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梳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史实,理解它们与该时期政治、文化变革的关系,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观察与分析历史教科书配套地图册与相关材料,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通过阅读与分析史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特征、影响,认识百家争鸣的内容及影响,学会论从史出,提高有效解读材料与历史探究能力。
通过梳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史实,认识诸侯纷争促进华夏民族认同和早期儒学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作用,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
目录
壹
贰
叁
窥变局:烽火时代的大交融
应变局:应势而为的大变革
识变局:旋转乾坤的大转型
壹
窥变局:烽火时代的大交融
繻葛之战
(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请在课本P9找到春秋五霸的地理位置
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排位战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政逮于大夫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赵氏、魏氏、韩氏、知氏、范氏、中行氏(六卿专政)
韩氏、赵氏、魏氏(BC403)
BC481年,齐国卿大夫田成子(田常)杀齐简公,专齐之政。
壹
窥变局:烽火时代的大交融
战国:“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上下失序;宗法分封制瓦解。
考一考
在左边的
地图中标注出
战国七雄的
大致位置
秦
楚
韩
赵
魏
燕
齐
生死战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1.诸侯国数量上的减少
2.增加了长城
(春秋主要是争霸战争、战国主要是兼并战争)
(战争激烈)
观察这两幅地图有什么变化?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消失了
观察这两幅地图有什么变化?
壹
窥变局:烽火时代的大交融
华夏民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河南一带)的原住居民的自称,以区别四夷。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逐渐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促进民族交融,形成华夏一体、同源共祖的观念。
目录
壹
贰
叁
窥变局:烽火时代的大交融
应变局:应势而为的大变革
识变局:旋转乾坤的大转型
贰
应变局:应势而为的大变革
日就月将——农工商业的大放异彩:
铁犁牛耕出现,生产率提高,推动土地私有制和个体经济形成。
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孟子·万章下》
郑国渠
都江堰
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贰
应变局:应势而为的大变革
日就月将——农工商业的大放异彩:
熠熠青铜,光耀四方;手工业更加细密。
独特造型、精美工艺——无价国宝
蕉叶形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虎座鸟架鼓
贰
应变局:应势而为的大变革
日就月将——农工商业的大放异彩:
私商大发展;商品流通大交换;形成中心城市。
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范蠡:越王勾践的谋士,后至商业中心“陶邑”经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成为巨富,号称“陶朱公”。
大商人
中心城市
大交换
铁犁牛耕出现,
农业进步,推
动工商业繁荣
生产力进步
井田制瓦解,土
地私有制确立,个体经济形成。
阶级关系变化,由奴隶
主vs奴隶变地主vs农民
为征兵、征税。富
国强兵,纷纷变法。
课堂活动:请将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小农经济、变法有机串联起来。(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贰
应变局:应势而为的大变革
顺势而为——风起云涌的变法运动:
公孙鞅:少好刑名之学
“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
——《史记·商君列传》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征求“能出奇计强秦者”,商鞅自魏入秦。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贰
应变局:应势而为的大变革
顺势而为——风起云涌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
石器、骨器、木器
井田制
宗法大
家族集体劳作
卿大夫-士
诸侯
天子
生产工具
生产单位
土地制度
西周财富生产与社会结构示意图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
废井田开阡陌,推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分封,行县制
商鞅变法时期措施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郡县官僚制国家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商鞅变法后的制度创新
政治制度
富国;强兵;集权
星光闪耀——诸子百家的争鸣交织:
贰
应变局:应势而为的大变革
春秋先声
星光闪耀——诸子百家的争鸣交织:
贰
应变局:应势而为的大变革
儒家学派创始人 道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家孔子 哲学家老子
春秋先声: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1.以仁释礼、 号召仁政、强调德治。
2.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
3.整理传统文献。
1.提出“道”的观念。
2.蕴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秉持消极的政治态度(“无为而治”)。
星光闪耀——诸子百家的争鸣交织:
贰
应变局:应势而为的大变革
战国争鸣
兵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葬(下层平民)
墨家
孙子
《孙子兵法》,提出战略思想
荀子
人性本恶;“隆礼重法”
儒家
孟子
人性本善“仁政”、民本
(新兴地主阶级)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隐士)
道家
韩非子
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中央集权思想
(新兴地主阶级)
法家
邹衍
阴阳五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
阴阳家
思想解放;文化传承;孕育政治理想、道德准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目录
壹
贰
叁
窥变局:烽火时代的大交融
应变局:应势而为的大变革
识变局:旋转乾坤的大转型
窥变局:烽火时代的大交融
应变局:应势而为的大变革
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民族关系:鄙夷→融夷,华夏一体观念形成
日就月将——农工商业的大放异彩;
顺势而为——风起云涌的变法运动;
星光闪耀——诸子百家的争鸣交织:
经济:国有→私有;
集体→个体;
政治:分裂→统一;
文化:垄断→下移
识变局:旋转乾坤的大转型
楚
齐
燕
赵
魏
韩
BC230,秦国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秦
秦
灭
六
国
秦国的后来居上、完成统一
对于我们个人及其国家发展有何启示??
感悟历史
感悟历史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闭门造车,造不出国富民强的国家;落后、弱小只会挨打。
改革是立国之基, 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所以,任它前路万般阻挠,我们也要披荆斩棘前进。
——党的十八大