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太阳辐射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来源于( )
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C.氦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下图为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
A.干扰电离层,影响有线电视信号传播
B.使地球各地的降水突然增多,洪灾多发
C.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D.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提供能量
4.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太阳辐射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B.增加上海市的旅游资源数量
C.减少煤炭、石油的使用量 D.减少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干扰
知识点2 太阳活动与地球
5.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氮
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①太阳黑子会使地球温度降低
②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太阳活动会引起“磁暴”,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④耀斑将大量能量发射至地球,引起地球上大面积干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20年的某一天,美国一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材料中所描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爆炸 B.太阳辐射增强 C.太阳耀斑爆发 D.核裂变反应增强
8.该“喷嚏”的影响不包括( )
A.信鸽迷失方向 B.长波通信中断 C.指南针失灵 D.南极出现极光
知识点3 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9.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有关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阳能丰富的地区
②利用太阳能发电是西藏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
③利用太阳能发电,连续性好,投资少,收益大
④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下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完成下列各题。
11.某同学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海拔高度 B.电网供电 C.天气状况 D.交通流量
1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
A.拉萨 B.重庆 C.大庆 D.海口
【提升能力】
太阳能作为主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省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下图示意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海南岛太阳能空间分布特点是( )
A.随海拔增高而增多 B.由中部向四周递增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东西部多于南北部
14.影响海南岛太阳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纬度、海拔 B.洋流、地形 C.纬度、气象 D.洋流、海拔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太阳概况和太阳辐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的物质状态为熔融状态
B.太阳的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
C.太阳辐射是风能、化石能源等的能量来源
D.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
16.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出现在太阳内部
B.耀斑常出现在日冕层
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电长波通讯信号不稳定甚至中断
D.太阳大气层中,光球层亮度最大
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联系,并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左图为长三角部分城市分布图,右图为受上海辐射强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由图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空间距离 C.城市交通 D.资源配置
18.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大于浙北的绍兴、舟山、慈溪三市,原因是宁波( )
A.水陆交通便利 B.产业结构相似 C.发展水平较高 D.历史文化不同
【综合素养】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太阳年总辐射量(单位:108焦/平方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有专家预测今后3—5年内,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1)说出图中等值线a所代表的数值大小。描述我国北方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点。
(2)简述图中P地太阳年总辐射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测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下图为第25周期太阳黑子数预报图。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层,黑子出现的区域比附近区域温度偏____。
(2)太阳剧烈活动的现象有____、____、____等,____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估算第24周期太阳活动高峰年是____年,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
(4)说出太阳黑子活动高峰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氢核聚变反应。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太阳通过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两方面影响地球。①项,太阳源源不断的为地球提供能量,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故①正确。②项、④项,太阳辐射是地球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推动着地球表面大气运动和水循环,同时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提供的光、热资源。故②④正确。③项,火山喷发是地球内能的释放过程。故③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②④,正确答案为B。
答案:3.C; 4.C
解析:3.干扰电离层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与太阳辐射无关,A错误;太阳辐射不会使地球各地的降水突然增多,B错误;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C正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能量不是太阳辐射提供的,D错误。故选C。
4.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太阳能的使用量,减少煤炭、石油的使用量,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减轻环境污染,C正确;增加了对太阳辐射的利用,并没有减少太阳辐射对人类活动的影响,A错误。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所以与增加上海市旅游资源数量关系不大,B错误。与太阳活动无关,D错误。故选C。
5.答案:D
解析: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故A项错误;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故B项错误;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故C项错误;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D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太阳黑子不会使地球温度降低;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活动会引起“磁暴”,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太阳活动和气候有一定的关系,可能引发水旱灾害。
7.答案:C
解析:目前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较稳定,不会发生爆炸;太阳辐射的增强和减弱不会对供电造成突发性影响。太阳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不是核裂变反应。耀斑爆发会抛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并发射出很强的电磁波,影响地球的电网输电情况,与材料中发生情况相符,故C项正确,ABD错误。
8.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太阳活动的影响。该“喷嚏”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短暂的中断。对长波通讯没有影响;太阳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信鸽不能辨认方向,指南针失灵,6月份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会出现极光。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9.D; 10.A
解析:9.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透明度较好,日照时间长,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10.世界上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利用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大,且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目前太阳能发电技术并不成熟,在西藏地区不是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太阳能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答案:11.C; 12.A
解析:1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因此影响其亮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阴晴状况。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应该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大量使用,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故选拉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中部较少,沿海较多;西南沿海最多。B正确。
14.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三亚年太阳辐射量多于海口,说明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太阳能越丰富;同纬度相比,中部年太阳辐射量少于东部,更少于西部沿海,原因是中部为山地,多地形雨,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西部沿海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进而造成太阳能分布差异。C正确。
15.答案:A
解析: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构成,物质状态不是熔融状态,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太阳内部具有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氢原子核在此发生聚变反应生成氦原子核,损失部分质量,释放巨大的能量,这是太阳能量的来源,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风能来自于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地质时期的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来,因此太阳辐射是风能、化石能源等的能量来源,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观测可知,太阳表面(光球层)温度约为6000K,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答案:D
解析: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里的活动现象,并不出现在太阳内部,A错误;耀斑是太阳色球层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突然增亮的现象,因此耀斑出现在色球层,不是日冕层,B错误;太阳活动增强时,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射电会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从而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长波通讯信号影响不明显,C错误;太阳大气层中,光球层平均温度为6000K,该温度条件下释放出的辐射以可见光为主,太阳发出的可见光主要来自此层,因此光球层亮度最大,D正确。故选D。
17.答案:B
解析:根据示意图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最强的是离上海最近的苏州,其次是无锡、南通、嘉兴、杭州等,从他们共同的特征看,影响强度大致与空间距离呈负相关,与海陆位置,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等因素关系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答案:C
解析:宁波与绍兴、舟山、慈溪距上海的距离差别不在,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明显大于其他几个地区,主要是宁波发展水平较高,受上海辐射影响较强,C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水陆路交通都便利,历史文化也相同,AD错误;宁波承接上海产业,应该优势互补,协作发展,不是产业结构相似,B错误。故选C。
19.(1)答案:40。我国北方地区的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总体上是东部少,西部多。
解析:据图中对流层的高度为12km可判断,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
(2)答案: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解析:对流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且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水汽易成云致雨,因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答案: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解析:据图可知,B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该层在22~27km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20.(1)答案:光球;低
解析: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其温度比周边温度低。
(2)答案:太阳耀斑;日珥;日冕物质抛射;黑子
解析:耀斑、日珥、日冕物质抛射都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显示,黑子的大小和多少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
(3)答案:2011;2022年太阳黑子数量最多,是第25周期太阳活动高峰年,而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故推算第24周期为2011年。
解析:图中显示2022年是太阳黑子数最多的年份,也是第25周期太阳活动的高峰年。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年,所以第24周期太阳活动年为2011年。
(4)答案: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可能引起地球上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多发。
解析:黑子与耀斑往往伴随发生,黑子活动高峰年,太阳活动剧烈。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与黑子活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所以黑子爆发时地球气候将产生变化,自然灾害多发;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向两极运动,使高层大气的空气分子产生电离,导致大气发光,产生极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