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8 16:1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司马光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
2、思考: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3、了解文章特点,激发阅读兴趣,懂得关爱他人。
学习目标
课文导入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编纂者。他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家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人物介绍
司 跌 皆 弃 持

diē

jiē
chí
字词学习









组词:司马迁 各司其职
造句:司马光是北宋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结构:半包围
tíng

组词:庭院 大庭广众
造句:爷爷家里有一个很大的庭院。
结构:半包围
dēng

组词:攀登 五谷丰登
造句:他们很快就攀登上了这座山峰。
结构:上下结构
diē

组词:跌倒 跌跌撞撞
造句:我不小心跌倒在泥里。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丢弃 自暴自弃
造句:请同学们都不要随地丢弃垃圾。
结构:上下结构
chí

组词:主持 坚持不懈
造句:在学习上我们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
结构:左右结构
得(děi)亏司马光反应快砸破水缸,掉进缸里的孩子才得(dé)救了。

děi (得亏)
dé (得救)
 戏:玩耍。  于:在。
 庭:庭院。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没:淹没,沉下去。  皆:全,都。
 弃:放弃,扔掉。  去:离开。
 光:司马光。  持:拿。
 击:碰,接触:撞击。  迸:涌出。
  群儿 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跌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 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 得活。
wèng
diē
jiē

chí
bèng
/
/
/
/
/
/
/
课文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有一天与小伙伴在庭院里游戏,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水缸里,其他小伙伴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用石头砸破了水缸,救出了落水的小伙伴的事。
课文解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这句写出了怎样的情形?
由“戏”可见孩群玩耍的愉快气氛,由“没”可知落水小孩在水中危在旦夕。前后反差写出了一种十分危急的情形。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想一想:课文中哪个地方写出了司马光很聪明?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此处把其他小孩的行为和司马光的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
文言文语言精练,简短,
文言文的概括能力强。
现代文语言优美通顺,但没有概括能力。
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之处:
起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司马光
沉着冷静 机智勇敢
经过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结果 水迸,儿得活
课文结构
组词练习:
司( ) 挺( ) 持( ) 登( )
同( ) 庭( ) 诗( ) 瞪( )
句( ) 蜓( ) 待( ) 澄( )
司机
同学
语句
挺立
家庭
蜻蜓
坚持
古诗
等待
登山
瞪眼
澄清
课堂练习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