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8 17:0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目标
通过图片、文字史料与教材的结合,了解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的发展背景、内容及影响,进而更好地认识三种制度的变化趋势,培养有效解读史料、自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分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及两税法产生背景、内容,认识到三种制度的产生离不开隋唐独特的时空环境。
通过辩证分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两税法的影响,认识到三种制度的利弊之处,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对隋唐时期三种制度的讲授,认识到隋唐时期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强大,培养民族责任感和归属感。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选官制度
1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选才
新课导入
高考
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是什么呢?
选拔人才的方式是如何演变的呢?
察举制
材料1 汉武帝即位后,他建立了新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其一为察举制,汉文帝时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1体现了什么选官制度?
察举制
以贤良、孝廉为主要名称,由中央及地方官员进行推举,并经过考核,最后任以官职。
九品中正制·背景
请大家阅读教材P38页历史纵横,结合所学分析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
人口流动加剧,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
曹魏求贤若渴,需要人才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陈群
九品中正制·内容
材料2 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是以九品中正制为考核、品评机制,即在州郡设置中正、小中正,专司品评人才,向朝廷推荐。由于中正官均由本州郡的世家大族、贵族官僚担任,九品中正制遂成了门阀士族把持选举的工具。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九品中正制
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是对察举制的发展。
九品中正制·基本流程
③徒府复核,吏部将复核结果作为选官标准,中正评定的品级为乡品,其官品必须与之相适应
②品评人物,以家世、品行及才能为品评标准,并最终为人物定品
①设置中正官,州设大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官
选官标准:初创时期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九品中正制·影响
材料3 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总之,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
局限性
进步性
无考核标准,后期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
对于解决东汉末期察举制滥选的流弊有很大的作用;
且由于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科举制·内容
阅读课本内容
制作“科举制发展过程表”
时 期 表 现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隋文帝
唐太宗
唐玄宗
武则天
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地位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继续发展
科举制·影响
材料4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5 “(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根据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并结合所学思考其有何局限性。
科举制·影响
积极性
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科举制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
科举制对西方现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有重要影响
科举制·影响
01
03
对儒学的过度推崇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的行为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且导致了部分士人产生畸形的价值观
后期科举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消极性
02
选官制度的发展
合作探究一: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先秦
战国
军功爵制
汉代
察举制
魏晋
南北朝
九品
中正制
隋唐
至明清
科举制
血缘
军功
德才
家世、行状
才学
世袭制
选官制度发展流程图
选官制度的发展
选官制度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标准
方式
原则
基础
家世品行
才学
地方举荐
中央考试
公平公开
日益扩大,素质提高
合作探究一: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三省六部制
2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三省六部制

——羽仪三省遍,渔猎五车通。
聚才
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示意图
治粟内史
皇帝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廷尉
典容
宗正
少府
中外朝制
中外朝制示意图
外朝官是在宫廷外办公的官员。
中朝官是指在宫内办公的官员和皇帝身边的属员。尚书本来是皇宫内收发和记录奏章的技术性工作,起在行政机关和皇帝见传达信息的作用。后来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有意扩大尚书的机构,尚书获得了拆阅和事先批阅奏折的权力,又获得了批阅奏章下发的权力,逐渐侵蚀外朝官的权力。
尚书令
侍中
常侍
太尉
御史大夫
丞相
皇帝
中朝
外朝
九卿
有事上报
尚书台
东汉名臣李固曰:今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也。斗为天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
——《后汉书》
尚书令 左仆射 右仆射
常侍曹
尚书
掌公卿事
二千石曹
尚书
掌二千石事
户曹
尚书
掌吏民上书事
客曹
尚书
掌少数民族事
三公曹
尚书
掌刑狱事
三省六部制·内容
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相权三分 职掌分明
加强皇权 节制君权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三省六部制
门下省
草拟
审核
中书省
尚书省
执行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三省六部制·完善
尚书省
门下省
皇帝
中书省
政事堂
材料5 中央政府设政事堂,作为宰相的议事机构,一切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中书令(中书省)、待中(门下省)、左右仆射(尚书省),都是宰相,以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他们都带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等衔,所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唐代中央官制的特点在于,相权较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又因宰相是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唐初,完备了隋朝的三省制度,皇帝与三省互相制约,共同治政,构成了相对和谐的政治体制。
——樊树志《国史概要》
示意图
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三省六部制·发展
汉武帝
东汉
隋文帝
唐太宗
设中朝,尚书令地位提高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
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相权三分 职掌分明
加强皇权 节制君权
三省六部制·职能
材料6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按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枢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辞海》
材料7 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钱穆《国史新论》
阅读材料思考 三省的职能和作用。
三省六部制·作用
相权三分 职掌分明
加强皇权 节制君权
(1)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
有利于加强皇权。
(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
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赋税制度
3
租调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用才
隋唐之前的赋税制度
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国:初税亩
多种税制
春秋时期
齐国管仲
秦汉时期
编户齐民
租:土地税
赋:算赋、口赋
役:徭役、兵役
租调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
租调制·租庸调制

