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程标准 (2022年版) 1.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2.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概述
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在抗争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他破坏民主,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
时间轴
特征
总特征:民主革命与帝制复辟。
政治:列强侵华进一步加剧,掀起瓜分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救亡运动。
经济: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
思想文化:先进的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转变为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素养 目标 1.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孙中山的革命之路。(唯物史观) 2.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影响,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认识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通过对孙中山等人革命事迹的学习,体会革命先驱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
重点预习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1894年,上书请求变法自强,遭拒绝后,他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2.1894年11月,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 ,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3.1895年,成立香港兴中会总部;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结果失败。
4.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同盟会成立条件:
(1)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组织基础:各种革命团体也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
(3)领导基础: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2.同盟会成立:
目的 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时间/地点/主导者 1905年8月;日本东京;孙中山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报 《民报》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3.三民主义:
(1)诞生: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
(2)地位: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基础练习
问题 孙中山在和戴季陶的一次谈话中说:“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由此可见,孙中山主张用什么主义来改造中国?“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内容?
主义:三民主义。内容:民生主义。
1.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也是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二者并无原则上和实质上的区别:
项目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对应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思想内涵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
地位 前提 核心 发展补充
意义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2.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1)民族主义没有彻底地、明确地反对帝国主义。
(2)民权主义规定的“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3)民生主义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而是用改良的办法,没有和农民的要求联系起来。
(4)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这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道,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这表明孙中山( B )
A.提倡发展社会主义 B.关注民生问题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D.主张民主共和
★由题干可知,孙中山认为近代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问题,中国应避免再蹈覆辙。这表明孙中山关注社会民生问题。
提能训练
1.“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这是蔡元培对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他评价的是( B )
A.洪秀全 B.孙中山
C.叶挺 D.聂耳
2.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出现了大批仁人志士,他们奔走呼号,著书立说,宣扬革命,为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当时他们宣传的思想主要是( D )
A.中学为主,西学为用 B.反对帝国主义,化解民族危机
C.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D.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
3.某图书馆珍藏了一份珍贵的报纸,它在中国历史上是作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发行的。“它”是( D )
4.“它是孙中山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的革命纲领,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 B )
A.“扶清灭洋” B.“三民主义”
C.自强求富 D.“振兴中华”
5.下表是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据此可知,孙中山是( A )
1894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建立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A.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B.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C.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D.实业救国的引路人
6.1894年,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提出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等主张,倡导变法自强。这表明此时孙中山( B )
A.已经对清政府彻底失望 B.希望通过和平改革拯救中国
C.坚信三民主义能救中国 D.希望通过暴力革命拯救中国
7.1905年,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团体,建立了中国同盟会。此后,同盟会会员刘道一、徐锡麟、黄兴等人陆续发动了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黄花岗起义等。这反映出同盟会的建立( B )
A.使近代化探索由变法转为革命
B.大大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彻底终结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D.使三民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8.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收入分配、住房保障、高质量教育等民生热词,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的。他提出的“民生”的含义是( D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9.“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三民主义( C )
A.核心主张是民族主义
B.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以推翻清朝统治为前提
10.(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孙中山
材料二 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有,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
——摘编自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大会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创办中国同盟会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同盟会成立的重大作用。(4分)
目的: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2分)作用: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解决欧美国家未能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主张及其意义。(4分)
主张:民生主义。(2分)意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之一(或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