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对下面这段唱词的艺术手法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A.寓情于景。通过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渲染来衬托莺莺不尽悲戚、牵肠挂肚的
感情潮汐。
B.寓情于景。通过对暮秋景色的描写来反映张生和莺莺两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C.心理描写。描写女主人公被抛弃的内心痛苦。
D.心理描写。描写张生对莺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2.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在结构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音乐方面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元杂剧一本戏限定由男角或女角来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如《窦娥冤》。2-1-c-n-j-y
B.宋词和唐诗、元曲一样为一代之文学,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柳永是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而风行天下,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21*cnjy*com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来源:21cnj*y.co*m】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他与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出处:21教育名师】
B.《窦娥冤》通过窦娥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塑造了中国妇女的光辉形象,剧情曲折生动,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不朽之作。21*cnjy*com
C.《哈姆莱特》中“比剑决斗”的环节有两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矛盾冲突:一个是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的杀父霸母之仇,一个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杀父“害”妹之仇。
D. 剧本《雷雨》的故事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雷雨”既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又预示着情节的发展,暗示着情节的高潮。
4.
张君瑞和崔莺莺是下列哪部戏曲中的主要人物?
A、《西厢记》 B、《望江亭》 C、《红楼梦》 D、《窦娥冤》
5.
在元代杂剧中,扮演“花脸”的角色名叫( )
A、旦 B、末 C、净 D、丑
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①②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①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说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了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②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括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盛行于汉魏六朝、兼有诗和散文特点的一种文体,讲求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多采用铺陈、夸张。
B.律诗和绝句句数有别,绝句四句,律诗一般八句;绝句可对仗可不对仗,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C.词最初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又称“长短句”或“诗余”,根据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D.散曲是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盛行于元代,体式比较自由,它一般包括套曲和杂剧。
8.下列关于《哈姆雷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代表剧作。剧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他的父亲、骗娶他的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哈姆雷特是体现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典型形象。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苦闷,反映出人文主义者在冲破封建势力束缚过程中的内心矛盾。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惨痛的变故使哈姆雷特所珍视的理想全部破灭,为父报仇、重整乾坤又使他感到任务艰难,因而忧郁、犹豫,作品主要批判了哈姆雷特的胆小懦弱。
D.剧中安排三条复仇线索,以王子复仇为主线,另两条线索穿插糅合其间。作者善于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其性格更丰满深刻。
9.下列有关王实甫及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共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该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21cnjy.com
B.《西厢记》表现了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进步思想,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杂剧之冠”。
C.在艺术上,《西厢记》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张珙、杜丽娘、崔老夫人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
D.《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杰作,对后世的戏剧、小说创作影响较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10.以下关于《红楼梦》的情节介绍,错误的两项是( )( )
A.贾府为了迎接元春省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修建了大观园,里面楼台廷阁、山水花鸟,样样都有。元春叫家中的姐妹寡嫂以及在姐妹丛中长大的宝玉,一起住进了园中。贾宝玉住的是怡红院,黛玉住的是潇湘馆,宝钗住的蘅芜苑。
B.探春把大家邀约在一起,创建了海棠诗社。史湘云作东邀请家中的长辈和诗社的成员赏菊吃螃蟹,然后作菊花诗,黛玉作的最好,得到公认。
C.有个姓王的小官当年依附王夫人的娘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了同宗,后来家境败落,他家的岳母刘姥姥便到贾府来求助。刘姥姥费了一些周折,才见到了管家的王熙凤,王熙凤抹不开脸面,就送给她二十两银子。
D.王夫人在大观园中拾到了一个绣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囊,认为是伤风败俗,她又羞又气,命令王熙凤抄检大观园,结果晴雯等一些丫鬟被撵出荣国府,当时晴雯正生病,回到家中不久就病死了。
E.宝玉将要娶宝钗的事情被黛玉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她精神恍惚,病情加重,气息奄奄地躺在床上。此时贾府中的人们都在忙宝玉的婚事,没有一个人来看望病中的黛玉。黛玉把过去的诗稿和宝玉送的手帕都付之一炬,带着满腔幽怨去世了。
评卷人 得分
二、诗歌鉴赏
1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6分)
[正双调]水仙子
秋 思 张可久
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鸾瘦玉人,秋风昨夜愁成阵。思君不见君,,缓歌独自开樽。灯挑尽,酒半醺,如此黄昏。【版权所有:21教育】
(1)女主人公为何“缓歌” 请简要说明。(2分)
答:
(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曲子是如何表现“秋思”的。(4分)
评卷人 得分
三、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送东阳马生序》中,“ , ”两句表现了宋濂求学时,虽然穿着破旧衣裳,但对衣着华美的贵族子弟却毫不羡慕的心理。www.21-cn-jy.com
(2)送别是古诗中常见的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送走朋友,诗人仍伫立凝望,表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的句子是“ , ”。
(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评卷人 得分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两个曲牌,完成下列各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 ( http: / / www.21cnjy.com )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21教育网
13.请分析[端正好]一曲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3分)
答:
14.[滚绣球]一曲中有三个“恨”字,请结合曲子内容,分别说说三个“恨”的含义(3分)
答:
参考答案
1.A
【解析】
2.D
【解析】春秋
3.A
【解析】略
4.
A
【解析】
《西厢记》的故事出自唐代元稹(779-831)的小说《莺莺传》。
小说叙述书生张生游学蒲州,与寄居普救寺的崔相国之女莺莺相恋,后入京赴试,将她遗弃。21·cn·jy·com
5.
C
【解析】
无
6.①D;②C。
【解析】本题是一树两题型。所选元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元代蒙古族散曲家阿鲁威的《蟾宫曲 咏史》。第①题是检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末句虽系总括,但并未“指明”三国英雄, “西蜀”借指刘备,“江东”借指孙权,诗中末句并未提到曹操,所以D项判断有误。第②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业绩掌握情况和对主旨、写法的分析能力。从全曲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上看,全曲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慕,有描绘而无“比较”,所以C项分析不当。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往往是多角度地进行。此类鉴赏题看上去报有难度,但是可以从已知选项中去帮助我们理解。因为此类题往往总是要我们选出“错误的”或“不恰当的”项,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三个正确项中去相互获得启发,进行多侧面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
7.D
【解析】(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不包括杂剧。)
8.C
【解析】哈姆雷特不胆小懦弱。
9.C
【解析】“杜丽娘”改为“红娘”。
10.
D E
【解析】
D.应为傻大姐在大观园中拾到了绣春囊,被邢夫人发现。E.李纨和探春曾前去探望。
11.
(1)(2分) 女主人公“思君不见君”,满腹忧愁,情绪低沉,因而“缓歌”。(意思答对即可)
(2)(4分)答案示例:这首曲子写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雁”“寒云”“秋风”“黄昏”等景物,渲染了凄清、冷寂的气氛,借此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抒发了其浓重的思君之情。
【解析】略
12.(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1·c·n·j·y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缊、袍、敝、慕、自。【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参考答案:1、以深秋时节的寥落萧 ( http: / / www.21cnjy.com )瑟的景物,真切地衬托莺莺为离人伤感而产生的忧郁痛苦之情,组成黯然消魂的凄美意境。2、以“染”与“醉”通过拟人手法形象的传达出人物内心曲折而深情的悲秋而触发的苦恋情怀。www-2-1-cnjy-com
14.参考答案:一恨刚摆脱相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苦,又要被迫分离。二恨柳丝难系,斜晖无情,只望马匹慢走,车儿紧随,以使两人多呆一会儿。三恨长亭已近,分别在即,痛苦之情谁知。
【解析】
13.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