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学习目标
1. 通过具体事件,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科技进步的关系,认识化学在科技发展、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2. 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3. 知道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三、教学方法
故事引导法、活动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化学资料展示:
在100多年前,德国的数学家高斯和意大利的化学家阿伏加德罗进行过一场非常激烈的辩论。高斯认为“科学规律只存在于数学之中,化学不在精密科学之内。”而阿伏加德罗反驳:“数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之王,但是没有其他科学就会失去真正的价值。”高斯听完并不高兴,说到:“对于数学来说化学充其量只能起到一个女仆的作用。”但是阿伏加德罗并没有被此番言论所压倒,他用了一个实验数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阿伏加德罗用两升氢气和一升氧气,充分燃烧后得到两升水蒸气的实验给高斯说明。只要化学愿意,它就可以让2+1=2,数学不能做到这一点。
(二)新知探究
知识点1化学就在我身边
展示图片资料:地下廊坊——沂水溶洞
举国欢庆中国人上天了
焰火使夜晚更美丽
隔水透气的鸟笼
学生讨论:化学在生活和社会科技进步的作用,举例说明
提示: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教师解释原理并补充案例
教师总结: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2.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类健康。
3.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保障人类的生存条件。
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知识点2化学发展史
引导: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天天和化学打交道,那么化学这一学科是如何发展的呢?
教师做简短报告,并案例展示:
1.古代化学(四大发明和古代炼铜、炼铁)
古代,在与自然界种种灾难进行抗争的过程中,人类学会了使用火和简单的工具,改善了自身的生存条件,在很长的时间里,人类对物质变化的认识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更多依赖于猜想和偶然的经验。
2.近代化学(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的原子—分子学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标)
近代,物质研究进入了微观阶段,人们开始运用一些科学的手段来认识和改造自然。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很多化学家和科学理念,逐渐形成了化学这一学科,并且逐渐完善。
3.现代化学(绿色化学理念和特点、新材料新分子研究)
人们发现的和合成的物质越来越多,已达到及千万种,其中很多是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使用科学力量合成的新物质,化学也在改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知识点3化学研究的内容
1.教师给出化学的定义,并板书。
2.结合教材中给出的一些事实材料和其他资料,对化学研究物质的4个方面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给予简单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再点拨小结。
化学研究对象:物质
化学研究层面:分子、原子
化学研究内容: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
3.进一步启发学生是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畅所欲言。
4.提出学好化学的要求。
(三)课堂练习
1.中国古代的成就中不涉及化学研究的项目是()
A.酿酒 B.火药 C.炼铁 D.活字印刷
解析:ABC都有物质变化成另外的物质,所以主要原理都是涉及化学,而D选项不涉及物质的变化,主要是雕刻与排列。故中国古代的成就中不涉及化学研究的项目。选D。
2.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火的发现和利用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C.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D.发现和合成的物质超过3000万种以上
解析:火的发现和利用,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加速了化学的发展,现在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以上。故本题选B。
3.关于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化学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解析:化学在发展过程中给环境带来了污染,但是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和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提高,这些污染终将会被消除,故本题选D。
(四)课堂小结
深度理解:化学是什么?化学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关系。
总结方法:“变化中学,探究中学”——联系实际,积极探究。
学生总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五)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作业和写一片科技论文。
五、板书设计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一、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农业、医药、能源与材料、环保
二、化学发展史
1.古代
2.近代
(1)道尔顿与阿伏伽德罗的原子——分子学说
(2)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3.现代
三、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六、教学反思
体现教学互动性,主要从直观感受上刺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注重图片、视频、故事的呈现,让化学学科形象更加形象具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