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球的公转 课时分层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地球的公转 课时分层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8 16:2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地球的公转——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时分层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地球的公转
下图为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③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位置能表示地球在远日点附近的是( )
A.A B.B C.C D.D
3.有关今天地球运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到①②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B.地球公转到②③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C.地球公转到③④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④①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即将移动的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北半球,向南移动
C.南半球,向北移动 D.南半球,向南移动
5.当地球公转经过D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B.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
C.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 D.我国长江水量达一年最高值
知识点2 黄赤交角
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9.若黄赤交角变为24°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为( )
A.热带范围变小 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大 D.与现在相同
知识点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城市路灯的照明时间受自然条件影响。下图示意某年北京市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上图四个日期中,对应夏至日的是( )
A.a B.b C.c D.d
11.北京市路灯照明时间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天气变化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太阳运动
下图为冬至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图中X的数值是( )
A.20° B.23.5° C.25° D.28°
13.甲地的纬度是( )
A.83.5°N B.66.5°N C.83.5°S D.66.5°S
知识点4 五带
14.下列关于四季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季的形成是由太阳辐射在一年中的不规律变化导致的
B.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差异
C.夏季是夜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D.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季节正好相同
【提升能力】
仰仪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主体为铜质半球面,在其南部放置东西向横杆和南北向缩杆,缩杆末端延伸到半球中心,并装有一块中间有小孔、可以旋转的小方板。观测时,让小方板正对太阳,使太阳光通过小孔在球面上形成光点,读取球面内刻度可以判断太阳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5.若3月1日天气晴朗,光点在铜质半球面上的移动轨迹为( )
A.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B.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C.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D.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16.夏至日正午时,北京、杭州光点位置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某摄影爱好者在成都甲地(30.5°N,104°E)拍摄下图中宾馆及周边外景时,发现只能逆光拍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摄影时间(北京时间)最有可能在( )
A.6:30—7:30 B.10:30—11:30 C.13:30—14:30 D.18:30—19:30
18.摄影当天成都的昼长可能是( )
A.16小时30分钟 B.13小时30分钟 C.10小时30分钟 D.7小时30分钟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0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楼距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下图),但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审批时,却有一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没有通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户型结构冬季采光条件最好的是( )
A.福州北卧室 B.福州南卧室 C.北京北卧室 D.北京南卧室
20.没有通过规划设计图审批的小区及未通过的原因是( )
A.北京—南楼楼高过高 B.北京—北楼楼高过高
C.福州—南楼楼高过高 D.福州—北楼楼高过高
21.在不考虑各房间面积的情况下,夏季该户型中各个房间空调耗电量最小的可能是( )
A.客厅 B.卧室1 C.卧室2 D.卧室3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下图为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黄赤交角为24.24°时(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23.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综合素养】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左图为南半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下右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
(1)左图为北半球________(节气)日的太阳光照图,理由________。A点的昼长_____小时,C点的地方时是_____时。
(2)左图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
(3)左图所示的日期,地球位于右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位置________,该位置接近地球公转的点________(远日点、近日点)附近,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
(4)当地球运行在右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的________点至________点期间,南通地区昼短夜长,且昼渐长:________点,南通地区昼最长;当地球运行到④位置时,ABC三地的昼长中长到短排序________。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华于国庆节期间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坐北朝南)参观游览,下图为她拍摄的照片。
北京时间第二天中午12时,小华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立即收到了来自莫斯科(55°45'N,37°37'E)的小颖、纽约(40°43'N,74°W)的小萍、悉尼(35°51'S,151°12'E)的小宏等在不同国家留学的同学的点赞。
(1)推测照片拍摄的大致时间,并说明理由。
(2)判断当时与小华不在同一天的同学,并说明理由。
(3)分析比较该日莫斯科、纽约、悉尼三城市的昼长。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B;2.B;3.C
解析:1.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地球公转图的阅读。阅读地图,当地球运动到图示公转轨道的①、②、③、④位置时,时间分别是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故B正确,ACD错误。
2.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地球公转图的阅读。阅读地图,当地球运动到图示公转轨道的①、②、③、④位置时,时间分别是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远日点时的时间是7月初,地球运行到B位置附近,故B正确,ACD错误。
3.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地球公转图的阅读。
A.地球公转到①、②之间,时间是3月21日——6月22日前后,逐渐向远日点运行,速度逐渐减慢,故A错误;
B.地球运动到图示公转轨道的②、③之间,时间是6月22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故B错误;
C.今天是11月27日,地球运动到图示公转轨道的③、④之间,逐渐向近日点运行,速度逐渐加快,故C正确;
D.当地球运动到图示公转轨道的④、①之间,时间是12月22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D错误。
答案:4.B;5.B
解析:4.根据图中地球的位置可以判断,A为春分,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钱,太阳直射点即将向南移动。故选B。
