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问题: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4-1=34-1=44-1=5由于背景的不同,考虑问题角度的
变化,知识积累的差异等原因,
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举出
这样的例子吗?少年读诗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诗如台上观月
老年读诗如庭中赏月
由于背景的不同,考虑问题角度的变化,知识积累的差异等原因,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1、理解事实论据在文章中的作用,并学习运用。
2、体会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学习目标给重点字注音。
汲取( )
根深蒂固( )
孜孜不倦( )
锲而不舍( )jí dì zī zīqiè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qiè)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生字词小组合作: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2、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4、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1)
(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提出问题:数学问题→2、分析问题:探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3、解决问题:a. b. c. a.缺乏的人:b.拥有的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提出问题:数学问题→生活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分析问题:探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3、解决问题: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关键要具备三个要素。 必需要素区分根据a. 渊博的知识b. 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c. 持之以恒的毅力a.缺乏的人:自我压制b.拥有的人:留意细小的想法,并相信自己学习反馈整体感知1、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如何拥有创造力)
2、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3、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客观事物丰富多样、复杂多变,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研读课文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作者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运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2.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是什么?
4.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5、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思考探究1、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作者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运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方式符合客观实际,遵循
自然规律。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反面论证正面论证(正反对比论证)说理更全面,
更透彻。2、创造性思维有那些必要的要素?A 有渊博的知识;
B 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 和意识;
C 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不断地尝试)。
拥有创造力的人: 没有拥有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 区分二者的根据之一是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结论:人人都具有创造力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运用知识4、做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 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创造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 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受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举例论证有力地证明了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5、作者是如何来论证他的观点的?
富有创造力的人 缺乏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自信) (不自信)
关注极其普通、甚至
一闪念的想法, 进行自我压制
并对它反复推敲,
逐渐充实。
对比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提出问题:数学问题→生活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分析问题:探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3、解决问题: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关键要具备三个要素。 必需要素区分根据a. 渊博的知识b. 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c. 持之以恒的毅力a.缺乏的人:自我压制b.拥有的人:留意细小的想法,并相信自己1、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Home由对四个图形分类的不同答案引出,这样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要点重现探究活动一要点重现2、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了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学习反馈探究活动一要点重现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只有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学习反馈探究活动二课文的标题是否就是中心
论点,为什么?关于论点
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1、标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学习反馈难点回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什么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习反馈难点回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赖于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如何拥有创造力)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问题论证中心: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论 证 过 程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拥有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坚信人人都有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条件积累知识保持好奇心活用知识,不
满足于一个答
案(层层深入) 它的作用有:
①提醒注意,引发思考;
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
③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文章主旨: 作者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指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并得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的结论,坚信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一结论对于当今呼唤创新的时代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拓展训练你是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吗?知识是基础,
活用最关键;
毅力来攻关,
成功在眼前。
——教师寄语下列算式成立吗?1、1+1=24
2、3+3=2
3、9+3=1
4、30+30=1
5、8+16=1 这些算式,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成立的,可是我们换一个方式来计算,它就成立了。(1年+1年=24个月)(3个月+3个月=2个季度)(9个月+3个月=1年)(30分钟+30分钟=1小时)(8小时+16小时=1天) 以上这些答案都是正确的一把锯子 + 一片森林 = 一片荒漠…
一支笔 + 一张纸 = 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
一个李白+ 一壶酒 = 诗百篇1+1=?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我的创造力也不错!看一看:图中是什么?下列算式成立吗?1、1+1=24
2、3+3=2
3、9+3=1
4、30+30=1
5、8+16=1 这些算式,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成立的,可是我们换一个方式来计算,它就成立了。(1年+1年=24个月)(3个月+3个月=2个季度)(9个月+3个月=1年)(30分钟+30分钟=1小时)(8小时+16小时=1天) 以上这些答案都是正确的看一看:
图中是什么?畅所欲言:寄语:爱因斯坦说:“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相信大家能做一个21世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例:
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朵浪花,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石。
生活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 中考链接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朵浪花,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石。
生活是一份试卷,写满了人生的功过是非。
生活是一把伞,承受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生活是一支笔,描摹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生活是一团线,编织着人生的纵横交错。
生活是一条路,布满了人生的荆棘坎坷。
生活是一场戏,上演着人生的喜怒哀惧。
生活是一张照片,记录着真实的市井百态。
生活是一个调色板,调试出人生的多姿多彩。
生活是一支梭,穿透了人生的层层壁垒。
生活是一棵树,结满了人生的累累硕果。
生活是一场梦,模拟着人生的虚虚实实。
生活是一幅画,临摹出人生的曲折漫长。
生活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间的善恶美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