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8 16:5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类型 绕转中心 方向 速度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地轴 自北 西逆 向南 东顺 除南、北极点为零外, 其他各地均相等 (15°/时)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零(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日常作息时间
公转 太阳 近似正圆的椭圆,速度大小不等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线速度快 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线速度慢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北极星仰角等于当地纬度。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赤道(1670km/h),30度1447km/h,60度837km/h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
自转 →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公转 → 黄道(平)面 (23°26′) 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 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大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1.移动方向
夏至日→冬至日 向南移动
冬至日→次年夏至日 向北运动
2.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
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直射
3.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2.晨昏线:
A.判定: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是由夜进入昼则为晨线,由昼进入夜则为昏线。
B.特点:
a.晨昏线(晨昏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0.
b.晨昏线(晨昏圈)把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两个部分,昼弧代表昼长,夜弧代表夜长,如果昼弧>夜弧→昼长夜短,昼弧<夜弧→昼短夜长,昼弧=夜弧→昼夜等长。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每天6点日出,18点日落。
c.只有在二分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经线圈相重合,全球昼夜等长,全球各地6点日出,18点日落。
d.二至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夏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e.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15度每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阳日 昼夜交替的时间 24时
(2)光照图的判读
判断南北极,北逆南顺;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计算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昼长夜长的计算)
(3)时差
1.地方时 ①规律:
A.经度相差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4分钟。
东早西晚
C.东加西减
D.同经同时
②地方时的计算: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15°(东加西减)
2.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为同一个时区,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就相差1小时。
②区时的计算步骤:
a.求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余数部分<7.50,取商;余数部分>7.50,取商+1)
b.求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c.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的选择,根据“东加西减”原则)
d.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X 15° 区时为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180度经线
从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从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加一天
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移(右图)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向。
(左右手定则)
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简便计算:太阳高度=900-两地的纬度差
(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外力作用
水流的侧蚀加宽了河道使得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就在河床发生沉积,在水底堆积满一层沉积物。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地壳抬升或者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因素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剧增,这层堆积物被水流切开形成阶地坡。水流继续往下侵蚀,两侧的堆积物就完全露出水面,高过洪水位,形成阶地面。然后河流继续重复侧蚀、堆积、下切侵蚀等过程,形成下一个阶地。
(侵蚀基准面是河流下切侵蚀到最低点的水平面,一般以海平面为主,局部地区以湖泊、河流汇水口、堤坝等基面为准。)
内力作用
壳抬升使得该地区河流海拔突然升高,在侵蚀基准面没变的情况下,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就会剧增,导致阶地面露出、阶地坡形成。之后地壳间歇性地抬升,河流继续侵蚀堆积过程,就出现多级阶地。
(多级阶地以最新露出水面,即洪水位上第一级阶地为一级阶地,从下往上递增。一般来说,最上一级的阶地年代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