5.根据图中分析可知,当地球公转至D处时,我国为冬季。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为秋季,A错;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为南半珠的夏季(北半球冬季),B对;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为秋季,C错;我国长江水量达一年最高值为夏季,D错误。故选B。
答案:6.A;7.B
解析:6.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的夹角,从图中看出①表示黄赤交角。
7.从图中看出,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应为北半球夏至日。
答案:8.B;9.C
解析:8.考查地球运动。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是23°26',图中P位于赤道以北23°26',应该是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B符合题意,ACD错。故选:B。
9.考查黄赤交角的变化。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即热带的范围,而寒带的起始纬度与黄赤交角是互余的关系,因而当黄赤交角由23.5°变为23.6°,即黄赤交角变大,因而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变小,故C符合题意,ABD错。故选:C。
答案:10.B;11.C
解析:10.夏至日当天北京的昼最长,因此路灯的照明时间最短。对比图中四个日期,b日期路灯照明时间最短,故选B项。
11.路灯照明时间季节变化的原因是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C项正确。
答案:12.B;13.C
解析:12.读图可知,乙地一天之中太阳高度(X°)不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乙地应为出现极昼的极点,出现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相同,题意表明,该图表示冬至日两地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则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直射纬度为23.5°S,因此乙地的太阳高度(X°)等于23.5°,B正确。故选:B。
13.图中显示,甲地地方时正午12时太阳高度为30°,即正午太阳高度为30°,则甲地离直射纬线的纬度差为90°-30°=60°,题意表明,该图表示冬至日两地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则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由此推算,甲地纬度应为36.5°N或83.5°S,图中表明甲地一天之中太阳高度均大于0°,出现极昼现象,因此甲地纬度不可能是36.5°N,而是83.5'S,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答案:B
解析:全球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有规律地递减,据此划分出五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差异;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季节正好相反;夏季是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15.答案: D
解析:3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应为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我国正午太阳在正南,结合仰仪的示意图可知,仰仪投影应与太阳方位相反,即由西北到正北再到东北,方向应为顺时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答案: B
解析:夏至日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向,仰仪投影应在北方,CD错误,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杭州正午太阳光点投影位置应在北京正午太阳光点投影位置的下方,B正确,A错误。故选B。
17.答案:D
解析:宾馆位于甲的西北方,该摄影爱好者在成都甲地拍摄图中宾馆及周边外景时,发现只能逆光拍摄,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西北方位,夏半年太阳日落西北,所以时间应为日落前后;根据甲地的经度判断其与120°E相差16°,时间大约相差1小时4分钟,甲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4分钟,故结合选项可知,摄影时间(北京时间)最有可能在18:30—19:30。
18.答案:B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夏半年成都昼长夜短,可排除C、D两项。成都纬度约为30°N,一年中昼长不可能达到16小时30分钟。
19.答案:B
解析:南卧室朝阳,采光条件好于北卧室,AC错误;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福州因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高,白昼较长,采光条件好于纬度较高的北京,B正确,D错误;故选B。
20.答案:A
解析:北京纬度较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楼影较长,若南楼楼高过高,会影响北楼采光,A正确,北京一北楼楼高过高,对采光无影响,B错误;福州纬度低,南楼楼高过高或北楼楼高过高对采光影响相对较小,CD错误;故选A。
21.答案:D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可知,卧室1、卧室2和客厅应该位于房屋南边,卧室3应该位于房屋北边。又因为该楼盘位于北温带,夏半年日出东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随后西北日落;所以一天中接受阳光照射时间最短的是卧室3,其温度低,空调耗电量最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22.B;23.C
解析:22.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所以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23°26′N~23°26′S,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4.24°,太阳直射的范围会变大,也就是热带的范围会扩大,那么极昼极夜的范围也会变大,也就是寒带范围会扩大,因而温带范围会缩小,故选B项。
23.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其周期是一年;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太阳直射的点最小纬度是赤道,也就是0°纬度。故②③正确。
24.答案:
(1)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出现极昼;12;21
(2)90°;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④;近日点;快
(4)④;①;②;C>B>A
解析:
(1)读光照图可知,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此时为冬至,A点位于赤道上,终年昼夜等分,昼长12小时。从经线间隔可知,两条相邻经线度数差45°,昏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18时,C点地方时晚3小时,为21时。
(2)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是此时全球最高,其他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可知,④地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冬至,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的近日点为1月初,该位置接近于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4)南通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时为当地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昼渐长是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应为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④到①之间。夏至北半球昼最长,应位于②,④处于冬至日,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故白昼由长到短排序为C>B>A。
25.答案:
(1)6:00~8:00(或早晨)。理由:因为此时太阳在东南(或东方)天空,太阳高度较小(或太阳在地平线附近),说明此时为日出不久。
(2)小萍。理由:北京(东八区)与纽约(西五区)区时相差13个小时,当北京为12:00时,纽约为前一天的23:00。
(3)国庆当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昼长大于12小时;莫斯科、纽约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莫斯科纬度比纽约高,昼长比纽约短,所以三地昼长:莫斯科<纽约<悉尼。
解析:
(1)图示太阳刚刚离开地平线,太阳高度角较小,据材料可知天安门是坐北朝南,结合拍摄日期为国庆节期间,可推知太阳在东南天空地平线上,拍摄时应该是日出,时间约为6:00-8:00(或早展)。
(2)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当北京时间是第二天12时,莫斯科(55°45'N,37°37'E)在东三区,小颖的时间是第二天的7:00;纽约(40°43'N,74°W)在西五区,小萍的时间是前一天的23:00;悉尼(35°51'S,151°12'E)在东十区,小宏的时间是第二天的14:00;与小华不在同一天的同学是纽约的小萍。
(3)国庆当日,太阳点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南极附近出现极昼;北半球各地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三地中莫斯科比纽约的纬度高,两地都位于北半球,悉尼在南半球,因此,三城市昼长:莫斯科<纽约<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