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老子,生卒年不详,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请教过“礼”。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道德经》是其传世作品。
《老子》也叫《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其书是否为老子所著,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书中的论述基本反映了他的思想。原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共81章,5000余字。
《道德经》提出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道”为客观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书中还包含大量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一切事物均有正反两面,“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又以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道德经》思想概要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
修身上:老子主张纯朴、无私、虚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
治国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道德经》虽是深刻的哲理著作,但也有着一定的文学性。
首先,《道德经》是诗体格言式的,用韵文写成。其句式整齐,以古音读之,大致合韵,今音读来亦有诗歌之节奏韵味,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美和旋律美。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第二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三章)等。
其次,《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如对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排比,“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
比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
顶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再者,《道德经》的语言极为精辟,有些是至理名言,甚至是成语、格言、座右铭。
如“少私寡欲”(第十九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第七十八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等。
【创作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变革过渡的时期。而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正是阶级矛盾突出尖锐、贵族集团内部争斗激烈、诸侯攻战不休、社会动荡不已的年代。残酷的战争让老子目睹了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室史,他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主张。《老子》一书所述的内容便反映了他的思想和主张。
【创作背景】
老子提倡以“无为”之道治国,要求统治者无事、无欲,好静,顺乎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为,让百姓复归“朴”“静”,像婴孩一般无知无欲。与此相联系,老子反对战争。他说:“夫兵者,不祥之器。”他还反对提倡“仁义”和“礼”。在他看来,“仁义”并不是人天性中本来具有的东西,而“礼”则完全是外在的虚文,足以助人作伪。和“无为”思想相适应,在个人立身处世上,老子也强调柔弱、谦下、自足、不争,认为唯有这样才能全身远害。
《老子》四章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当其无,有车之用。
【翻译】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有了车轮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的作用。
【原文】埏埴以为器(埏埴:shān zhí,和泥制作陶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翻译】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了器皿的作用。
【原文】凿户牖以为室(户牖yǒu:门窗),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翻译】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车子、器皿、房屋)给人便利,“无”(空间)发挥了它的作用。
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
“有”与“无”对立而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作为实体,“无”作为利用,犹如有了车毂中间的空间,才有了车轮平稳的转动;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才能盛水,盛食物;有了门窗四壁的空间,才具备了房屋的作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让“有”发挥作用。
“有”和“无”相辅相成,在中国的艺术哲学中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音乐中有停顿,绘画中有留白,诗歌中有不得一字尽着风流,园林中不仅强调实景,更强调风声雨声,月影花影的虚景,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哲学最高的一对范畴。
【原文】企者不立(企:抬起脚后跟站着),跨者不行(跨:迈步越过)
【翻译】踮起脚尖想提高自己的高度,反而会站不稳。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
【原文】自见者不明(“见”同“现”),自是者不彰(彰:明晰,清楚)
【翻译】自逞己见的人,本意虽是要显示自己的意见,却往往不能使人明了自己的意见。自以为是的人只凭着自己的主意去判断事情,反而不能弄清楚是非。
【原文】自伐者无功(自伐:自我夸耀),自矜者不长(自矜:自我夸耀。长:一说读chánɡ,指长久;一说读zhǎng,指敬重)。
【翻译】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没有功劳。自大自满的人反而不会被人们敬重。
【原文】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余食:吃剩的食物。赘zhuì行:身上的赘疣yóu),物或恶之(物:众人),故有道者不处(处:为,做)。(第二十四章)
【翻译】上面的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他们。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有道是:欲速则不达,其意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相同。“企”意为踮起脚后跟。“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站得高,望得远,结果呢?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跨”即越过,阔步而行,“跨者”想要比别人走先一步,想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呢?反而走不远,走不快,也走不久。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都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身的天性。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这两句是说偏执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为“自见”“自是”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们只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我,只依赖自我,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伐”“自衿”,是“自我夸耀”的意思,认为自己最能干,好胜好强,好大喜功,有点成绩就自鸣得意。这样的人,到最后终究为大家所抛弃。
【故有道者不处】
从道的角度来看,以上列举的行为举止可以说是违背了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的,打个比方:就好像吃过的剩饭剩菜,又好像人身上长的大赘瘤,连盘子和身体这些物体都厌恶它们。所以那些明白这些规律的人,绝对不会那么干。
这一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我们:为人应该谦恭谨慎,为政应该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方可长久。
【原文】知人者智(智:聪明),自知者明(明:圣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翻译】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圣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原文】知足者富,强qiǎ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长寿)。(第三十三章)
【翻译】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本(自立的根本 )的人就能长久,死而不朽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有道之人身虽死而“道”长存,这就是长寿)。
理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们了解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够了解别人是需要智慧的;比了解别人更难的是了解我们自己,能够看清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明。
这就是让我们不但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与热爱,人生才有方向;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给人生以合理定位。
理解——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我们战胜了别人,只能证明我们比别人有力量。而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一个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
“知足者富”是说财富没有边界,一味地追逐财富,永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满足。唯有消除不切实际的物欲,去除不合理的虚荣,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强行者有志】
唯有心怀大志者,方能坚持不懈。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越强烈,就越能够坚持下去。反之,志向越弱,行动越不能持久。我们做事就要有坚持不懈的志气,有志者,事竟成。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所:为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要有自己人生的准则,要有自己崇高的志向。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这样的人才能够长久。
“死而不亡者寿”讲的是人总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终点,金钱散尽,一切都如过眼云烟。生命可以逝去,但精神却能永存。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它还活着。”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而死,死而不朽!