田租

户税
唐初

以庸代役
租调制
定额租调
成年男子负担徭役
租庸调制
按户征收
租庸调制·影响
材料8 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白寿彝《中国通史》
租庸调制影响
消极
积极
财政收入
生产时间
官吏盘剥、影响财政收入
土地兼并、均田制遭破坏、贫富差距
两税法·背景
土地买卖兼并盛行
均田制无法推行
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政府直接支配土地少
逃户、避税
政府财政收入下降
两税法
杨炎
两税法·内容
材料9 炎因奏对,恳言其弊,乃请作两税法,以一其名,曰:“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刘昫等撰《旧唐书·列传》
请大家阅读材料4,概括两税法的内容
①量出制入
②按人丁和财产收税
③行商也要纳税
④分夏秋两次纳税
⑤取消租庸调、杂徭
⑥按田亩缴纳地税
两税法·积极影响
材料10 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炎建议作两税法。……户主无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简化、确定征税名目
改变以丁为主的赋役制
减轻农民负担
放松农民的人身控制
扩大税源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两税法·消极影响
材料11 今自谋叛以来,农劳而兵逸,其租税所出之名不一,猾吏挠之,后期而输者则鞭体出血。……故豪农得以蠹,奸贾倍之,而美地农产尽归奸豪。益其地、资其利而赋岁以薄矣;失其产者,吏督以不奉而赋岁以重,是以割姻爱、弃坟井,亡之他乡而不顾。亡者之赋又均焉,故农夫蚕妇蓬徙尘走于天下而道死者多矣!
——董诰等《全唐文》
税额不统一
官吏盘剥
土地兼并严重
社会矛盾激化
两税法·影响
材料13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
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
——韩愈《归彭城》
材料12
初定两税,货重钱轻,乃计钱而输绫绢。既而物价愈下,所纳愈多,绢匹为钱三千二百(文),其后一匹为钱一千六百(文),输一者过二,虽赋不增旧,而民愈困矣。
——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
钱重物轻、负担加重
没有灾害减免、赈灾救灾的制度化规定
赋税制度变化趋势
材料15 征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演变为以田亩为主,征收的物品由以实物地租为主演变为以货币地租为主,征收的时间从不定时演变为基本定时,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演变为纳绢代役,税种也由繁杂演变为简单。
——张菱《中国古代税收制度的演变》
合作探究二:赋税制度的变化趋势
征收标准
人丁
田亩
征收物品
实物地租
货币地租
征收时间
不定时
基本定时
征收种类
复杂
简单
课后作业
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是你,你会为唐末赋税制度提供怎样的改革方案来挽救危局呢?
要求:①300字左右,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②下节课之前发送至班级邮箱lishike@
板书设计
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
科举制
两税法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经济基础
三省六部制
选官制度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赋税制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