回顾课堂,总结收获
1.学会了“陶、罐”等10个生字,“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2.初步了解了本则语言故事的大致内容,认识了陶罐和铁罐两个朋友。
活动意图:复盘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结构有清晰明了的认识,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本课内容。
环节五:作业布置
1.熟练读写“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0个生字和词语表中要求的词语。 2.继续熟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思考:陶罐和铁罐分别是什么样性格的人?你更喜欢谁一些?为什么?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巩固练习课上所学生字生词,继续熟读课文,思考本则寓言故事的中心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