这一章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要做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他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死而不亡”。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十三章小结】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能够持续反省自己,不断战胜自己的人,就接近于道。老子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和他人攀比会导致焦虑,不断超越过去的自我,才能获得强大的内心。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未兆:尚未显出迹象),其脆易泮(泮pàn,同“判”,分离),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翻译】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保持),问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治理妥当。
【原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累土:一筐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翻译】合抱的大树,从细小的根芽生长起来;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筐的泥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一步步开始走出来的。
【原文】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翻译】妄为要失败,强行把持一定会失去。因此圣人不枉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强行把持,所以不会失去。
【原文】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几:几乎、接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翻译】人们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失败了。
【原文】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翻译】因此,圣人追求常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来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自然发展而不会妄加干预。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事物处于稳定状态时容易掌控,变化在发生之前容易制止,事物在脆弱时容易消灭,微小的事物容易散失。根据这些事实,我们可以推论,要善于谋划即将发生但尚未发生的事物,治理天下就要在混乱发生之前处理。圣人治理天下,提前知晓混乱所以发生的根由,在混乱尚未发生时,就将这些根由处理掉,所以天下得以长久太平。
这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观点,根据事物总是由小而大地向前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谨小慎微的主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大树,从细小的根芽生长起来;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筐的泥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一步步开始走出来的。所以,积少成多,积小成大。圣人善于处理微小的事物,所以事功虽大,祸乱难兴。因为圣人已将乱祸在未萌生或已萌生尚处于微小状态时就处理掉了。这就是“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的道理。
老子主张无为、无执,这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凭借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就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妄为要失败,强行把持一定会失去。因此圣人不枉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强行把持,所以不会失去。圣人无欲于有为,无志于得天下,所以就不会有失败与丧失天下的烦恼。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普通人做事,常常在事情接近成功时失败。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人们不能像刚开始时那样谨小慎微。如果人们能做到自始至终地谨慎小心,时刻保持防微杜渐的警觉,天下便不会有失败的事情发生了。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王侯贵难得之货,贪得无厌地聚敛财货,但是圣人则不欲于此;王侯学有为之道,实施多事之政,而圣人学无为之道,践行清静无为之政;常人不能防微杜渐、慎终如始,圣人则终不为大,而能成其大。所以,欲不欲,学不学,不是说以不欲为欲,以不学为学。而是说圣人所欲、所学与常人的所欲、所学相反。比如,王侯欲为王为主,欲金银珠玉,而圣人却甘居人下,一无所取。这里所讲的主旨仍旧是,法无为,学天道,需要选择与众人相反的志趣与事业。
概括这一章蕴含的道理?
这一章是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以“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结论不同。
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作者首先连用“其安”“其未”“其脆”“其微”四句,形成排比,强调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容易解决问题。再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作总结,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老子认为圣人应该如何做?
圣人无为、无执,他虽有欲望但并不渴求,因此对难得的东西自然就不会特别强求。
圣人要慎始慎终,坚持始终如一。
圣人以不言之教来教化民众,但他从不教育人们必须执行哪些教条。
圣人只是默默地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他以实际行动来使人们幡然醒悟,并得以悔过自新。
《老子》四章小结:
辩证分析“有”与“无”的关系。
谦下守中,不可冒进。
个人修养,重在修身。
依照自然规律,从小事做起,“无为而治”。
【艺术特色】
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举例说理,以具体事物为喻,概括出抽象的道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毂”“器”“室”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无”相依相生。
善用逆向思维。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说理的效果。如“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等,都体现了老子的逆向思维。
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老子》中,多用方言、谚语、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儒家与道家的不同之处: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究“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认为“政治渺小,艺术永恒”。
孔子的一句话,刚好诠释了儒道的最大区别。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这句话就已经说出了儒道之别:道如水,悠然而又淡泊;儒似山,崇高而又安宁。道家讲求修身养性,儒家讲究礼仪,尊孔孟之道。
孔子教我们高调做事
(建功立业,轰轰烈烈)
成就
老子教我们低调做人
(宁静致远,平平淡淡)
境界
儒
道
互
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